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过冬天便是春(阿秋全新散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秋珍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走过冬天便是春》以春夏秋冬为主线,写亲人与朋友、事件与物件、美食与人生,四季的变换隐藏在时间的褶皱里。
这是一本有故事的散文,既触景生情又发人深省,在远离喧嚣后,于平静中萌发出力量。
三餐四季、美食与爱;虽是人间烟火气,却最抚凡人心。
我们需要以日常的热爱,来抵抗人生的虚无。愿春日不迟,相逢有时。
目录
第一辑 煮春天的鲜
清风剪剪,春色融融。三月的韭菜,孵化出一个盛大的季节,
以及生生不息的希望。
“野地顽童”胡葱
牛尾巴
卷心菜的秘密
卤水豆腐
三月韭菜
春食瓦罐鸡
河蚌肥
满垄绿芽迎春风
跟着老爸种芦笋
雨后岩石衣
煮春天
第二辑 吹夏季的风
往山林深处看,一层一层,没有尽头。
山的邻居是山,山的远处还是山。我从来不敢去涉足。
田螺煲
童年的泥鳅
三伏西瓜甜
神奇的丝瓜花
八月荷塘
小龙虾
里山坞的动静
一顶黑色假发
一只羊长大要多久
那年夏天,风呼呼地吹过
遇见杨梅,请相爱一场
妈妈,妈妈
1989 年的楼顶
第三辑 收秋天的果
柴火在熊熊燃烧,炊烟解开衣襟,恣意起舞。
我仿佛回到了旧时光。
滚花生
熬脂油
香香的鱼
六谷
水蒸蛋的幸福
糖梗里有没有糖
风和老鼠都会唱歌
竹子的另一个生命
苹果是什么颜色
静美荷花被,盛开寂寞中
第四辑 藏冬日的暖
冬去冬来,寒风又起。世界上太多的东西,都平凡无奇,
但有了爱和心意,就会变得熠熠生辉。
滚鱼冻
猪血豆腐

何必是狗尾巴草
祖父的太阳
最是那低眉的温柔
一把木梳
虚负东阳酒担来
晒月亮的口罩
一双小白鞋
最温暖的声音
序言
张爱玲曾说,“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
嫌多。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
最基本的生活艺术。”在电影《朱莉与朱莉亚》
(Julie & Julia)(2009)中,梅丽尔 · 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塑造的小白领朱莉从厨房中找到了人
生另外的乐趣。她不仅学会了烹饪,还学会了怎样成为
一个更好的人。墨西哥女作家劳拉 · 埃斯基韦尔
(Laura Esquivel)的美食小说《恰似水于巧克力》,
塑造了蒂塔这个特别的人物。她在厨房出生,在厨房长
大,大部分时间在厨房度过。她将喜怒哀乐都倾注在烹
调上,从中获得最大的乐趣。
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的父母种了很多的水稻,
每逢暑假恰好是农忙,我最渴望听到的话就是父母的那
句“好了,你回家烧饭吧”。我从稻田的热浪里脱身,
兴致勃勃地投入厨房里的“战斗”。等家人回来,总能
发现我烧的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丝瓜花、番薯梗、大
蒜须、南瓜藤甚至荷花瓣等,这些在乡村里随处可见的
东西,都能被我做成好看又好吃的菜肴。
小时候,虽然经济拮据,但对待年猪,我的父母是
很慷慨的。那些猪杂啊、猪肉啊,父亲一般不卖,一部
分送给外婆、姑妈等亲戚,一部分送给朋友,剩下的都
腌起来慢慢吃。每到年三十,母亲就忙着灌猪肠,将大
肠、小肠都灌进糯米。母亲总是把特别香的小肠递给我
们,长长的、细细的一截,抓在手上,这头儿吃吃,那
头儿吃吃,好吃又过瘾。不过,更香的是啃猪头骨。父
亲将腌了几天的整个猪头放在大锅里煮,那个香啊,相
信神仙闻到这香味也不愿挪步了。父亲总是递给我们下
巴骨,那是猪头里最香的部位。下巴骨很大,白白的,
扁扁的,有些像关羽的刀。附在那上面的瘦肉,却一点
