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元曲山河(精)/诗文化散文三部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元洛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以元曲和元代读书人为题材创作的专题系列散文。本书作者带领读者去了解元曲的魅力和元曲背后的典故,将当时的文坛佳话和名人事迹娓娓道来,同时解读了元曲的灵魂及元代读书人的品性,使读者得以直面历史的苍凉及世事的沧桑,深入挖掘元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源头。文章融铸了丰富的文学元素和人文精神,读来不仅有益于提高文学素养,对于人格的塑造也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李元洛,湖南长沙人,生于河南洛阳。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已在海峡两岸出版《诗美学》《写给缪斯的情书——台港与海外新诗欣赏》《歌鼓湘灵——诗词艺术欣赏》《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等诗学著作十余种,《凤凰游》《唐诗之旅》《宋词之旅》《元曲之旅》等散文著作十余种。曾获“第五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台湾《中央日报》第四届文学征文奖。散文入选两岸三地约三百种散文选本。列名《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论述(郭预衡、郭英德总主编,刘锡庆主编)。
目录
诗人的自画像
小漂泊与大漂泊
诗国神偷手
鸣冤诉屈的恨曲与悲歌
黄钟大吕
浩然正气
石破天惊
西北与东南
异数与奇迹
骗你没商量
财神爷与孔方兄
柴米油盐酱醋茶
与狼共舞
生存还是毁灭
臣妾与怨妇
末世文人的英雄情结
悲怆的豪放
丧钟为谁而鸣
翠袖佳人 白雪阳春
异性之情与同好之谊
花开三朵
春兰秋菊不同时
桃李东风蝴蝶梦
好花看到半开时
语言艺术的奇葩
美如缤纷的礼花
缪斯的点金术
后记
序言
西方文学家时常争论
这样一个问题:诗和散文
谁更占据文学的高端?英
国大诗人柯立基认为:诗
是将“最妥当的字句放在
最妥当的地位”,散文只
是“把字句放在最妥当的
地位”。言外之意,诗比
散文有着更高的语言要求
。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俄
裔美国诗人、散文家布罗
茨基亦写道:在文人等级
思想的内部,“诗歌占据
着比散文高的地位,而诗
人在原则上高于散文家。
”(《诗人与散文》)英
国散文家柯勒登·布洛克
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觉得
:“散文是文明的成就……
最好的散文能说的东西,
诗说不出来,最好的散文
办得到的事,诗办不到。
”(《英国散文之病》)
相比之下,中国作家和学
人很少在文学样式的层面
区分诗与散文之轩轾,而
更喜欢探讨其不同的个性
与优长,倡导诗文并举,
各臻其妙。譬如,美学大
家朱光潜指出:“诗和散
文各有妙境,诗固往往能
产生散文所不能产生的风
味,散文也往往可产生诗
所不能产生的风味。”因
而“诗有诗的题材,散文
有散文的题材。”(《诗
论·诗与散文》)台湾诗
文大家余光中也不主张在
诗和文之间做简单的扬此
抑彼,而是情愿将它们一
视同仁地称作“缪斯的左
右手”,进而在散文集《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自序
》中坦言:“散文不是我
的诗余。散文与诗,是我
的双目,任缺其一,世界
就不成立体。”
曾经同流沙河一道,
最早将余光中诗歌介绍到
大陆的李元洛先生,亦乃
泛舟诗海文潮的卓然大家
,其高屋建瓴的古今诗学
研究,苦心孤诣的散文艺
术经营,还有间或捧出的
诗词和楹联佳作,使得他
对文学园林里的诗歌和散
文,不仅拥有深入的理解
,独特的体认以及与之相
联系的精湛的鉴赏、解析
与建构能力,而且于无形
中引发了一种新奇高蹈的
审美构想——把诗歌和散
文之美由文体层面上升到
文化高度,使二者互衬互
补,相辅相成,形成双美
合璧而又独领风骚的艺术
气派。而作为这番艺术实
验的成功实践,便是作家
先后推出的分别以唐诗、
宋词、元曲、清诗、绝句
为审美对象的诗文化散文
系列。其匠心卓荦和别开
