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梅花语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祯霞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梅花语》一书分五个小辑,分别是:岁月留痕、真爱无言、万丈红尘、远山近水、津津乐道。
在作者的文章里,有小人物的命运,有对社会环境的忧虑,有对时事的关注,还有对个人生活的叙述和表达。
作者简介
徐祯霞,笔名秦扬、徐祯燮,号“红莲居士”,陕西省柞水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陕西省文化厅百名优秀文化人才。陕西省散文学会理事,陕西散文乡土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散文评论委员会副秘书长,商洛市青年作协副主席,《陕西文坛》主编,《商洛文学》主编,曾挂职南京市高淳区文化馆副馆长。
200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散文选刊》《诗刊》《北京文学》《延河》《四川文学》《美文》《散文百家》等报刊发表作品1000余篇,获奖50余次,作品入选20多部散文、诗歌、小说选本,作品遍及全国180多个城市和地区,多次入选中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类中小学生教辅读物。出版著作《烟雨中的美丽》《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
目录
第一辑 岁月留痕
一缕梅香入梦来
烟柳一座城
古城的年
我的老家在下梁
大哥的京剧梦
渐行渐远的青纱帐
鲁院的清晨
一滴原浆酒
打香椿
早市的核桃
抛瓦
秋熟,摘猕猴桃去
小城秋韵
岁岁重阳
怀念母亲
不一样的童年
关中麦客
观荷
第二辑 真爱无言
路中间的一棵树
牛背梁之春
油灯下的母亲
玉兰花盛开的春天
花儿朵朵
无言的感动
聆听梅开
路遇
杜鹃朵朵开
妈妈的洋芋糍粑
旧时光里的母亲
姐姐的温暖
母亲的酒柜
明月醉中秋
年糖
弹渔鼓的老艺人
核桃花飘飞的时节
第三辑 万丈红尘
古城飞雪
临河的小屋
表哥娶儿媳
街口的异域风情
钟楼下的补衣女
步行街上的陀螺
喜雨初降
清凉可口的神仙豆腐
秋雨声声急
下岗女工
行走在城市边缘
留恋夏天
遥祭陈忠实
大街上的宴席
第四辑 远山近水
遍地槐香
牛背梁的初雪
黄土谣
小岭的雪
水落九天
千年的乌镇,你醉了谁?
走近遥想中的草甸
品读西安
牛背梁上黄花艳
清明吊儿
神禾塬上悼柳青
西安,不再遥远
长安街头的跆拳道
永远的牛背梁
为爱出走的羚牛
河边的蔬菜
你那里下雪了吗?
第五辑 津津乐道
风雨中的树
年在乡关处
火红的中国年
一场本不应该发生的火灾
说马
火灾下的沉思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情人节的玫瑰,你在为谁开?
假如我是一名老师
七夕情人节
以虎论人生
漫说中国的女装
序言
欲为梅(自序)
少年时,曾有人来村
中刻字,村人群聚一处,
我亦抱着孩童的好奇参与
其中,总希望刻点什么,
但我一个孩子,能刻个什
么呢?想来想去,我掏出
了自己的钢笔,让刻字人
给我在钢笔筒上刻下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
我刚刚学来的一句诗“梅
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
磨砺出”,而我独选了这
句。
在那时,便喜欢上了
梅,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竟然对梅情有独钟。
这是我从文章里得来
的梅。
后来,母亲在亲戚处
移来了一株干枝梅,栽植
于我们的庭院,这时,我
才对梅有一个真切而具体
的印象,哦,梅原来是这
个样子的哟!
