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藏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上下)(精)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所藏明清契约文书256件、契约内容主要涉及北京地区旁及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浙江、江苏等多个省市,且多数为红契。从记载的内容看、涉及十地交易、房屋买卖、典当租赁、商铺账目、收租簿、各式借据、学徒文约、不动产登记证、执照、监照等内容,呈现了当时的乡约制度、办理程序等多方面知识不仅丰富了文书学研究的资料,而且有助于明清经济史研究者做跨区域的比较研究。并以对象所在地区,立契、受契人名分类编排索引,此种方式,尚属首创。全书四色影印每件文书均附释录文字,分上下两册。
序言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是从二十世纪
五十年代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的资料室发展而
来的。积多年收藏有古籍綫装书、金石拓片、近
现代史料等。是北京文物系统收藏文献最丰的机
构。他们不但保护好这些“无价之宝”,还很注
意做整理与研究。目前已推出“明宫冠服仪仗图
”“日下旧闻”等。还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整理北
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藏契约文书。中心共藏
530种契约、涉及土地交易、房屋买卖、典当租
赁、分家折产、商铺账目、收租薄、学徒文约、
不动产登记证、户部执照监照等内容。时间上从
明崇祯十三年(1640)至建国后,时间跨度达
300余年之久。其中明清契约265种、民国时期
契约文书223种、建国后40余种。涉及地域也较
广、计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浙江
、江苏等,其中以北京最多,达420种,占总份
数的88%。从密云的田各庄到顺义的马各庄,再
到北京的多条胡同,真是难能可贵。从契约类型
上也丰富,有红契、白契、绝卖契、典当契等。
其中白契268种、官契200余种、甚至还有满汉
合璧的14种,真是琳琅满目、珍贵之极、不胜枚
举。这些沉睡多年的史料一旦利用刊布,将是研
究历史,尤其是研究北京诸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中心的年轻学者们不顾整天坐在屏幕前抄录、
辨认、核对的单调。已完成项目的主要工程,还
撰写了数篇研究论文,一旦刊布将会产生社会效
益。
北京燕山出版社一向注重古籍、史料的整
理,并积极筹措经费,支持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与
弘扬。作为一名老文物人举双手点赞,期望这批
材料能早日问世,将步大觉寺管理处、首都博物
馆梓行契约之后尘,又能有一份珍贵契约刊布,
丰富北京地区的文献宝库。在此简单唠叨两句,
以表述内心的激动!
老文物人 吴梦麟
"
导语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藏明清契约文书整理》项目公布并整理了以北京地区为主,兼及天津、河北、辽宁、浙江、江苏等多个省市的明清时代契约文书,内容丰富,涉及土地交易、房屋买卖、典当租赁、商铺账目、收租簿、各式借据、学徒文约、不动产登记证、执照、监照等多种内容,具有地区性强,时间线连贯的特点,为文书学、社会史以及明清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的新资料。且编制索引,四色印刷,清晰的呈现了文书的原貌,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后记
"契约文书,是研究某个地区某一时代社会
经济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作为珍贵的地方文献
,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数据中心是北京地区文
物、考古、博物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典藏数
据较丰富、权威的档案图书数据单位,所收藏的
契约文书具有数量较大、文书种类齐全、内涵丰
富、地域特色明显的特点,是研究北京地区社会
经济的学术资源宝库,亦可反映出北京地名乃至
行政区划的演变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我中心收藏的这批契约,前期仅进行藏品
登记,尚未进行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二〇一五
年,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我中心
开始着手整理这批契约,相继进行了修复保护、
数字化采集和藏品信息着録工作。随后,我们专
门申请了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的课题项目,对
这批契约进行较为系统的数据整理和内容考证研
究,《北京市文物局图书数据中心藏明清契约文
书整理》的出版即是所取得的一个初步成果。
该书通过梳理分析、释疑考证,并结合有
关历史文献,对契约文书所客观记録的信息深入
探究,以此来分析当时北京地区的经济形式、区
域历史、宗族历史和社会建构情况,进而为相关
的学术研究补充了重要的史料。在整理过程中,
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方式,发掘其多重的
史料价值,不仅对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
的地方史和经济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还为社会
史、商业史、城市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感谢吴梦麟先生为本书作序。吴先生提携
后学,帮助我们联系各位学界专家前辈,在学术
问题上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世瑜老师在
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修改了书稿内容并为本书
作序。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小林
老师给予我们学术上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感谢首都博物馆刘谨桂老师与我们分享首
都博物馆馆藏契约的情况及整理研究的经验。
感谢首都博物馆为这批契约的修复工作提
供的大力支持。
我们将这批契约影印出版,服务于学界,
以供更多的研究者使用。
限于研究能力水平,书中难免有遗漏或所
论不当之处,希望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也恳
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数据中心藏明清契约
文书整理》编委会
"
精彩页
"天坛的神奇声音
天坛是以五大奇建筑而闻名中外:一为祈年殿,俗称无梁殿;二为回音壁;三为三音石;四为对话石;五为圜丘坛,即祭天台。围绕着天坛神奇的声音之谜也凸显出天坛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应有地位。
发出神奇声音的地方
说到天坛其实是指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圜丘坛的中心圆石即是是天心石。站在天心石上说话,产生强烈的共鸣效果,耳畔回荡着自己的声音,感觉天地昭昭,天与大地感知自己的心声。而在在无人的圜丘台上,不论向哪个方向喊话,回声都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有许多人站在台的四周同时应和你一样。
回音壁在皇穹宇院落内。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周围是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都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被更为形象地称为“传声墙”。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乔冠华外长陪同下游回音壁时,曾称赞回音壁甚至赞这个“传声墙”的效果很好,风趣的说可以通过它来谈判。
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