生面之处至少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第一,以丰沛深挚的
主体情致同历史和现实对
话。就语言形式而言,诗
和散文具有显而易见的差
异,不过这明显的差异中
依然包含着深层的相通与
相融:它们都属于靠近生
命主体的文学样式,都把
抒情言志作为自身的重要
内容和根本使命。元洛先
生深谙此中壶奥,他的诗
文化散文始终浸透了诗文
共有的强大的主体意识以
及相应的艺术情致。在《
寄李白》中,作家深情写
道:“在盛唐痛苦地走一
回,留下了许多失意、屈
辱与悲愤,在中国诗歌史
中潇洒走一回,却坐定了
最重要的黄金般的章节。
你的诗,写出了历史上一
位最不得意者最得意的浪
漫情怀,没有你,盛唐气
象将不可想象,中华民族
文化将黯然减色……中国
读书入也会顿感天地寂寞
而绕室彷徨。”这当中有
对传统文化及其璀璨标高
的热情礼赞,也有对天才
诗人在“家天下”里悲剧命
运的严肃思考,还有对时
代和文化复杂关系的清醒
体认。这时,作家激越而
多思的精神图谱跃然纸间
。《卷起千堆雪》聚焦历
史上的苏轼与黄州。其笔
墨所至,激活了历史现场
,唤醒了人物命运,不仅
从文学创作和文化积累的
层面,重申了苏轼的价值
所在,更重要的是透过苏
轼逆境和困境中的生存,
着力张扬了一种为作家所
由衷称赏的乐观旷达、自
强不息的处世态度,于是
,古人身上有了作家的心
影。《与狼共舞》立足元
代官场考察散曲创作,就
中捕捉到的重要主题,便
是“文章糊了盛钱囤,门
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
睡馄饨”(张可久),这
是作家对那个时代世风庸
劣、官场腐败的严厉鞭挞
和无情批判,但又何尝不
包括一种深深的当下情怀
和普遍的人性忧患,从而
使经典流传搅拌着历史回
声?
……
综上所述,“诗文化散
文三部曲”是诗与散文的
交融,是文学与学术的联
姻。可以说,在唐诗宋词
元曲的接受史上,尚未见
有以散文的方式来阐释和
表述者,在现当代散文史
上,以唐诗宋词元曲作为
审美与创作对象而自成系
列者,似乎也得未曾有。
元洛先生的诗文化散文陆
续成稿于新旧世纪之交的
前后几年。当年这些作品
在报刊陆续发表时,即收
到良好反馈:先是学术界
、评论界夸赞不绝,褒奖
有加,一些选刊和选本则
纷纷转载以示推重,继而
一些出版单位青眼频频,
竞相刊行,从而为文坛注
入一派沉郁雅健之气。此
后多年,作家对自己的呕
心之作一直抱着对艺术负
责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进行着精益求精的提升润
色,直到前不久以越发精
湛亮丽的风貌再度奉献文
坛。其中有关清诗和绝句
的文字由沪上出版家捷足
先登,付诸梨枣,而对应
着中国文学史重要发展历
程的《唐诗天地》《宋词
世界》《元曲山河》皇皇
三卷,则由中国工人出版
社欣然接受并郑重推出,
这无疑为喜爱诗文化散文
的广大读者带来了阅读和
欣赏的方便,同时也为学
术界和评论界进一步研究
和认识李元洛的诗文化
导语
作者“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熔于一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合为一事”,记叙和抒写了对元曲的个人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探讨了元曲的当下意义和现代价值。
“诗美学”名家李元洛,融合自身诗词心得。
一支笔,关怀人文,浅酌元曲沧桑。
后记
岁云暮矣。现在不仅
时令已到深冬,一年将尽
,而且我的人生之旅的驿
车,也早已驰过杜甫《曲
江二首》中所说的“人生
七十古来稀”那个站口。
因为要给自己的“诗文化
散文三部曲”写一篇后记
,那就不是如年轻时的豪
气满怀地前瞻,而是晚霞
在天时的蓦然回首了。
犹记在小小少年时,
由于家严李伏波先生是诗
词家和书法家,在他的楚
音湘调的吟诵声中,在我
似懂非懂的线装古典诗词
集里,我自幼耳濡目染,
竟萌生了先是对诗词后是
对新诗的爱好。一九五六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
系,负笈京华,眼界大开
耳界也大开,尚未及弱冠
之年的我,便决心继承古
代诗论家的余绪,立下做
一名新时代的诗论家的宏
图大愿。发愤攻读并执笔
为文,当时的《诗刊》名
望与台阶甚高,今日《上
海文学》的前身《文艺月
报》也是一方重镇,我大
学时代即于其上发表诗歌
论文,如今看来虽不免青
涩,但却是我个人值得珍
重和怀想的啼声初试。
大学毕业后的几年,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和日子
