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性心理学性教育与性道德/科学元典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英)霭理士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霭理士《性心理学》《性教育》《性道德》的合集,是霭理士选材严格、文采秀丽的皇皇巨著《性心理学研究录》的“普及本”,是性心理学方面的里程碑式的著作。霭理士原本是将其目标读者界定为普通的临床医生和医学院学生的,但由于性这个题目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它后来的实际读者远远超出了医学界的范围。
作者简介
潘光旦(1899-1967),字仲昂,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今属上海市),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翻译象。1913年至192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至1934年,先后在上海光华、复旦等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间担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52年调至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
潘光旦一生从事学术研究,涉猎甚广,主要研究优生学、社会学、民族学和性心理学,在教育方面有特出的见解,书法亦有较深造诣。主要著作有《冯小青》、《中国家庭之问题》、《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等,另有译注本《性心理学》、《家族、私产与国家的起源》及合译《人类的由来》等。
目录
弁言
导读
性心理学
《性心理学》译序
霭理士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性的生物学
第三章 青年期的性冲动
第四章 性的歧变与性爱的象征
第五章 同性恋
第六章 婚姻
第七章 恋爱的艺术
第八章 结论
性教育
《性教育》译序
性教育
性道德
《性道德》译序
性道德
附录 中国文献中同性恋举例
序言
这套丛书中收入的著作
,是自古希腊以来,主要是
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
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
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
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
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
典”。
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
,不同于歌迷们所说的“经
典”,也不同于表演艺术家
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
受歌迷欢迎的流行歌曲属于
“当代经典”,实际上是时尚
的东西,其含义与我们所说
的代表传统的经典恰恰相反
。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
学经典名篇”多是表现科学
家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散
文,甚至反映科学家生活的
话剧台词,它们可能脍炙人
口,是否属于人文领域里的
经典姑且不论,但基本上没
有科学内容。并非著名科学
大师的一切言论或者是广为
流传的作品都是科学经典。
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
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
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
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
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
具有永恒的价值。

科学元典或者是一场深
刻的科学革命的丰碑,或者
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的构
架,或者是一个生机勃勃的
科学领域的基石,或者是一
座传播科学文明的灯塔。它
们既是昔日科学成就的创造
性总结,又是未来科学探索
的理性依托。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
的震撼心灵的著作,它向统
治西方思想千余年的地心说
发出了挑战,动摇了“正统
宗教”学说的天文学基础。
