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罗丹艺术论》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这本艺术论成书于罗丹晚年,其中有他对于艺术创作一股性问题的见解,也有对于雕塑艺术的规律性的经验谈;有对于历史上的美术家的评述,也有对于当时创作的议论。本书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祟敬、对名作的卓见和创作的喜悦、沉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可帮助读者去欣赏艺坛之内的群花,思考艺坛之外的事理。它集中反映罗丹艺术观和美学思想,是对近代西方艺术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的名著。 作者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欧洲现代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上的地位。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此外,罗丹还创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目录 第一章 艺术中的现实主义 第二章 对于艺术家,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 第三章 塑造 第四章 艺术中的运动 第五章 素描与色彩 第六章 女性美 第七章 古人和今人 第八章 艺术的思想性 第九章 艺术的神秘性 第十章 菲狄亚斯和米开朗琪罗 第十一章 艺术家的贡献 附图 序言 “大家小书”自2002年首 辑出版以来,已经十五年了 。袁行霈先生在“大家小书” 总序中开宗明义:“所谓‘大 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 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 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 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 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 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 截至目前,“大家小书” 品种逾百,已经积累了不错 的口碑,培养起不少忠实的 读者。好的读者,促进更多 的好书出版。我们若仔细缕 其书目,会发现这些书在内 容上基本都属于中国传统文 化的范畴。其实,符合“大 家小书”选材标准的非汉语 写作着实不少,是不是也该 裒辑起来呢? 现代的中国人早已生活 在八面来风的世界里,各种 外来文化已经浸润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理 解现实以及未来,非汉语写 作的作品自然应该增添进来 。读书的感觉毕竟不同。读 书让我们沉静下来思考和体 味。我们和大家一样很享受 在阅读中增加我们的新知, 体会丰富的世界。即使产生 新的疑惑,也是一种收获, 因为好奇会让我们去探索。 “大家小书”的这个新系 列冠名为“译馆”,有些拿来 主义的意思。首先作者未必 都来自美英法德诸大国,大 家也应该倾听日本、印度等 我们的近邻如何想如何说, 也应该看看拉美和非洲学者 对文明的思考。也就是说无 论东西南北,凡具有专业学 术素养的真诚的学者,努力 向我们传达富有启发性的可 靠知识都在“译馆”搜罗之列 。 “译馆”既然列于“大家小 书”大套系之下,当然遵守 袁先生的定义:“大家写给 大家看的小册子”,但因为 是非汉语写作,所以这里有 一个翻译的问题。诚如“大 家小书”努力给大家阅读和 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版本, “译馆”也努力给读者提供一 个相对周至的译本。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断 通过文字承载的知识来丰富 自己是必要的。我们不可将 知识和智慧强分古今中外, 阅读的关键是作为寻求真知 的主体理解了多少,又将多 少化之于行。所以当下的社 科前沿和已经影响了几代人 成长的经典小册子也都在“ 大家小书·译馆”搜罗之列。 总之,这是一个开放的 平台,希望在车上飞机上、 在茶馆咖啡馆等待或旅行的 间隙,大家能够掏出来即时 阅读,没有压力,在轻松的 文字中增长新的识见,哪怕 聊补一种审美的情趣也好, 反正时间是在怡然欣悦中流 逝的;时间流逝之后,读者 心底还多少留下些余味。 刘北成 2017年1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