里,得到当时的名诗人与
革命前辈郭小川“有志者
事竞成,望你努力”书信
的鼓励,我一本初衷,不
改素志,白天枵腹从公,
晚上仍在读写的天地里肃
肃宵征,于《湖南文学》
《四川文学》《长江文学
》《解放军文学》等刊物
发表了一系列诗评诗论文
章,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暴
风雨袭来才被迫停笔。流
光容易把人抛,及至一九
七六年,星移斗转,我已
届“不惑之年”。朝阳照我
,夕照留我,深宵不寐的
灯光伴我,让展卷的书页
计算白昼有多长,让不倦
的健笔测量夜晚有多深,
日夜兼程,我痴心梦想去
挽回虚掷已久的青春岁月
。二十年中,我写出并出
版了五十余万言的《诗美
学》,以及《诗卷长留天
地间——论郭小川的诗》
《诗学漫笔》《写给缪斯
的情书——台港与海外新
诗欣赏》《楚诗词艺术欣
赏》等十种诗学著作,文
坛前辈冯牧先生和资深评
论家阎纲、刘锡诚共同署
名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
评论丛书”,我的“文学评
论选”也有幸忝列其中,
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
撰的《中华文学通史》(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
修订版),在“当代卷”中
也曾将我与另一位诗评家
谢冕辟专节论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
期,由于种种原因,原因
之一应该是对逻辑思维的
倦怠,我改弦更张,对诗
论评挥一挥衣袖,转而致
力于表现对象为古典诗歌
的散文创作,先在海南大
学后在同济大学执教的喻
大翔教授曾撰文评论,将
其定义为“诗文化教文”,
此语一言抉要,也深得我
心。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歌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
传统文化的经典,是诗歌
美学的宝库,是当代新诗
和传统诗词创作足为范式
的高标,是现代中国人永
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个
人从童稚之年到耄耋之年
始终不渝的至爱。如同青
青子衿时决心于诗论评写
作,时至花甲,我又决心
发挥学者与作家兼具之长
,以散文而非学术研究、
以形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
的方式,尽量亲临和再现
作品的现场,去展示和表
现中国古典诗歌从内蕴到
艺术的种种美质,以及它
们的当下意义与现代价值
,与此同时,也力图抒发
和表达数十年来我和它们
携手同行的感悟、认识和
发现。
古典诗词是仪态万方
的美人,为大致对得起她
的天生丽质,我以前的诗
词欣赏和新诗论评的文章
著作就注意讲求文采,而
作为另类的散文或云散文
的另类,当然更要力求写
成所谓的美文了。又一个
二十年,除了心有所属时
的其它论著,我的笔下出
产了《唐诗之旅》《宋词
之旅》《元曲之旅》《绝
句之旅》《清诗之旅》等
五本专题诗文化散文著作
,先后在长江文艺出版社
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并
不断再版,得到了许多读
者的厚爱、众多作者的高
评、不少朋友的鼎助,而
由郭英德、郭预衡两位资
深教授主编,刘锡庆、张
国龙教授任分册主编的《
中国散文通史》(安徽教
育出版社2013年版),
其“当代卷”也辟有专节对
其论说。
因编审、出版家彭明
榜先生引荐,中国工人出
版社垂青,我在整合修改
旧著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奉上《唐诗天地》《宋词
世界》与《元曲山河》,
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印行新
书。新书当有新的景观,
除书名颇具气象,也可以
和唐诗宋词元曲相匹配之
外,文化学者、散文评论
家古耜先生百忙中慨然赐
序,胜义纷呈,奖誉有加
。我趁此机缘对三书也作
了前所未有的逐字逐句的
细校,改正错字,修正讹
误,对文字作必要的修饰
和补充,增补了几篇新写
的文章,而责编宋杨女士
、姚宁女士、李骁先生和
.严春先生也以高度的敬
业精神,函电交驰,劳心
劳力,切磋琢磨,力争拙
著从内蕴到外观臻于完善
甚至完美。秀才人情纸半
张,我谨于此向出版社和
古耜先生以及各位责编道
一声谢谢!