其实,这只是干枝梅
,是梅万千个品种中的一
个。
每年的冬天,在春节
将近的时候,干枝梅开花
了,开出淡黄色的小花,
零零星星地分布在那些散
而无章的花枝上。光秃秃
的枝光秃秃的杆上开放着
一些零碎的小花,薄如蝉
翼,一小朵一小朵的,并
不艳丽,也并不灿烂,却
倔强顽强,在严寒的冬日
里竟是那样的清雅、温馨
与隽永,甚至有一丝丝跳
跃的俏皮与淘气,很多人
并没注意到它,但我却喜
欢它,我喜欢它的凌霜傲
雪、不畏严寒,在天寒地
冻中一枝独放,开出严寒
岁月里仅有的雅意与美丽
。王安石曾有诗云:“墙
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似乎说的便是我家庭
院里的梅。
童年的生活是苦涩的
,可以说是天天吃糊汤,
喝菜汤,但在母亲的调剂
下,生活却有声有色,暖
意融融。但前提是,我们
每天必须劳动,只有劳动
,收获了足够的粮食与蔬
菜,在母亲的巧手中,我
们才可以吃饱吃好。
苦难的生活,也磨炼
了我们坚强的禀性,我们
自发自觉地干着一些力所
能及的活儿,甚至还想尽
办法创收,去山里采野菜
,摘野果,挖地根,我们
尽着自己最大的能量创造
着自以为的幸福生活,在
那样的日子里,生活虽苦
犹甜。
因此,每当我看到梅
的时候,总是由衷地喜欢
,那种喜欢竟是发自骨子
里的,常常觉得自己已经
幻化成一株梅,一株在严
酷环境中生长的梅。
在梅的陪伴下,我一
天天地长大。
曾经的那支笔一直陪
伴着我,陪伴了我十多年
的学习生涯,一直到我读
完高中。毕业时,那笔破
损得不像样子,再也不能
使用了,才不得不遗弃。
虽然我以梅的精神立
世,但我的生活并非一帆
风顺。
我经历了中考失利,
高考落榜,在四六不着的
情况下流落到了社会,曾
经的理想被束之高阁。
即使如此,我亦从来
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真诚和
热情。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都在努力地生活着,
用自己的认真和执着,在
做着每一件眼前的和即将
到来的事情,而且每一件
事,也算是做得有声有色
。有老话说:“机会永远
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
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
体现。
我自学了打字,成了
一名打字员。因打字员的
职业,我接触到了文字,
而后,我成了一个作者,
又自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再后来,凭借丰硕的作
品,成了中国作协会员,
上了鲁迅文学院。而我也
因我在文学上的诸多成绩
,有了一份可以安身糊口
的工作。
几乎每一步路,都有
前一步路做铺垫。
此中种种,皆是因为
我的顽强与不屈,我没有
因为遭遇挫折就向人生屈
服和低头,我没有因为人
生失意而消沉,从此心灰
意冷,一蹶不振。跌倒了
,我重新爬起来,选择人
生的另一个目标,继续攒
足力气前行,总是相信,
阳光会在风雨后。
而事实,也果然如此
,我的人生一步一步走向
佳境。
极喜欢辛弃疾的《念
奴娇·梅》:“疏疏淡淡,
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
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
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
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
嫩,迥然天与奇绝。常记
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
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
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
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
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
个人忆。”在这首词中,
辛弃疾写出了梅的清雅,
梅的风骨,梅的冰清玉洁
,他让梅的精神呈现出一
种立体式的完美。
于是,梅更成了我追
求的精神境界和目标。
观世的时候,总在想
,此生愿为梅,不求人夸
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做一株清清雅雅的梅,
带给世间一抹清新润心的
芳香,足矣!
此为序。
导语
该书所有作品皆公开发表过,内容健康,文字纯净,思想性强,适合广大群众阅读。
作家徐祯霞自开始写作以来,很多作品入选中小学生语文试题和各类学生教辅读物,希望这本书对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和青少年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该书由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原北京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联诀推荐。希望在这个疫情刚刚解冻的严冬,能为您带来一缕梅花的馨香。
书评(媒体评论)
徐祯霞是一个基层作
家,非常勤奋,有灵气,
这些年发表了大量的作品
,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她在工作和生活环
境都非常艰苦的情况下,
能一直坚持文学创作,非
常不容易。她的作品多写
故乡的风物,接地气,有
亲和感,温暖滋润人心。
希望她能够继续坚持正能
量写作,写出人民群众喜
闻乐见的好作品。
——当代著名作家 贾
平凹
徐祯霞是一个很有潜
力的作家,她的作品产量
高,发表于全国各类报纸
杂志。最初发现她,是在
