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地球人来到了火星——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由。 他们要躲避凶悍的妻子、放弃恶劣的工作,或是远离黑暗的城镇;他们前来是为了追寻些什么、割舍些什么,抑或得到些什么;有人前来挖掘,有人前来埋葬;有人则是想把某种事物搁在地球上头,再也不想与之有任何瓜葛。他们心里怀着小小的愿望、大大的美梦,也有可能脑子完全空白。 多数人甚至在火箭尚未升空之时就罹患了严重的疾病,这种病叫做“孤寂”。你身处不存在的世界,周围全是虚空。 整个地球也只不过是一颗沾染泥巴的棒球,被人投掷出去,愈飞愈远;此时,你开始感到孤寂,漫步在苍穹的绿茵中,朝向一个无从想象的地点前进。 作者简介 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是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他1920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43年开始专职从事写作,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华氏451》、短篇小说集《火星编年史》等。除了小说,他还著有大量诗歌、戏剧和电视电影剧本。 布拉德伯里的作品涵盖了科幻、奇幻、恐怖等各种类型,因对类型文学的杰出贡献,他先后赢得了世界奇幻终身成就奖、甘道夫大师奖、布莱姆·斯托克终身成就奖、SFWA大师奖等殿堂级荣誉。 布拉德伯里的作品文笔优美,富有诗意与哲思,在主流文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他也因此被视为“将现代科幻领入主流文学领域的重要人物”。2004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为布拉德伯里颁发了美国国家艺术勋章。2007年他又以小说家的身份获得了普利策特别褒扬奖和法兰西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 2012年6月5日,雷·布拉德伯里以91岁高龄病逝于洛杉矶。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悼词中称赞“他的叙事才华重塑了我们的文化,拓展了我们的世界”。 目录 一九九九年元月 火箭之夏 一九九九年二月 伊拉 一九九九年八月 夏夜 一九九九年八月 地球人 二〇〇〇年三月 纳税人 二〇〇〇年四月 第三次探访 二〇〇一年六月 ——而月色依然明亮 二〇〇一年八月 开拓者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 绿色早晨 二〇〇二年二月 蝗虫压境 二〇〇二年八月 夜半的交会 二〇〇二年十月 彼岸 二〇〇三年二月 过渡时期 二〇〇三年四月 音乐家 二〇〇三年六月 翱翔天际 二〇〇四至二〇〇五年 命名 二〇〇五年四月 厄舍古屋的续篇 二〇〇五年八月 老人 二〇〇五年九月 火星人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 旅行用品店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 淡季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 观望者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 寂静的城镇 二〇二六年四月 漫长的岁月 二〇二六年八月 细雨将至 二〇二六年十月 百万年的野餐 导语 本书为当代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成名作《火星编年史》。这部备受博尔赫斯、刘慈欣等大家推崇的科幻经典,由一系列笔法优美、想象奇瑰而颇具哥特色彩的奇幻短篇构成。世纪之交,地球危机四伏,充满末世气息。