元代诗人叶颐《乙酉
新正》诗说:“天地风霜
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
岁月,春满旧山河!”人
生易老,华夏长春,让我
携拙著一起向广大读者贺
岁,共同迎接疫瘴消尽、
春暖花开的新年!
精彩页
美国的幽默作家罗杰斯就曾经说过:“要令人国破家亡,什么都比不上出版回忆录厉害。”这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也可见他对某些回忆录之颇有微词,以下所引的他的话可作进一步证明:“当你记下自己本来应该做的好事,而且删去自己真正做过的坏事——那,就叫回忆录了。”在今日众多的“自述”与“自传”中,有哪一篇可以企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清新脱俗?有哪一部可以比得上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深沉博大、文辞优美?又有哪一本可以望见法国启蒙运动三大领袖之一的卢梭披肝沥胆、灵魂自省的《忏悔录》的背影呢?有的人本来污点斑斑,硬伤累累,却还要自鸣得意,自我吹嘘,文过饰非,甚至对批评者谣诼报复,这不是要引领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向往圣洁的天国,而是要使他们在弄虚作假的泥沼与世俗名利的欲海中迷失沉沦。
“自述”或“自传”,我国古已有之。追本溯源,正式拥有发明权的应该是中国史学与历史文学的开山鼻祖司马迁。唐代刘知残在《史通·序传》中认为,《史记》末篇有“太史公自序”,“自序”之名乃立。我以为,“自序”亦同“自叙”或“自述”,即叙述自己的生平行事的文章。芸芸众生都有表现自己的心理需求,何况是文人,更何况是文人中以抒情为主要职责的诗人。“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在《离骚》的开篇,即叙述了自己的家世与生年;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嵇康等诗人那些题为“言志”“述怀”的作品,也颇有自述的意味;“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就有许多自传的因素;“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晚唐杜苟鹤此诗即以“自叙”为题,其中的“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今日的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和做到呢?
时至元代,一方面是科举制度已经崩盘,元代统治者实行的又是民族歧视政策,一般的知识分子不是前程光明而是前途无“亮”,他们难免不平则鸣;另一方面,马上得天下的元蒙统治者的言论政策相当宽松,许多人又根本不识汉文,终其一朝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字狱。例如元蒙皇帝的诏书,多有“怎生、奏啊、那般者”等蒙文直译体套语,至元三十一年,江南盐官县学教谕黄谦之书生积习难改,写了一副春联“宜人新年怎生叹,百事大吉那般者”,被人检举告发,这种在明清时代被视为大逆不道必致灭族的犯上之罪,当时肇事者也只得了个“就地免职”的处分,吃饭的家伙还是安然无恙。因此,文人们虽然怨怨愤愤,但却不必战战兢兢,不必担心头顶上有一把什么斯摩达克斯之剑会随时轰然落下,所以他们能相当自由地不平而鸣,而直抒胸臆的“自述”之类,就是“鸣”的最直接最痛快的方式。于是,八百年之后,我们还可以坐直通快车,从时光隧道里直达元朝,和一些元曲家做面对面的灵魂的交流与对话。
如果以出场年代先后为序,第一位当然是大名鼎鼎的关汉卿。关汉卿是元代名副其实的卓然大家,被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即今日所谓之“首席”,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可见他是一位集剧作家、导演、演员于一身的全才型大艺术家。
我现在已无法和关汉卿万人丛中一握手了。我当然不是时下的什么“追星族”,但如果能当面采访,自然会对他的作品有更直观的了解和更深入的理解,会零距离感受到他纵横的才气、白眼王侯的傲气,以及如火山般在他胸中燃烧奔突的不平之气。而现在,这一切都只能到他的作品中去追寻了,特别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的《不伏老》。
《不伏老》是一阕自白与抗争的交响曲。第一支是全诗的序曲:“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时间词是“半生”与“一世”,关键词是“浪子风流”,而句句则不离“花”与“柳”二字,读到这里,读者可以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第二支[梁州]是全曲的展开:“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撷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此曲毫不虚饰地自夸自赞。以前每读李太白《与韩荆州书》和《上安州裴长史书》等文,他自称“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我总是为诗仙的豪气干云而击节叹赏,又为他的怀才不遇而扼腕叹息。关汉卿的[梁州]内涵与情调虽然与李白的诗不同,李白是想出仕而致君尧舜海内清一,关汉卿是无仕可出而“花中消遣,酒内忘忧”,但他们都是大才子且同命运,其悲剧奏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