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文学史解题/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史著作整理丛刊
分类
作者 许啸天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文学史解题》内容上分为《文学解题》《文学史解题》《中国文学史解题》三大部分,分别回答了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史、应该如何书写中国文学史这三个问题。三大部分下又分专题,全书近50个专题。所述所议,在一定程度上又兼具文学批评的意味。本书虽顺应以源自西方的文学观念为衡量标准、以西方式的书写范式为效仿对象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著述“主流”,但也流露出对中国文学固有之思想传统与民族立场的关注与尊重。因此,具有一定的学术史价值。
作者简介
许啸天(1886-1946),名家恩,字泽斋,号啸天,浙江上虞人。近现代著名作家。早年曾与秋瑾共事,投身革命。秋瑾被捕后,许啸天逃亡上海,从事新戏剧,曾特别推出《秋瑾》一剧演出。1914年与夫人高剑华创办《眉语》月刊,转为宫闹、武侠、社会之类小说创作,成为鸳鸯蝴蝶派重要作家,著有《清宫十三朝演义》《明宫十六朝演义》《唐宫二十朝演义》和《民国春秋演义》等作品。周瘦鹃称其“有大仲马氏之志”,其作品“不亚于《水浒》、《三国》诸巨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啸天流亡于南方各省。1946年重返上海,在诚明文学院任教,仍事写作。后因车祸去世。
目录
中国文学史解题自序——再说几句
一、文学解题
文学是情感的产物
文学的公律
文学与哲学科学的比较
文学在学术界与艺术界的地位
几个条件
几个方式
几种范围
怎样分类
二、文学史解题
文学是时代的反映
地域关系
时代关系
个性关系
文学的五期
古典派文学
浪漫派文学
自然派文学
写实派文学
颓废派文学
象征派文学
新浪漫派文学
无产阶级派的文学
文学上的小派别
三、中国文学史解题
文学上的国民性
为艺术为人生的一个先决问题
为艺术同时也可以为人生
谈中国文学史的三种标准
中国的国民性
中国地理历史的大概
旧式的中国文学史观
中国文人地理的分布
我对于中国文学史的见解
中国文学界说的历史
文以载道的话是不对的
文以寄情
中国人对于文学史的错误
文学是不能讲形式的
中国文学史上的两条线
文学复古时期
唐诗时代
宋词
元曲
小说
十九世纪中国的散文与韵文
近代的诗人
近代的词曲家
文学革命时代
中国文学的前途
序言
许啸天(1886—1948
),名家恩,字泽斋,号
啸天,别署则华,浙江上
虞人。早年追随徐锡麟、
秋瑾,参与民主革命。后
赴上海,投身“新剧”运动
及通俗小说创作,创办《
眉语》《红叶》等刊,曾
以新式标点刊行“清初五
大师集”(《黄梨洲集》
《顾亭林集》《王船山集
》《朱舜水集》《颜习斋
集》)及《红楼梦》《三
国演义》等小说,以白话
注解《诗经》《战国策》
《史记》等,皆由上海群
学社出版。所撰《清宫十
三朝演义》《明宫十六朝
演义》《唐宫二十朝演义
》及《民国春秋演义》等
小说颇受读者欢迎。又创
办啸天讲学社,讲授中国
文学史,编有《国故讨论
集》《名言大辞典》,著
有《中国文学史解题》《
文学小史》《中国文史哲
学讲座》等。抗战爆发后
,辗转流亡于苏、浙、皖
、湘、桂各省。1946年
返沪,在私立诚明文学院
任教,仍事写作。1948
年12月13日遭遇车祸,
不幸身亡。
许啸天《中国文学史
解题》,上海群学社
1932年7月初版,全书约
21万字,分为《文学解题
》《文学史解题》《中国
文学史解题》三大部分,
近50个专题。该书虽顺应
以源自西方的文学观念为
衡量标准、以西方式的书
写范式为效仿对象的20世
纪中国文学史著述“主流”
,但也流露出对中国文学
固有之思想传统与民族立
场的关注与尊重,具有一
定的学术史价值。
一、许啸天的个人气
质与治学旨趣
许啸天不是一位单纯
意义上的学者,也并不主
要以学术建树名世。他曾
说:“我算不得是一个什
么了不起的人物;但在我
有生命以来所经过的四十
六年,却确确实实是一个
了不起的时代。”“三千年
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
景,使他有机会成为近代
中国革命的亲历者、现代
戏剧改革的先驱者、畅销
文学市场的弄潮儿;但旧
时代的印刻与家族的传承
,还是难免在他身上留下
痕迹。梳理许啸天的人生
经历,留意其个人气质与
治学旨趣之间可能存在的
联系,对于把握《中国文
学史解题》这样一部具有
鲜明时代特征及个人色彩
的文学史著述是有益的。
(一)“革命青年”的
现实关切
作为“鉴湖女侠”秋瑾
的追随者与战友,许啸天
常被视为近代中国民主革
命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与
早年革命经历相呼应的,
是他毕生保有的某种热血
气质。无论是其“强健”而
“魁梧壮伟”的体格,有“
北方气概”且“年事虽超过
花甲,但谈笑声宏,举步
矫捷,绝无龙钟之态”的
精神面貌,还是学术撰述
中念念在兹的现实关切,
皆可视作这种气质的外化

……
这种看上去自相矛盾
甚至略显拧巴的处理方式
,潜藏着一代学人的挣扎
境遇:在“西方文学观念
与中国本土文学观念的冲
突,带给早期中国文学史
家思想上的极大痛苦性”
之际,他们试图各自寻找
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他
们做出怎样的选择,最终
的成效如何,都自有其苦
心孤诣。而许啸天的选择
,始于学理,终于情感。
其原因,或许就藏在《中
国文学史解题》的结尾里

中国难,万事不如人
。而一国的文学,是一种
民族特性的表现。我们东
方民族,自有东方色彩的
文学。只须在文学上尽量
的自然的表现了我们的本
色,无所谓好不好的分别
。在最近,虽受了西方各
种文学派别的影响表现出
一种极紊乱的态度来;但
这是每一种学术思想时代
转变应有的现象。你看着
,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的
文坛上,要开出一朵灿烂
的花来了。
此种“呼唤民族文学的
自觉”的发声,被后人视
为“20世纪上半叶古典文
学研究随着民族危机的日
趋深重而逐渐颂向于民族
精神、爱国热情的弘扬”
的具体表现之一,也使这
部文学史著述兼具了学理
与情感的双重意义。
结语
较之同一时期的诸多“
中国文学史”名著,这部
作者自谓“很简略而匆忙”
完成的《中国文学史解题
》并不算十分“出众”,其
学术影响力也相对较为有
限。不仅在作者生前似未
再版,近年来也仅见影印
形式刊出。此次以上海群
学社1932年7月初版为底
本,在最大限度忠实于原
作的基础上,以简体字、
通行标点对该书进行排印
整理,既出于为学术存史
的初衷,也怀有对前贤的
感怀与敬意。为了如实呈
现著作原貌,对于原作中
的人名、地名、职官、书
名、译名及引文,除以古
籍校勘符号整理部分明显
讹误外,均未径改,必要
之处均以脚注予以说明。
特别指出的是,原作中有
史实性、文学常识性等错
误,亦未订正。为整理者
水准所限,难免多有错漏
失当,诚请方家批评指正

江俊伟
2022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