不塞牙,吃完一说话,嘴就冒出香气。美食的美,不仅
在于它的鲜香独特,还在于它的烟火气,以及背后的情
感。美食的味道和回忆的味道交织,炉灶的温度和情感
的温度共鸣,即使最不起眼的食材,也能绽放幸福感,
驱散疲惫感。很多时候,美食是一道门,轻轻一推,就
能看见故人、故乡、故事。美食带给我一段回忆,一片
乡愁,一种人生。
《走过冬天便是春》便是这样一本“有故事”的散
文集。全书分为“煮春天的鲜”“吹夏季的风”“收秋
天的果”“藏冬日的暖”四辑,笔触涉及亲人与朋友、
植物与动物、美食与人生,涉及季节的变换和隐藏在光
阴里的温暖;而美食文化,则贯穿了每一辑的内容,充
溢着一种远离喧嚣后,于平静中滋长的情怀。
我的家乡浙江省东阳市,因红木家具享有盛名。《
走过冬天便是春》就有着紫檀红木般的气质——稳重又
纤细,沉实又青春,正如书名一样,给生活以希望,给
疲倦和困顿的人以力量。
这本书里的插图都是我来新疆后的首次尝试。我画
得很拙,但很快乐。学习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拿起画笔,我就像推开了一扇美好而神秘的窗户,重要
的不在于我画了什么,画得怎么样,而是我开始了探索
。朋友们纷纷称赞道:“你怎么无师自通啊?你真是天
赋异禀。”
我知道,他们是想鼓励我坚持下去。我的画在专业
人士眼里,自然是粗略的、浅陋的,但是,这又有什么
关系呢?画画就像写作,不过是我们表情达意的途径罢
了。
我想,大火爆炒的是青春,文火慢炖的是人生。带
上最单纯的欢喜,勇敢地追随内心,总有一天,我们会
抵达那个春暖花开的远方。
导语
★宝藏老师王秋珍2023年全新散文作品,执笔9周年纪念
★记录20多种美食做法,篇篇好读,令人口齿生津
瓦罐鸡·田螺煲·卤水豆腐·岩石衣
胡葱·滚鱼冻·卷心菜·牛尾巴·丝瓜花
以四季寻味之旅记录20多种美食,在这几年特殊时期这些人间烟火串联起了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和人情的味道。
★缓解疲倦的生活,找到一些人生方向
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以平凡的姿态映照出不平凡的力量,他们坚韧、不屈、隐忍也无畏,他们是经历困境仍会抱持希望的前行者,他们的故事读来给人以力量。日日三餐,慢慢生活,以一颗平常心,待万千变化事。
★作者亲绘插画,四色印刷,风趣闲雅
遴选作者绘画作品近40幅,全四色彩印,风格闲适雅致,抒情达意温火相宜,文图结合给予读者强烈的共鸣之感,又别具耳目一新之奇。
★实力设计师操刀,双封撞色设计,新颖别致
封面设计全力展示书名主题概念,外封春日的明理而奔放,与内封冬日的萧索而内敛形成对比,一明一暗是冲突,也是力量。
★随书附赠作者书法作品《春日》,读者可自行装裱
书评(媒体评论)
宝藏老师王秋珍用别样的文字和绘画,记录那些山
川岁月、一餐一饭、温暖俗常。我们需要以日常的
热爱,来抵抗人生的虚无。愿春日不迟,相逢有时
。写给虽经历困境但仍抱持希望的前行者。附赠作
者书法作品《春日》一幅。
精彩页
野地顽童胡葱
 
  “雷打过了吗?”童年的初春,我们最关心的,是雷声。
  一旦得到确定,我就会和伙伴们跑出家门。小溪、溪滩,以及溪滩上的胡葱,正在迎接着我们。
  坊间传言,只要打过雷,胡葱就可以吃了。否则,吃了容易耳聋。雷声是胡葱的封条,轰隆一声,封条揭开,顽童往田塍上跑,田塍系上了漂亮的腰带;往溪滩上跑,溪滩一夜间焕发了青春。
  野地顽童姓胡名葱,那份机灵劲像极了它的名字。溪滩上,都是石头和沙子,几乎没有泥巴的立身之地。胡葱就在石头缝里,挺着身子,向春风问好,向溪里的小鱼问好,也向觊觎它的我们问好。
  轻轻地拨开石头,胡葱雪白的身子在地底延伸,宛如一口不可测的井。心急的男孩哗啦一使劲,胡葱雪白的茎就断了。拿着没根的胡葱,也并不觉得可惜,因为一眼望去,满溪滩都是胡葱,一根根,一簇簇,像老天撒了一大把葱籽。拔胡葱,是有技巧的。使一招武打中的轻功,柔中带劲,绵里使力,胡葱就会从地底徐徐上升,最后露出一个圆滚滚的球茎,像百合的种子,依然雪白雪白。球茎下方是长长的根,也是雪白雪白。
