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再访米仓山三记(2018-2022)(精)/收获五年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余华//阿来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的散文随笔集,收录了《收获》杂志2018年至2022年所刊登的散文名篇,包括余华的《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文学给予我们什么》、阿来的《再访米仓山三记》、王安忆的《理趣》《我和彭小莲》、毕飞宇的《私奔、家庭、认知、傲慢与报应》、叶兆言的《记忆中的一些碎片》、陈福民的《失败者之歌》《青春帝国少年行》、张新颖的《追忆沈虎雏先生》、南帆的《古城图里的气息》、袁敏的《书生校长》等二十余篇。 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作家,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近年来连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和社长,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后转向小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机村史诗》(六部曲)和《格萨尔王》《瞻对》《云中记》,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散文《大地的阶梯》《草木的理想国》,等等。 2000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凭《机村史诗》六部曲(原用书名《空山》)获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8年《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9年《云中记》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目录 余华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张翎 他人的历史,我的窥视——我与古董市场的奇缘 叶兆言 记忆中的一些碎片 陈福民 失败者之歌 陈福民 青春帝国少年行 倪匡 逝去的“帮主”——倪匡谈金庸 毕飞宇 私奔、家庭、认知、傲慢与报应——《傲慢与偏见》的题外话 李修文 在春天哭泣 熊育群 血之源——《风过草原》续篇 王安忆 我和彭小莲 陈东东 异乡者宋琳 黄恽 房紫笔下的张爱玲 张清华 宝玉之梦 袁敏 书生校长 南帆 古城图里的气息 张新颖 追忆沈虎雏先生 王安忆 理趣 田浩江 保罗·寇泰 王彬彬 废墟与狗 余华 文学给予我们什么 小海 宇向:她认出命运风幡的方向 阿来 再访米仓山三记 序言 五年前,大型文学刊物 《收获》创刊六十周年之际 ,我们编纂出版了共计二十 九卷(册)的纪念文存,收 入自一九五七年《收获》创 刊号至二〇一七年各期发表 的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其 作者凡一百八十余人。自“ 五四”以来不同时期走上文 学道路的几代作家,藉以纪 念文存集中亮相,与读者一 起走入琳琅多彩的文学长廊 ,留下了一个甲子的辉煌记 忆。 如今,《收获》已走过 六十五个年头。最近五年间 ,《收获》继续收获中国文 学硕果,赓续前六十年的创 造,老树新花更赋风流,于 是有了这套《收获》五年集 。 现在这套文集遴选范围 是《收获》二〇一八年至二 〇二二年发表的作品,按创 作体裁编为四卷(册),即 散文一卷、短篇小说一卷、 中篇小说两卷。这次的编目 中没有安排长篇小说,这一 点需要特别加以说明。先前 作为纪念六十周年的文存, 集中收存各体创作之菁萃, 旨在完整呈示《收获》自创 刊以来的整个历程,亦有积 累文学史料之功;其中长篇 小说超过三分之一卷帙,亦 体现了这份刊物的原生状态 ,因为长篇体裁一向是《收 获》之优长。这次编目思路 的改变,不是由于长篇缺少 佳作或其他原因,而是《收 获》近年发表的长篇佳作皆 有单行本行世,且发行甚广 ,不像早先六十年间有些作 品如今已难寻觅。为节省篇 幅和出版资源,长篇体裁在 此付诸阙如,是根据现实情 况而变通的考虑。 这新的五年,文学园地 自是一番崭新景象。继往开 来的《收获》同仁始终铭记 刊物创始人巴金和靳以先生 的旨意,着眼于青年和未来 。巴老说过,“《收获》是 向青年作家开放的,已经发 表过一些青年作家的作品, 还要发表青年作家的处女作 。”前辈的远见卓识给这份 刊物注入了历久弥新的生命 力,亦预示文学事业可持续 发展的光明前景。从现在这 套文集选目来看,作者代际 变化相当明显,作品的艺术 视野和表现手法都有相应的 开拓。 在有作品入选的五十六 位作者中,王安忆、叶兆言 、南帆、余华、毕飞宇等五 零、六零后作家为数不多, 可喜的是这些文坛常青树依 然活跃此间,给我们带来“ 庾信文章老更成”的欣喜, 而与此同时,再度收获的园 地又见“递相祖述复先谁”的 繁花硕果。七零后作家徐则 臣、赵松、哲贵、李修文、 曹寇、雷默等人,无疑已成 文坛中坚,而更年轻作家亦 纷纷进入读者视野。收入这 套文集的林晓哲、周嘉宁、 白琳、索南才让、董夏青青 、班宇等一班八零后翘楚, 早已为广大读者所关注。还 有迅速崛起的夏麦、叶昕昀 、渡澜那些九零后作家,更 是能够让人相信明日的灿烂 。 面对才俊辈出的新气象 新局面,作为编辑者和出版 人,我们充分意识到这项工 作的意义。编纂这套文集, 是为文学事业和全民阅读助 力,是记录一种创造史。同 时,我们怀有一种心愿,希 冀日后成为读者眼中的名山 事业。 当然,任何选本也许都 会有遗珠之憾,取舍之间自 是交织着喜悦与惋惜,文学 的价值标准可能永远是见仁 见智,一切还是留给读者去 判断。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 感谢读者。无论是《收获》 杂志,还是眼前这套文集, 归根结底以读者为存在。 《收获》杂志编辑部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 业有限公司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十七 日 导语 赓续前六十年创造,适逢《收获》杂志创刊65周年纪念,老树新花更赋风流! 