![]()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从社会个体化的维度来研究中国社会的治理问题。本书分别把制度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家庭政策的变革、户籍制度的改革和消费主义的兴起三个关键节点为逻辑线索,考察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具体发生过程,分析社会个体化引发的社会治理新问题,并就如何化解这些治理新问题以实现社会的良善治理进行探讨。 作者简介 姚晓强,男,政治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湖北工业大学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其他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5篇。 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个体化及其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视域 第一节 西方语境下的社会个体化 第二节 中国语境下的社会个体化 第三节 社会个体化研究的历史制度主义视域 第二章 家庭变革与个体的“脱嵌” 第一节 乡土社会中的家庭 第二节 家庭政策与家庭变迁 第三节 个体从家庭权力结构的“脱嵌” 第三章 户籍制度改革与个体的“脱域” 第一节 社会流动:个体“脱域”的背景 第二节 户籍制度改革:个体“脱域”的制度合法性建构 第三节 户籍制度变迁中的个体“脱域” 第四章 消费主义与价值观念的个体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及其特征 第二节 消费主义的兴起与特征 第三节 “去魅”:消费主义对价值观念个体化与自我文化的建构 第五章 个体化对社会治理的挑战 第一节 社会治理概述 第二节 社会治理的个体化场景 第三节 个体化社会的治理问题 第六章 “再嵌入”:个体化社会的治理应对 第一节 重塑社会保护机制:个体化社会治理的国家应对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个体化社会治理的社会应对 第三节 共同体的“再嵌入”:个体化社会治理的个人应对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