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什么大象不听话(人类行为背后的25个心理学原理)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魏知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即使骑象人手握缰绳,大象却依旧野性难驯,根本不听他的。
在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存在着类似“象与骑象人”的争执,大象就好比我们的感性行为本身(习惯和情感),骑象人则是我们的理性思考(意志力)。大部分心理活动的处理过程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中进行。
人们那些看似复杂、怪异、令人迷惑的行为,其实都有迹可循。来自超过50万人的B站课堂心理课,结合近年来心理学、神经学、基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心理学经典著作,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25个心理学原理。通过硬核科学的理性分析、对照实验、理论知识,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全面的心理学认知,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人类行为、情绪背后隐含的信息,从而更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
作者简介
魏知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UC Davis)访问学者,科普作家。
曾在宁波大学心理学系任教,讲授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近10年,广受学生喜爱。
「知乎」电影话题优秀回答者,「喜马拉雅」高口碑专栏《魏知超:心理学新知课》主讲人,「壹心理」专栏《电影里的心理学:超实用的硬核新知课》主讲人。著有心理学科普畅销书《迷人的假象: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
目录
第一章 心理与生理
原理1 心脑一体——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原理2 大脑新旧混合、分层分工——脑的结构与功能定位
原理3 激素善于变通——行为如何受激素调控
第二章 进化与基因
原理4 婴儿天生聪慧——写在婴儿基因里的直觉与本能
原理5 今人神似祖先——进化历程塑造人类心智
原理6 精子多而便宜,卵子少而宝贵——两性关系的张力源自进化
原理7 基因与环境粗细相佐——先天与后天如何分工合作
第三章 学习、成长与人格
原理8 修剪神经,提升效率——童年的大脑如何发育
原理9 因材施教——理想的教育是个性化的
原理10 记忆易被修改——“抽象化”与“回忆”如何重构记忆
原理11 人格有多个层次——生理、社会与意志如何塑造人格
第四章 感知、思维与决策
原理12 扭曲真相,保障生存——感官并不忠实反映世界
原理13 无比喻,难言语——人类善用比喻理解世界
原理14 事出必有因——大脑渴望发现理由
原理15 不求甚解——人类倾向做不充分的推理
原理16 无意识、意识串联决策——两种决策路径如何配合
第五章 情绪、道德与意志
原理17 情绪是行动的总指挥——感知、决策、记忆如何与情绪绑定
原理18 利用情绪获取社交收益——情绪可被用来传递信号
原理19 情绪来自建构——情境、文化、语言如何塑造情绪
原理20 情绪是道德的基础——是非判断很感性
原理21 情绪是意志力的基础——及时行乐,还是追求长远
第六章 群体与文化
原理22 错不在我——人有自我辩护的强烈动机
原理23 通过从众获益——从归属与学习的角度理解从众
原理24 破解囚徒困境,建立合作——合作关系如何建立
原理25 心智被文化塑造——心智如何被文化塑造
第七章 原理之上:心理学家的思维方式
限制条件很重要——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心理学知识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如何通过提问深入问题核心
比较思维——好不好、有没有效,是比较出来的
导语
心理学源流复杂,细分众多,也有一些互相矛盾的“推论”与观点,让读者对其往往难以有系统、宏观的整体认知。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魏知超在本书中结合近年来心理学、神经学、基因学的研究成果,提炼心理学经典著作,带领读者重新看待心理学中的经典命题,培养心理学素养。并通过硬核、科学的理性分析、对照实验、理论知识,让读者回归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读人类的行为、情绪背后隐含的信息,从而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开阔眼界。
精彩页
第一章 心理与生理
原理1 心脑一体——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朋友老王是个意志力特别强大的人,总能咬牙做完别人难以坚持的工作。对他的顽强意志,你一向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回,老王在医学检查中偶然发现自己大脑里有某种神经递质分泌得特别旺盛,这种化学物质会让他比常人更容易忍耐枯燥的生活,抵御诱惑。知道这个结果之后,你会改变对老王的看法吗?你是会继续对老王坚毅的心理品质表示钦佩,还是转而觉得老王只不过是大脑的生理机能异于常人,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你最近感觉有点抑郁,做事打不起精神,是不是因为你的心理状态出了什么问题?该不该找个心理咨询师帮助自己调适心理状态?或者,会不会只是因为最近太累了,负责调节情绪的大脑相关区域机能受阻,这才变得有点郁郁寡欢?你遇到的,到底是心理问题,还是与大脑有关的生理问题?
我觉得,上述问题的答案是:你不用改变对老王的态度,老王既有一颗异于常人的大脑,也拥有意志力强大的心智;你遇到的既是心理问题,也是与大脑有关的生理问题,不必纠结两者的区别。因为“心”与“脑”本就是一体。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这就是“心脑一体”原理。
“心脑一体”这个原理很简单却很重要,因为它是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及这本书的定海神针。它为我们定下了一个唯物的、科学的基调:尽管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但它并不虚无缥缈,它是物理的,是生物的,是可以用科学的视角来理解的。主观的心理世界牢牢扎根在客观的物理世界之上,这个物理基础就是我们的大脑。
把“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这个原理先印在脑中,是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但我们凭什么确定“心理活动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呢?先来看几个有点极端的案例。
案例1:得州钟楼狙击手
196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名学生查尔斯·惠特曼(Charles Whitman)持枪登上学校的钟楼,朝路过的平民无差别开火,造成13人死亡,32人受伤,然后才被赶来的警察击毙。这被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起校园大屠杀事件。
惠特曼小时候是教堂唱诗班成员,在大学里主修工程。他很聪明,后来的婚姻也很幸福。但在枪击案发前一年,他曾去看过医生,说自己有严重的头痛和莫名其妙的暴力冲动(他甚至直接提到过想要从学校钟楼上朝人群射击)。
在展开大屠杀之前,惠特曼在家中亲手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母亲,并且在她们身边留下遗书。在遗书里,惠特曼说自己非常爱他的妻子,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他写道,“我没办法理性地指出(杀害她的)任何具体原因”,还说“你心中不必有一丝怀疑,我全心全意爱着这个女人”。惠特曼还在遗书中要求解剖自己的大脑,他怀疑自己得了某种脑部疾病。后来的验尸结果证明惠特曼的直觉是对的——他的脑中有个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这个脑瘤正好压迫到了大脑中的杏仁核(amygdala)部位。
根据目前的科学理解,杏仁核这个脑区的核心功能是“拉警报”:当我们察觉到受到威胁时,杏仁核就会活跃起来,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这会让大脑和身体都警铃大作,做好应对威胁的准备。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4: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