火星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虽然前三批探索者都死于神秘的火星人之手,但人类仍然前仆后继。在陌生的红色土地上,他们遇到了“出轨”的火星女子和善妒的丈夫,精通心电感应和易容术的火星人,盛大狂欢中暗藏杀机的厄舍古堡,两个陌生人在扭曲时空中的灵异邂逅……兼具诗意与诡谲的火星编年史,实际是一场盛极而衰的人类文明史,映出人性深处的恐惧与欲望,令人读来不胜唏嘘。2012年美国航天局将“好奇”号在火星的着陆点命名为“布拉德伯里着陆点”,向这位科幻大师致敬。 精彩页 一九九九年元月火箭之夏 一分钟前,俄亥俄州还笼罩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之下。大门深锁,窗户紧闭,块块窗格也因霜雪的覆盖而失去了光彩;细长的冰柱如珠帘般自屋檐垂下;孩童在山坡上滑雪嬉戏;主妇们则在冰冻的街道上踽踽而行,身着厚重的衣物,像极了紧紧裹着毛皮的黑熊。 倏地,一股绵长的暖意穿过了这座小镇。热风如海水般恣意泛滥奔流,仿佛有人忘了将面包烘焙坊的大门关上。热浪惊动了小屋,唤醒了树丛,直往小孩身上招呼。冰柱坠落、粉碎,随即化为一摊清水。 门扉打开,窗户拉起,孩子们纷纷褪去毛织服饰,主妇也卸下她们熊一般的伪装。地上霜雪初融,现出昨夏青葱的草地。 火箭之夏。话语在开敞通风的房舍间口耳相传。火箭之夏。温暖、干燥的空气改变了窗上冰霜所构成的图案,拭去冬季特有的自然艺术。突然间,雪橇与滑雪板完全失去作用。雪,原本欲从寒冷天空下落至镇上的土壤,也在坠地之前就变成热呼呼的雨滴。 火箭之夏。人们倚靠在滴水湿漉的门廊,仰望着泛红的苍穹。 火箭矗立在发射场,大口大口地喷出粉红色的火光和热气。在这个寒冬的早晨,它却直挺挺地站在那儿,每一次深呼吸都带着夏日的信息。火箭,改变了时节;夏,就在短短的刹那,驻足于这片冰封的土地…… 一九九九年二月伊拉 红红的火星上,寂寥空旷的海滨,坐落着一幢由晶柱搭建的房舍。那儿就是K氏夫妇的家。每天早晨,你会看见K太太品尝着水晶墙孕育出的金色果实;或是手捧磁尘,将屋子内外清理得一干二净。磁尘能吸附污垢,熏风一吹就了无踪迹。午后,恒常不变的大海依旧平静、温暖;园中的酒树站得挺直;不远处的火星骨镇悄悄掩上门扉,街道上不见任何人影。你会看见K先生端坐房中,阅读着一本金属制成的书册。他的手宛如弹奏竖琴般轻拂着书中浮雕的象形文字;就在指尖滑过之处,一种古老而轻柔的声音响起,咏唱着当年大海仍是陆缘一片殷红雾气的时候,古代人们率领成群金属昆虫和电动蜘蛛投入战场的故事。 K氏夫妇在这死寂的海边生活了二十个年头。他们的父执先祖也在同一间屋舍里度过一生。这栋房子,如花朵般随着太阳旋转,日复一日,已有千年之久。 K先生与K太太的年纪不算大。他们有着纯种火星人细致的古铜色肌肤,黄色眼睛大如铜钱,柔软的声音和音乐一样悦耳。曾经,以化学火花谱出幅幅美丽图画,是他们钟爱的休闲;当酒树所酝酿的碧绿琼浆溢注运河,他们也曾在其中泅泳嬉戏;或者,两人相偕进入挂满蓝色磷质画像的聊天室促膝畅谈,直到破晓时分。 然而,他们现在并不快乐。 今早,K太太站在楹柱间,倾听阳光蒸融着瀚漠黄沙,将之融聚成蜡;远远看去似乎就奔驰在地平线的彼方。有事情要发生了。 她等待着。 她望着火星的蓝色天空,仿佛它随时可能收紧、溃缩,在那滚滚的沙尘之上,释放闪耀的奇迹。 结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她等得累了,回身穿过烟雾缭绕的廊柱。一股柔和的水花从柱顶凹槽溅下,舒缓周遭焦灼的空气,轻轻地落在她的身上。炎热的天气里,这总像漫步在山涧里一样畅快;清凉的涓涓细流在地板闪烁着晶莹光彩。远远地,她听见丈夫不停弹奏他的书本;手指操控着古老的旋律,毫无倦怠之意。静静地,她期盼有朝一日,他能再度亲近她、拥抱她,好似抚弄着小竖琴,一如当下触读那些奇妙书本的时间和心神。 但这一刻恐怕永远也不会到来。她摇摇头,不自觉地耸了耸肩,带着几许宽恕与包容。她轻轻合上眼睑,覆住金色的眼珠。尽管青春美丽犹在,婚姻却让人显得惯常而苍老。她躺在一张可随不同姿势而调整的椅子上。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