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社会网络及其中蕴藏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而言是解决资源约束困境的重要途径。而社会关系网络节点既有个体也有企业,相应的社会资本具有多层次性。已有文献对于社会资本不同层次、维度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尚未厘清,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创新效应的内在机理以及产生作用的治理情境研究有限。鉴于此,本研究在社会资本理论、跨层次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创新理论、连锁董事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的过程与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探讨社会资本与董事网络这一重要的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行为和能力的影响,董事网络对双重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创新的跨层次涌现,并基于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解构,分析多重治理情境因素在董事网络发挥创新效应中的调节效应。以期丰富社会资本、董事网络、创新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中国企业有效获取社会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各维度的整合效应,提升动态创新能力与绩效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郑方,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在《中国工业经济》《外国经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心理科学进展》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获得“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科学奖”“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第十五届鲁光(经济)奖学金”等多项荣誉,2019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2020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公派留学资格。 目录 第1篇 多层次社会资本理论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多层次社会资本的文献述评 2.1 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概念与维度 2.2 跨层次视角下社会资本相关研究 2.3 契合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展与社会资本契合研究的必要 2.4 简要文献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机理:以新创企业为例 3.1 引言 3.2 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的结构与测量:多重维度的分析 3.3 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的动态演化过程 3.4 个体—企业社会资本契合的双向作用机制 3.5 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的战略选择:基于整合性视角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个体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的案例研究 4.1 问题提出与理论基础 4.2 研究设计与案例介绍 4.3 数据收集与编码过程 4.4 案例分析与理论构建 4.5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2篇 董事网络治理及其效应 第5章 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的相关理论 5.1 网络治理的内涵与维度 5.2 网络治理的机制设计 5.3 网络治理的前因与效应 5.4 不同类型网络组织的治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网络组织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以董事网络为例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分析 6.5 进一步分析 6.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董事网络治理的创新效应:实证研究 7.1 引言 7.2 相关文献回顾 7.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4 研究设计 7.5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7.6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7.7 本章小结 第3篇 企业创新的跨层次涌现 第8章 基于网络理论的创新研究 8.1 网络理论的内涵与相关研究 8.2 网络嵌入对创新资源获取的影响 8.3 网络能力对创新优势提升的影响 8.4 企业网络的动态演化对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社会资本对个体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9.1 引言 9.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9.3 研究设计 9.4 跨层次数据分析与结果 9.5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个体创新到企业创新的跨层次涌现机制 10.1 创新的多层次性 10.2 涌现理论及其在创新研究中的适用性 10.3 个体创新到企业创新跨层次涌现的维度与过程 10.4 个体一企业创新涌现的作用路径与跨层次影响因素 10.5 本章小结 第11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局限 11.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