博客上,因其作品有自己
鲜明的特点,又是从陕西
冒出来的青年新人,引起
了我的关注。对于这样一
个老乡作家,我还是寄予
厚望的。她曾经在鲁院专
业作家班进修,进行了系
统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学习
,假以时日,在文学上一
定可以有所成就。
——原鲁迅文学院常
务副院长 白描
柞水虽小,可徐祯霞
的写作格局却并不小。在
她的笔下,有着广泛的社
会题材,有小人物的命运
,有对社会环境的忧虑,
有对时事的关注,还有对
个人生活的叙述和表达。
在徐祯霞的写作中,我感
受最深的是她那颗无处不
在的爱心和悲悯情怀,以
及对人间大道的追寻和探
求。
——中国作家协会书
记处书记 邱华栋
精彩页
一缕梅香入梦来
喜欢梅,非一日。
起初喜欢梅的时候,并不识梅,只是见画,数枝红梅傲然立于画中,便喜欢上它的那份倔强,它的顽强,它的清清爽爽和干净利落。
略懂事后,方知道,自己喜欢的并非花,而是梅的那种精神,一种孑世独立、傲然不群的高洁禀赋。
梅多生于南方,在北方少见,就算偶有,也多长在阔人家的庭院,或者是花园里,它是被人为移植过来的。当然,在北方的旷野里,更难得一见了。
因为喜欢,每年过年的时候,便会买一幅梅花图挂于墙上——有时是梅兰竹菊组画,有时是一幅红梅图——立时便觉满室清雅,活色生香,家里因为有梅花的熏染便觉出与别家不同,我喜欢,母亲亦喜欢。
而我的喜欢,是得益于母亲的。
母亲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女儿,上过私塾,略读诗书,对外部世界有她自己的认知和喜好。年轻的时候,在家里过着一种很优裕的生活,春赏花,秋赏月,做做女红,秀秀茶饭。后嫁给父亲,遇上时代变革,他们从以前生活最优越的人变成了生活最艰涩的人,干重活,吃粗饭,但没有磨却母亲身上的心志和灵性。母亲依然爱穿干净平整的衣服,梳光洁雅致的头发,家里总是让她打理得窗明几净,来家的人均言母亲心灵手巧,而我们也以有如此贤淑聪慧、兰心蕙质的母亲而倍感幸福和自豪。
母亲除了将家里打理得干净利落以外,还将贫瘠的院子打理得如花园一般。她在院子里种上花草,春天有迎春花、牡丹、芍药,夏天有太阳花、指甲花、夜来香,秋天有菊花,冬天有梅花。那时,家里栽植的是干枝梅,不足一米高,少叶,在每年过年的时候,才会开淡黄色的小花,万类霜天时,它一枝独放,绽露着生命的顽强。很多人都不认识它,当然,也没人说它的好,因为它的瘦小,因为它的不起眼。在诸多人眼里,它算不得是花,它只是一株活着的小树苗,不显山,不露水,静静地生长在我们家院落的一角,唯有母亲和我珍视它,珍视它的存在,珍视它健康强壮的生长,每每闲暇,总要去看一看,看看它并不肥硕的叶,看看它瘦小精干的杆,只要它枝叶充沛地活着,我们就欢喜。
后来,我们搬家了,撇下了很多东西,唯独没有撇下这株干枝梅,因为它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冬天和春天,都有它绽放的喜悦和快乐,当然,也因为除了我们,在这个村里,别人也不会这样善待它。或许,它的另一个主人会将它拔除,做了柴草,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我们将它连根挖走,栽进了我们新家的院子。
在新家的院子里,它又陪了我好多年,直到我出嫁。
但每次回家,总不会忘记那株干枝梅,在同母亲说叨的时候,还要亲自去看看,看看它是否完好,看看它会否生出病枝。而它一直就那样默默地生长着,没有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也没有让我们失望,它就那样平凡着,又是那样不平凡着,在四季的起起落落中焕发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再后来,母亲不在了,老家荒芜,艾草长至膝高,那株干枝梅被荒草遮蔽,最后淹没在荒草丛中,它是死了,还是被人移走了?不得而知。
在我偶尔回到那已经不能称之为“家”的老屋中时,那株干枝梅再也寻不见了,我的心中唯有叹息和遗憾。
我没有栽植它的地方,倘若有,我如将它移植出来,或许它还在。
每每想到母亲时,我便想到它,想到它时,便又想到母亲。
后来,忙生活,忙孩子,忙大大小小的琐事,但对于梅的喜爱一直不能释怀。
想它的时候,就买来一幅画,悬于室内,以供观之。
后来,遇上绘画的朋友,我说,给我画幅梅吧,朋友欣然允诺,于是,家里便有了一贴宣纸染就的梅花,浓墨重彩,红梅点点。
或许,在很多时候,梅就是我的一个影子。因为,梅已经在我的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梅自小伴我成长,已经融入我的灵魂,在我做人和处事的风格上,都与梅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我不喜张扬,只喜欢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立世处世,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 某一年,恰逢三八,见网上消息,说小雁塔的梅花开了,我便对老公说,带我看梅去吧?老公说,喜欢就带你去吧,给你过节!
我挽着老公的手,走进了小雁塔的梅林。说是梅林,但梅并不多,只稀稀落落的有几十株,有红梅、有白梅、有粉梅,有单瓣的、有复瓣的。赏梅的人颇多,许多人在花下徜徉,我便叹,这世间,并非我一人爱梅,爱梅喜梅大有人在,我便更加欣喜。
一对老夫妇,相携而来,满头银丝华发,神态安详自得,却不知那妇人却是一位盲者,我便疑惑,如此妇人,怎可赏花?
妇人曰,听花开的声音。多么诗意的生活,多么顽强的生活态度,不屈于生活的人,在任何境况下都能生活得怡然自得且从容洒脱。她是一个盲者,但有着如梅般的心性,不禁令人肃然起敬。我再看那妇人,似乎已幻化成一株梅花,笑立春风中。
多年来,我经历了很多,有过收获,也有过挫折。人生起起落落、一波三折,但这都没有动摇我做人的信念和执着,有人被我折服,有人被我感动,有人给予我真诚的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