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
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以
确凿的证据进一步论证了哥
白尼学说,更直接地动摇了
教会所庇护的托勒密学说。
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对
人类躯体和心灵的双重关怀
,满怀真挚的宗教情感,阐
述了血液循环理论,推翻了
同样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
被“正统宗教”所庇护的盖伦
学说。笛卡儿的《几何》不
仅创立了为后来诞生的微积
分提供了工具的解析几何,
而且折射出影响万世的思想
方法论。牛顿的《自然哲学
之数学原理》标志着17世纪
科学革命的顶点,为后来的
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基础。
分别以惠更斯的《光论》与
牛顿的《光学》为代表的波
动说与微粒说之间展开了长
达200余年的论战。拉瓦锡
在《化学基础论》中详尽论
述了氧化理论,推翻了统治
化学百余年之久的燃素理论
,这一智识壮举被公认为历
史上最自觉的科学革命。道
尔顿的《化学哲学新体系》
奠定了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
,开创了科学中的新时代,
使19世纪的化学家们有计划
地向未知领域前进。傅立叶
的《热的解析理论》以其对
热传导问题的精湛处理,突
破了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
学原理》所规定的理论力学
范围,开创了数学物理学的
崭新领域。达尔文《物种起
源》中的进化论思想不仅在
生物学发展到分子水平的今
天仍然是科学家们阐释的对
象,而且100多年来几乎在
科学、社会和人文的所有领
域都在施展它有形和无形的
影响。《基因论》揭示了孟
德尔式遗传性状传递机理的
物质基础,把生命科学推进
到基因水平。爱因斯坦的《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和
薛定谔的《关于波动力学的
四次演讲》分别阐述了物质
2005年8月6日
北京大学承泽园迪吉轩
世界在高速和微观领域的运
动规律,完全改变了自牛顿
以来的世界观。魏格纳的《
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
移的猜想,为当代地球科学
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点。维纳
的《控制论》揭示了控制系
统的反馈过程,普里戈金的
《从存在到演化》发现了系
统可能从原来无序向新的有
序态转化的机制,二者的思
想在今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
越了自然科学领域,影响到
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领域。
科学元典的永恒魅力令
后人特别是后来的思想家为
之倾倒。欧几里得的《几何
原本》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了
1800余年,又以印刷本用
各种文字出了1000版以上
。阿基米德写了大量的科学
著作,达·芬奇把他当作偶
像崇拜,热切搜求他的手稿
。伽利略以他的继承人自居
。莱布尼兹则说,了解他的
人对后代杰出人物的成就就
不会那么赞赏了。为捍卫《
天体运行论》中的学说,布
鲁诺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
略因为其《关于托勒密和哥
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一书,遭教会的终身监禁,
备受折磨。伽利略说吉尔伯
特的《论磁》一书伟大得令
人嫉妒。拉普拉斯说,牛顿
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揭示了宇宙的最伟大定律,
它将永远成为深邃智慧的纪
念碑。拉瓦锡在他的《化学
基础论》出版后5年被法国
革命法庭处死,传说拉格朗
日悲愤地说,砍掉这颗头颅
只要一瞬间,再长出这样的
头颅100年也不够。《化学
哲学新体系》的作者道尔顿
应邀访法,当他走进法国科
学院会议厅时,院长和全体
院士起立致敬,得到拿破仑
未曾享有的殊荣。傅立叶在
《热的解析理论》中阐述的
强有力的数学工具深深影响
了整个现代物理学,推动数
学分析的发展达一个多世纪
,麦克斯韦称赞该书是“一
首美妙的诗”。当人们咒骂
《物种起源》是“魔鬼的经
典”“禽兽的哲学”的时候,
赫胥黎甘做“达尔文的斗犬”
,挺
导语
霭理士是英国著名的性学大家,他的七大本的《性心理学研究录》对于医生、心理学者和其他的学术专家是相当重要的参考书。而霭理士在这部巨著之外另有一本比较尽人可读的《性心理学》,一面把《研究录》的内容则要再介绍,一面把《研究录》问世以后二十年里这门学问所已获得的新进步补叙进去。
书评(媒体评论)
以性为题目的书种类繁
多,不一而足,却很少有几
本能让人放心;但这部作品
实在精彩,值得钦佩,我们
完全可以有把握向所有人推
荐。
——罗素(英国哲学家、
