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生产实际出发,以问答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延迟焦化装置操作人员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安全环保、操作技术和分析处理生产异常及事故的基本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延迟焦化基础知识、产品质量控制、加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化工原材料的使用、延迟焦化装置的操作、延迟焦化装置的开停工、延迟焦化的设备、事故处理、自动控制及联锁,以及安全环保等。 本书可作为炼油企业延迟焦化装置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供炼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延迟焦化基础知识 1.含硫或高硫中东原油有哪些性质? 2.原油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油品中各馏分是如何分类的? 4.油品的密度及API度的定义是什么? 5.石油馏分中各族烃类有什么分布规律? 6.石油炼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7.原油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8.原油中的硫以什么形态存在? 9.原油中的氧以什么形态存在? 10.原油中的氮以什么形态存在? 11.油品的特性因数K值具有什么含义? 12.什么是延迟焦化? 13.什么是石油焦? 14.什么是针状焦? 15.针状焦是如何分类的? 16.延迟焦化的原料有哪些?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7.延迟焦化的产品有哪些? 18.渣油的四组分是指什么? 19.重油/渣油的定义及特性是什么? 20.渣油的热转化机理是什么? 21.延迟焦化中渣油热转化反应是如何进行的? 22.焦炭的生成机理是什么? 23.影响焦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4.什么是石油焦的真比重、假比重? 25.什么是石油焦的挥发分? 26.如何区分石油焦的软和硬? 27.延迟焦化工艺有哪些最新的进展? 28.为什么在加热炉炉管内结焦的速度会有“拐点”? 29.反应温度对延迟焦化反应有何影响? 30.系统压力对延迟焦化反应有何影响? 31.循环比对延迟焦化反应有何影响? 32.原料性质对延迟焦化反应有何影响? 33.“十一集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4.如何确定延迟焦化加热炉出口温度? 35.针状焦的生成机理是什么? 36.炼油工业中曾经采用的焦化方法主要有哪些? 37.石油焦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8.焦化原料中的硫、氮、金属等在产品中如何分布? 39.原油含水、含盐对加工过程会有什么影响? 40.原油预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41.管路中流体流速应怎样选择? 42.计算题 第二章 产品质量及控制 一、焦化产品的性质 1.焦化气体的组成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 2.焦化气体在炼油厂中有哪些用途? 3.焦化液体产品具有什么特点?在炼油厂中有哪些加工方案? 二、原料的性质 1.在日常生产中焦化原料需要进行哪些分析? 2.残炭值的分析方法(康氏残炭值)是怎样的? 3.分析原料渣油的残炭值有何意义? 4.分析原料密度有何意义? 5.分析原料中硫含量有何意义? 6.什么是油品的黏度? 7.黏度的分析方法是怎样的? 8.油品黏度具有哪些特性? 三、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 1.什么是油品的蒸气压?具有什么含义? 2.什么是油品的馏程?分析馏程有何意义? 3.什么叫油品的初馏点? 4.什么是油品的干点? 5.一般来说焦化装置控制焦化汽油的哪些质量指标? 6.汽油的初馏点和10%、50%、90%馏出温度各说明什么? 7.汽油中各种烃类辛烷值大小的规律是怎样的? …… 第三章 化工原材料 第四章 加工方案和工艺流程 第五章 工艺调整及操作 第六章 设备基础及故障处理 第七章 装置开停工操作 第八章 生产异常及事故处理 第九章 自动控制及联锁 第十章 安全与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