  胡葱是个会变魔术的顽童,它把自己的身子打扮得非常另类。是的,胡葱有桀骜的个性,怎么会走寻常路呢。从胡葱的根部往上看吧,先是雪白,然后是淡绿,接着是青绿。那渐变的色彩集中在一个又细又长的身子上,美得有些妖了。
  拔过胡葱的手,沾了胡葱的美艳和浓香,显得好看又好闻。童年的我,经常拔几根就停下来,摊开右手,看泥巴粘在指间,闻香气在手上萦绕。呼。深深地吸上一口,鼻子率先享受了高级待遇,一感动,就提携着心和肺,一起畅快在春日的蓝天下。
  胡葱一拔,就是一大把。伙伴们会凑一起,比谁的多,谁的球茎大。有时,还会评比出胡葱之王。粗壮的胡葱,身子比筷子还粗,球茎比弹珠还大。当然,个子也特别高。
  拔过胡葱的手,还要玩打水漂。拣一块扁平的石头,蹲下身子,擦着水面削过去,往往能掠起一连串的水花,迎来一声声的欢呼。可我,从来没有打出过潇洒的长水花,往往是石头一落水,就扑通往下沉。即便如此,依然哈哈笑着,去寻找下一块石头。
  童年的溪滩,胡葱带着浅浅的笑意,抖擞出贫寒日子里简单的快乐和奢侈的美味。
  胡葱一般是食材的配角,它的颜色和香味,适合在菜出盘前加以点缀。母亲看我们深爱胡葱,每年都舍得下本,做一道胡葱蒸腊肉。
  腊肉是母亲喂养的年猪自己腌制的。一般是有客人来的时候,才削下一溜来,做一道主菜。胡葱遇上腊肉,那是好身材遇上了好裁缝,彼此成就,相得益彰。搁一层胡葱,搁一层切成薄片的腊肉,再搁一层胡葱,以此层层交错,胡葱的辛香和腊肉的醇香,完美地拥抱在一起。打开盖子,香气就像春天的野花,深深浅浅,肆虐一地。
  俗话说,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很多家庭爱做胡葱豆腐。传说朱元璋兄弟汤和镇守常州,被人陷害。汤和烧了一锅胡葱煮豆腐向朱元璋明志。朱元璋领会其意,惩处了小人。其实,从营养学的角度,胡葱和豆腐是冤家。胡葱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两者相遇会形成草酸钙,抑制人体对钙质的吸收。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未必是正确的。
  长大后,我就很少去野外找胡葱了。去年,我心血来潮移了几株胡葱在楼顶,今年胡葱绿了一大片,粗粗壮壮的。当即拔了一大把,连着圆滚滚的薤白,做了个胡葱蒸腊肉。
狂野的胡葱,狂野的童年,突然间,回来了。
牛尾巴
  
  父亲最爱吃牛尾巴。
  这是我去年才知道的。
  那天,父亲突然说:“动物身上,尾巴最健康最有营养,它整天甩来甩去,连苍蝇都没机会叮。尤其是牛尾巴,非常好吃。我很多年前吃过。”
  父亲的眼神里,居然流淌着三岁孩子那样的憧憬。
  “怎么不早说,我明天就去买。”
  “牛尾巴是要整条买的,一条就要几百元呢。”父亲的纠结常常和钱有关。
  我从来没吃过牛尾巴,更没烧过牛尾巴。自从知道父亲爱吃牛尾巴,这道菜就成了我们家的特色菜。
  我一直坚信,所有的食材,都是有情感的。只要你用心对它,它就会回报你惊喜。
  烧牛尾巴前,要准备配料和辅助食材。生姜、辣椒、生抽、米醋、米酒,还有八角、桂皮以及冰糖。牛尾巴的绝配土豆要先削皮,浸在清水里。
  把切成块的牛尾巴放冷水里煮开,去掉血腥。铁锅烧热后,倒入植物油,放入冰糖化开,再倒入牛尾巴,添加生姜、米醋、米酒、八角、桂皮等配料,搅拌几下后,牛尾巴就变得红滋滋了。
  此时,在高压锅里放入一点开水,把铁锅里过味的牛尾巴全部倒进高压锅。等出气后,再烧七八分钟。牛尾巴里的骨头很大很硬,要烧烂需要十五分钟。
  等高压锅泄了气,就可以把牛尾巴转移到砂锅里。
  炒菜的器具,对食材的味道,有很大的影响。砂锅里的食物,就像火辣的美女,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3: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