数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
者)
精彩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塔布”(禁忌)。在中国文化中,人生讳言的话题大凡有二,一曰性,二日死,它们都与医学相关,却又不限于医学,臂如,性学就不局限于性医学、生殖医学,而是关涉人性、人伦、人格,死亡也不只是急诊室、癌病房的起死回生奇迹,论及精神发育的阶梯,两者都循着身、心、社、灵的轨迹盘旋。关于性的话题,今天似乎已经不再忌讳,论及这一份除尘脱魅的启蒙之功,应该追溯到民国年间知识界的努力,其中潘光旦先生功不可没,由他主译的《性心理学》一时洛阳纸费,迄今还留驻在知识界诸君的书架之上,至于死亡话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安宁疗护事业的长足进步,也逐满纳入自由、公开讨论的话题谱系。

无疑,对于每一位正在读,或者准备读《性心理学》的朋友来说,这本书都让他们触到心中的“民国快门”,仿佛正在打开一本“民国相册”。无论是镜头里的人物,还是镜头外的人物,都是非凡的民国翘楚。他们的文字间,处处荡漾着历史的温存。不论是“目录”里的译注者潘光旦,还是“目录”外的周作人、鲁迅、周建人、施蛰存、张竞生,这些人,以及他们身上不褪的光环,围绕(性心理学)译注和推介、纷争而展开的各种趣味益然的故事,都让霭理士(又译“蔼理斯”“艾力斯”)“性心理学”的思想与学术大戏的登场显得格外的隆盛。
这是一群有故事的人。先说说他们的故事,再来细聊需理士与他的《性心理学》。 第一位要浓墨重彩介绍的自然是译注者潘光旦先生,论学术贡献,他是我国著名的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学家,却唯独没有性学家的头衔。在他身后留下的四卷本《潘光旦选集》(潘乃谷、潘乃和选编)中,收录了他关于家族制度、优生学、人才学、心理学、民族与社会,教育与思想的评论及诗歌、笔记、译作。他的译作不少,选集中仅收录恩格斯的《家族,私产与国家的起源》。《性心理学》虽是他的重头译作,但因已单册刊行,未收录。文集凡600万字,有关性学的文字不过5一7万,百分之一略强,其中首推他关于“影恋”的研究《冯小青》,约占一半,其他涉及性的主题有“性与教育”“性与社会“性与民族”等。也就是说,潘光旦关涉霭理士的文字不仅是《性心理学》。1934年,他从霭理士洋洋七大卷的《性心理学研究录》中辑出《性教育》与《性道德》单册刊印,收入上海青年协会书局出版的“青年丛书”,这两本书可以称之为《性心理学》的试水之作。1939年11月,潘光旦开始译注《性心理学》,该书其实是需理士七大卷《性心理学研究录》的汇编版。英国思想家罗素(Berrand A.W.Russel)对此书评价甚高,称其“实在精彩,值得钦佩”。在潘光旦译注告竣之前,有一位名为冯明章的译者已率先译出部分章节,刊载于重庆的某心理期刊,由此可知,当时知识界识珠的慧眼不稀。
在民国知识界,霭理士的性学研究不乏拥趸,潘光旦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特点是立足于系统研修,忠实于原著,实诚译注。相形之下,一些书局编辑、机灵文人走的都是浮光掠影、“蹭热点”与“捞浮油”的路数,书名不可谓不时髦,甚至花哨,但都没有沉淀下来。相对成功的出版物有张竞生主编的“需理士心理译丛”(新文化“性育小丛书”,约有20多种,如《性冲动的分析》《女性冲动N女子性的变化》性期的现象》等),这些读物都囊括了霭理士性学思想的精华,译文也不乏可读性,但终因“第三种水”风波导致张竞生背负庸俗化恶名,而被学界嘲讽和市场淘汰。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潘译《性心理学》1946年由商务印书馆刊行的前一年,1945年,重庆文摘出版社刊印了冯明章先前的译本《性心理学》,该译本守“信”翻译(含“绪论”“性的生物学基础”“青春期的性冲动”“性变态及性象征主义”“同性恋”“婚姻”“恋爱的艺术”“结语”),未加注释,也曾一时风光,重印了四次,但在潘译《性心理学》出版刊行之后就不再热销,原因或许与译文、注释的功夫有关,或许更与出版机构的品牌有关。
抛开出版环节的译者与作者间的文字交集关系,勾连潘光旦与霭理士的东西不唯性学,更是思想“范儿”、学术“性格”与学人“气息”的交织,因此,潘的《性心理学》翻译工作不只是知识转述,更是精神接力,生命与生活的韵味的蕃息,乃至人性黑洞的透析,“通家气象”的共同开启。性学不过是他们精神约会的驿站,如果说他们共同培育了人学特质的性学,一定不会招来歧见。潘光旦1933年9月7日以英文发表在《中国评论周报)(The China Critic)上的一篇介绍需理士的文章,题目就叫“人文主义者的需理士”(Havelock Elis as a Human ist),算是他对霭理士学术向度的定格。无独有偶,《潘光旦选集》的代序出自其女婿胡寿文之手,篇名也叫“潘光旦与新人文史观”,称其岳翁治学不拘栅格,毕生为人文主义理想而搏。
说起民国时代性启蒙运动大幕后的推手,周作人功莫大焉、他早年留学东瀛,且深受日本文化影响,最早从“白桦派”作家那里感受到霭理士的思想魅力。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2: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