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错图笔记(精)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张辰亮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博物君”张辰亮首部科普现象级图书作品,解读故宫藏品《海错图》中的生物密码,抽丝剥茧、推理分析、辨别真伪……博物君的物种解密过程读起来让人酣畅淋漓、过瘾痛快!本书包含30篇精彩的海洋生物探查笔记,50余张清代古书原版图,200余张物种照片,共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普“对谈”,一次详解清代海洋生物的博物之旅。 作者简介 张辰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融媒体中心主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生态专委会委员、北京市科协理事。 中国科协“2017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知名科普人,全网粉丝超2002万,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小亮”“玉亮”和“亮哥”。 供职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任《博物》杂志副主编。 擅长动植物科普,所著《海错图笔记(精)》被教育部列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目录 序 第一章 介部 【海和尚】 【海夫人】 【龟脚】 【鲎】 第二章 鳞部 【蟳虎】 【夹甲鱼】 【石首鱼】 【四腮鲈】 【马鲛】 【龙头鱼】 【钱串鱼】 【带鱼】 【跳鱼】 【人鱼】 【海鳝】 【海蛇】 【鳄鱼】 【赤鳞鱼】 【海(犭屯)】 【(虫宅)鱼】 第三章 虫部 【龙肠】 【龙虱】 【海蜘蛛】 【土鳖】 【海粉虫】 【泥翅】 【泥钉】 【石乳、墨鱼子】 第四章 禽部 【雀化鱼蛤】 【金丝燕】 序言 一本清代“海鲜”图鉴的 解密笔记 中学时,我有一次去故 宫玩。身为生物爱好者的我 ,被书画展区的一排动物画 谱吸引了。沿着展台看过去 ,第一本是《鸟谱》,精美 绝伦的花鸟画。第二本是《 鹁鸽谱》,各种古代观赏鸽 。第三本《兽谱》,各种走 兽,里面有一张是一头黑猪 。当时我觉得有点儿可笑, 一头猪也值得画进皇家画谱 ? 但当我看到最后一本《 海错图》时,那头猪已经完 全不算什么了。这本画谱里 全是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 画风也和前几本截然不同。 说它是工笔画吧,动物的神 态又十分卡通;说它是漫画 吧,可又一本正经的样子。 而且这些动物似乎在现实中 都有原型。记得有一幅是“ 井鱼”,画的是一只头顶喷 水的大海兽,一眼即知其原 型是鲸鱼。 看惯了花鸟画的我,惊 讶于中国竟然有如此有趣的 海洋生物图谱。同时,我感 觉体内一个暗埋的兴趣点发 光了。 我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 ,尤其喜欢昆虫。然而每当 家人带我去海边旅游时,我 都会第一时间跑到沙滩最边 缘的礁石区。那里带给我的 兴奋,比昆虫要大得多:石 头上附着藤壶、海藻,石缝 里藏着小螃蟹,积满海水的 石窝里满是伸开触手的海葵 、傻头傻脑的小鱼、背着螺 壳的寄居蟹……方寸之地竟 有如此密集、多样的生物, 这是生在城市的我无法想象 的。从那时起,我心里就埋 下了一颗海洋的种子。 随着长大,我对海洋生 物的兴趣越来越浓。阅读相 关书籍、去各地沿海探访、 在珊瑚礁海域浮潜、拍摄海 洋生物的生态照、为杂志撰 写和策划海鲜类稿件、每到 沿海城市必去海鲜市场遛弯 儿,这些成了我最爱做的事 。2014年,一听说《海错 图》被故宫出版了,我立马 跑到故宫神武门旁的售卖点 ,买了刚出炉的一本。 翻阅之后,这扇新世界 的大门彻底在我面前打开了 。它的作者叫聂璜,出生在 明末的杭州,是一位画家兼 生物爱好者。他苦于自古以 来都没有海洋生物的相关图 谱流传,决定自己画一本。 康熙年间,聂璜游历了河北 、天津、浙江、福建多地, 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 种,就把它画下来,并翻阅 群书进行考证,还会询问当 地渔民,来验证古书中记载 的真伪。 经过几十年积累,聂璜 最终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 1698年)完成了《海错图 》。这也是他唯一传世的作 品。之后,聂璜就从历史中 消失了,此书也没了下落。 直到雍正四年(公元1726 年)这部书才重现江湖。这 一年的皇宫档案记载,太监 苏培盛(对,就是《甄嬛传 》里的那个苏培盛)把《海 错图》带入了宫中。 之后,乾隆、嘉庆、宣 统等皇帝都翻阅过这部图谱 。到了民国,由于日本侵华 ,故宫文物南迁。辗转中, 全套四册书分了家。现在前 三册《海错图》留在了北京 故宫,第四册则藏于台北“ 故宫博物院”。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 多、错杂的意思。汉代以前 ,人们就用“海错”来指代各 种海生物。《海错图》描绘 了300多种生物,其中的动 物涵盖了动物界的大部分主 要类群,还记载了不少海滨 植物。这本书颇具现代博物 学风格。而且每种生物所配 的文字,既有观察记录,又 有文献考证,并配趣味“小 赞”一首,读来令人兴致盎 然。 但我发现,书中也有不 靠谱之处。比如有些动物聂 璜未曾亲见,仅根据别人描 述绘制,外形有很大失真。 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 真假混杂。也正因如此,我 得以从文字和画中发现蛛丝 马迹,辨别真伪,并一步一 步推理分析,从而鉴定出画 中生物的真身。就像在破案 一样,非常过瘾。 于是,我从2015年夏天 开始进行一项工作:用今天 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 》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 。在这期间,除了翻阅各种 资料外,我还去辽宁、福建 、广东、广西、天津以及日 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实 地考证……到今天一年半了 ,不知不觉也写了30篇文章 。工作还将继续,先集为一 本《海错图笔记》,大家看 着玩儿。 我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 书的分类法,把书中生物归 为“介部、鳞部、虫部、禽 部”4类。虽然不符合现代科 学的分法,但可以展示古人 是怎样给生物分类的。在这 30篇文章里,有海洋生物的 科普,有故纸堆里的考据, 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 ,也有一些我个人的絮叨。 说白了,就是我读《海 错图》时做的30篇笔记。如 果看完后,你觉得这是一本 有意思、有意义的书,那我 就很高兴了。 张辰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