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诗经与楚简诗经类文献研究 |
分类 | |
作者 | 姚小鸥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四十年来对《诗经》本体和《诗经》学史以及楚简《诗经》类文献研究的成果结集。内容涉及《国风》《小雅》《大雅》和《诗经》学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以及上博简、清华简和安大简中的《诗经》文本及《诗经》类文献。本书的出版,将对《诗经》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姚小鸥,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十生导师。曾任河南大学省级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卉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乐府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吹埙奏雅录》,主编有《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等。代表性论文有《论大武乐章》《<诗经·关雎篇>与<关雎序>》等。 目录 《诗经》本体与《诗经》学史研究 “诗三百”正义 《诗经·关雎》篇与《关雎序》 《关雎》兴象及其文化内涵 二重证据视野下的孔子删诗问题 论《左传》对于《诗经》研究的价值 礼乐制度中的《诗经》文化本质——《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导论 田畯农神考 论《王风·大车》 说《曹风·候人》 先秦君子风范与《曹风·鸤鸠》篇的解读 《大雅·皇矣》与“文王之德”考辨 《诗经》大小《雅》与先秦诗歌的历史发展 《诗经》中禹的创世神话 《诗经译注》前言 楚简《诗经》类文献研究 《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 关于《孔子诗论》与《毛诗序》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于上海楚简《孔子诗论》释文考释的若干商榷 《孔子诗论》第九简黄鸟句的释文与考释 《孔子诗论》第二十九简与周代社会的礼制与婚俗 上海楚简《诗经》篇名的正字问题 《周易》经传与《孔子诗论》的哲学品格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与《诗经》学史的若干问题 试论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的文本性质 《周公之琴舞·孝享》篇研究 《周公之琴舞》诸篇释名 《周公之琴舞》“视日”“视辰”与商、周天道观之传承 《芮良夫毖·小序》与《毛诗序》的书法体例问题 论清华简《芮良夫毖》的文本性质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芮良夫毖·小序》研究 《诗经》与清华简之“雠”命 安大简《诗经·葛覃》篇“穫”字的训释问题 新出楚简与《诗经·驺虞》篇的解读 安大简《诗经》与《秦风·黄鸟》篇的章次问题 论安大简《诗经》的编校问题 后记 序言 《诗经与楚简诗经类文 献研究》一书,顾名思义, 它的研究对象是《诗经》和 楚简《诗经》类文献。 “楚简《诗经》类文献” 这个名目,是我的杜撰。它 既指向明确,又有较大的内 涵包蕴。说它明确,是指载 体都是楚简,且皆与《诗经 》有关。说它有较大的内涵 包蕴,是指它既包括安大简 《诗经》这样的早期《诗经 》抄本,也包括上博简《孔 子诗论》这样的《诗经》学 史文献。上博简中的《采风 曲目》和《逸诗》等,也应 当包括在内。特别值得一谈 的是清华简的相关文献。 我最初使用这个名称, 起始于对清华简的研究。清 华简中的《诗经》类文献包 括《耆夜》《周公之琴舞》 《芮良夫毖》诸篇,从与《 诗经》的关联来说,它们各 具特征。《耆夜》是一篇史 传文献,其中含有今传《毛 诗》中的《唐风·蟋蟀》一 篇别本,还有未见于今本《 诗经》者。《周公之琴舞》 的“元内(纳)启”系今存《 周颂·敬之》篇的别本,可 见它是作为《周颂》前身的 原始《诗》学文献。《芮良 夫毖》一篇,不见今本《毛 诗》,但其风格、体式与被 认为系芮良夫所作的《大雅 ·桑柔》篇绝相类似。 将《诗经》与楚简《诗 经》类文献放在一起,是由 其内在的关联性使然。我的 《诗经》学研究,以《诗经 》本体研究为基础,以经学 历史研究为辅翼。在当代学 术语境下,这些都离不开出 土文献,而二十余年来,出 土的《诗经》类文献,又以 楚简为大宗。本书所收论文 ,泰半与楚简《诗经》类文 献相关,不是偶然的。 除研究对象选取与材料 的使用外,我的《诗经》研 究还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色 ,其一是在先秦礼乐文化的 整体背景下进行研究;其二 是研究的实证性,即传统所 谓的考据。 关于《诗经》与先秦礼 乐文化的关系,我有一个简 要的表述,即“《诗经》是 先秦礼乐文化的产物和有机 组成部分”。这一学术论断 ,是在多年的持续研究中概 括出来的,它经历住了时间 的考验。 大家都知道,明代《诗 经》学的成就不如前代,也 不如清人,学术风气的空疏 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应 当引以为戒的。不对《诗经 》本体进行扎实的研究,侈 谈学史,根基何在? 实证性的研究,出成果 可能慢一点。本书中《诗经 》学史的研究,篇数不多, 但耗费我的时间、精力并不 少。我长期关注《诗经》学 史的关键之点,而不敢轻下 断语,但如《“诗三百”正义 》这样的文章,一篇出来, 就动摇了“孔子删诗”这一重 要学术公案历来讨论的基础 。所以慢一点也是值得的。 搞研究,有时也要尽量 快一些。这里主要指对新材 料的切入。前辈学者给我们 树立了榜样。罗振玉、王国 维对西北汉简、敦煌文书, 乃至甲骨文献的研究,只争 朝夕,故能得风气之先。李 学勤先生也是这方面的楷模 。后学虽不能望其项背,但 如古人言,“非曰能之,愿 学焉”。本书中对楚简《诗 经》类文献所作的研究,就 是追随前辈时贤的“预流”结 果。 研究出土文献,基础在 于对传世文献的掌握。束书 不观,训诂不晓,研究出土 文献率尔操觚,很少有不出 笑话的。我们对清华简《周 公之琴舞》文本性质的判断 ,与时贤大有不同,就在于 我们曾对《周颂》,特别是 对《大武乐章》诸篇下过极 大的工夫。 重考据不等于不讲义理 。清人言,考据、义理、辞 章三者不可偏废,相辅相成 。不讲考据,无根游谈,哪 里会有真知灼见?不讲义理 ,所谓的考据的灵魂何在? 一切优秀作品的内涵,无不 与其外在形式的呈现密切相 关。换言之,作品内涵的阐 发,离不开对其艺术形式的 解读。《文心雕龙·情采篇 》说:“木体实而花萼振。” 这是义理与辞章关系的最好 说明。 四十年来,我对《诗经 》的《风》《雅》《颂》各 部分均有钻研,其中又以三 《颂》为最。我的三《颂》 研究成果,基本包含在 20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 的演变》一书中,为避免重 复,本书不再收录。 数十年来出土的《诗经 》类文献,尚有颇为重要者 而本书少有涉及。其中主要 是《阜阳汉简诗经》和西汉 海昏侯墓出土的《诗经》简 。胡平生研究员等对前者曾 有很好的整理,我们在研究 中曾加引用。后者由朱凤翰 教授的团队进行了初步整理 。这些都为笔者所关注。我 们对安大简《诗经》的研究 ,还在进行中。清华简《诗 经》类文献的部分研究,因 为种种原因,部分未收入本 书。相关成果,希望能够在 不太久的将来提交学界批评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