饱览中国当代文坛大家余华、阿来、毕飞宇等散文名篇。 本书收录的散文随笔,大多出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之手,适逢《收获》杂志创刊65周年之际集结推出,以飨深爱中国文学的读者朋友。 精彩页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余华 2010年5月,我参加耶路撒冷同际文学节期间,去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在一座山上,南不同的建筑组成,分成不同的部分。“二战”期间纳粹杀害了六百多万犹太人,已收集到姓名和身份的有四百多万,还有一百多万死难者没有确认?有一个巨大的圆锥状建筑的墙上贴满了死难者的遗像,令人震撼。死难儿童纪念馆也是圆形建筑,里面的墙是死难儿童的照片交替出现组成的,里面的光也是由这些交替出现的照片带来的,一个沉痛的母亲的声音周而复始呼唤一百多万个死难儿童的名字。纪念馆的希伯来文原名,来自《圣经》“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一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这段话里的“有记念、有名号”。 纪念馆还有一处纪念国际义人,这是为了纪念那些在大屠杀期间援救犹太人的非犹太人。展示的国际义人有两万多人,他们中间一些人的话被刻在柱子上和墙上,也有非国际义人的话,有些已是名言,比如德国牧师马丁·尼莫拉那段著名的话:“当初他们屠杀工会人士,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人士;后来他们屠杀共产党,我也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后来他们杀犹太人,我还是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再接下来,他们杀天主教徒,我仍然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基督教徒。最后他们要杀我了,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因为能够说话的人都被他们杀光了。”也有不知名的人的话也刻在那里,一个波兰人说下了一句让我难忘的话。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波兰农民,他把一个犹太人藏在家中的地窖里,直到“二战”结束,这个犹太人才走出地窖。以色列建国后,这个波兰人被视为英雄请到耶路撒冷,人们问他,你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犹太人,他说: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这句话说明了一切,我们可以在生活里,在文学和艺术里寻找出成千上万个例子来解释这句话,无论这些例子是优美的还是粗俗的;是友善和亲切的,还是骂人的脏话和嘲讽的笑话;是颂扬人的美德,还是揭露人的暴行——在暴行施虐之时,人性的光芒总会脱颖而出,虽然有时看上去是微弱的,实质无比强大。我在耶路撒冷期间,陪同我的一位以色列朋友给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叔叔是集中营里的幸存者,他被关进集中营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父亲和他在一起。“二战”结束以后,他从未说起在集中营里的经历,这是很多集中营幸存者的共同选择,他们不愿意说,是因为他们无法用记忆去面对那段痛苦往事。当他老了,身患绝症,他儿子是一个纪录片导演,鼓励他把那段经历说出来,他同意了,面对镜头老泪纵横说了起来,现场摄制的人哭成一片。他说有一天,几个纳粹军官让集中营里的犹太人排成长队,然后纳粹军官们玩起了游戏,一个拿着手枪的纳粹军官让另一个随便说出一个数字,这另一个说了一个七。拿手枪的纳粹军官就从第一个数,数到第七个时举起手枪对准这第七个的额头扣动扳机。拿手枪的纳粹军官逐渐接近他的时候,他感到父亲悄悄把他拉向旁边,与他换了一下位置,然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站在七的位置上。那个纳粹军官数着数字走过来,对准他父亲的额头开枪,父亲倒了下去,死在他面前,那时候他不到十岁。 说点轻松的,也是2010年,我去南非现场看世界杯,学会了好几种骂人的脏话,因为每场比赛两边的球迷都用简单的词汇互骂,我记住了。可能是我个人的原因,什么样的脏话都是一学就会,现在这些脏话全忘了,后来没机会用。差不多十年前,我家里的餐桌是在宜家买的,桌面是一块玻璃,上面印有几十种文字的“爱”,开始的时候我看着它心想这世界上有多少数量的爱?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全世界的球迷在为己方球队助威时都用脏话骂对方球队,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里都有“爱”?这让我想起两个中国成语,异曲同工和殊途同归,接下去我就说说这个。 中国的三国时期笑话集《笑林》里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拿着一根很长的竹竿过城门,横着拿过不去,竖起来拿也过不去。一位老者看到后对他说,我虽然不是圣贤,也是见多识广,你把竹竿折断成两截就能拿过去了。法国有个笑话,这是现代社会里的笑话,一个司机开一辆卡车过不了桥洞,卡车高出桥洞一些,司机不知所措之时,有行人站住脚,研究了一会儿,对司机说,我有一个好主意,你把四个车轮卸下来,卡车就可以开过去了。 这两个笑话的时间地点相隔如此遥远,一个是三国时期,一个是二十世纪;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法国。可是这两个笑话如出一辙,这说明了什么?应该说明了很多,我说不清楚,别人也说不清楚,也许有一点说明了,就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人都是一样的。我再说说两个与我有关的故事,第一个是《许三观卖血记》,小说里的许玉兰感到委屈时就会坐到门槛上哭诉,把家里的私事往外抖露,这是基于我童年时期的生活,当时我家的一个邻居就是这样。这部小说1999年出版了意大利文版后,一位意大利读者对我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