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于“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众多著名的历史事件,描绘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彩篇章和成语典故,是历代读者心目中的史学经典。 《史记(少儿彩绘版)》是专为孩子编写的《史记》读本,精选原著中最经典、最精彩的故事,用孩子读得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并配有彩绘插图,让小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读懂历史。故事后还设有“博闻馆”,小读者可从中了解与故事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展视野,激发兴趣。 目录 稷神三遭弃 太伯让位 姜太公钓鱼 武王伐纣 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 周公吐哺 烽火戏诸侯 介子推拒赏 楚庄王问鼎 孙武试训娘子军 伍子胥复仇 申包胥泣于秦廷七日 卧薪尝胆 神医扁鹊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前倨后恭 鸡鸣狗盗 负荆请罪 毛遂按剑退楚王 荆轲刺秦王 沙丘政变 指鹿为马 大楚兴,陈胜王 破釜沉舟 鸿门宴 萧何月下追韩信 背水一战 乌江自刎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张良拾履 妙计安太子 “和亲”的智慧 细柳营 缇萦救父 飞将军李广 琴挑文君 附录 《史记》:光耀千秋的史家经典 导语 精选《史记》中36个精彩故事,打开走进经典名著之门! 故事精彩,语言通俗,好读又有趣! 全部故事配彩色插图,图文并茂,身临其境! “博闻馆”拓展知识储备,了解更多《史记》相关小知识! 阅读本书,小朋友可以初步接触和欣赏《史记》这部经典著作,了解历史,感受传统文化滋养,还可从中学习其刻画人物的高超手法,积累成语警句和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精彩页 稷神三遭弃 春天的野外,蝶舞蜂忙,一个姑娘在原野上漫步,暖暖的和风和四溢的花香令她深深地迷醉。她叫姜嫄(yuán),是有邰(tái)氏部族首领的女儿,帝喾(kù)的正妃。走着走着,姜嫄看到不远处潮湿的泥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她好奇地小跑过去,禁不住把自己的脚踩上去比一比大小。这时一阵奇异的感觉像荡漾的水波般流过姜嫄的身体,让她又惶恐又惊讶。后来,姜嫄居然怀孕了,过了十个月生下一个男孩。因为男孩的来历太非同寻常了,姜嫄觉得他的诞生是一个不祥之兆(zhào),如果不赶快把孩子扔掉,一定会带来灾难。 姜嫄很无奈,她痛苦地抱着孩子走出家门,在村口徘徊了许久,最后把孩子放在狭窄的小巷里,以为从巷子里进进出出的牛群和马群会把孩子踩死。可奇怪的是牛和马一走到弃儿身边都慢下脚步,小心翼翼地绕开他。她又想把孩子抛在森林里,可是那天刚好树林里有好些打柴的人,姜嫄只得又换了地方,把婴儿扔到结了厚厚冰层的河沟里。可是,随即发生的景象让姜嫄惊得目瞪口呆:一只又一只长着美丽羽毛的大鸟从空中盘旋而下,张开翅膀铺盖在婴儿的身上,为他取暖。姜嫄奔过去,鸟飞走了,孩子的哭声清晰嘹亮,小手挥舞着,小脚乱蹬,一点也没有冻坏的迹象。再没有比这更神异的了,人们议论纷纷,奔走相告,他们说:“姜嫄的儿子一定有神的庇(bì)护,他会给我们带来福祉(zhǐ)的。”于是,他被母亲抱回去抚养长大,因为曾被丢弃,所以取名为弃。 弃从小就对种植庄稼有着浓厚的兴趣。做游戏的时候,他喜欢到处寻找野生的麻、豆和谷物。弃是个心明眼亮的孩子,总能发现那些长得饱满的种子。他兴高采烈地伸出小手采下种子,珍视地把它们晒干并放到坛子里收藏起来。春雷响过,春雨下过,土地变得又松又软,弃把去年珍藏的种子撒到土里。庄稼都长得非常茂盛,到了收获的季节,瓜果又甜又香,谷穗也沉甸甸地弯着腰。弃长大以后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还动脑子琢磨出了几件耕作的工具。他带领人们四处开垦土地,辛勤地耕作,悉心地照料。到了秋收时节,谷仓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粮食,人们高兴地围着仓库跳起了舞。周围那些只靠打猎、捕鱼和采摘生活,饥一顿饱一顿的人们听闻弃和他的乡民们美满富足,纷纷跑到弃的家乡来取经。于是,弃教会了他们春种秋收。 弃的业绩传到了统管天下的帝尧耳朵里,尧很高兴,认为弃做了了不起的大事。他决定设置一个专管农业的部门,让弃来管理。弃兴致勃勃地去见尧,接受尧的聘请,担任了全国的总农师。于是,弃教全国百姓耕种,造福四方。后来,尧把帝位禅(shàn)让给舜,舜做了国君。舜帝感念弃的功勋,决定封赏他。舜召见弃说:“从前,百姓繁衍生息、食物不足的时候,是你担任农师,开垦稼穑(jià se,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力挽困局,拯救了大家。”舜把有邰这个地方封给弃,称他为后稷(ji),并以姬为姓。后稷就是周民族的祖先。 博闻馆 社神和稷神 在以农业为命脉的华夏大地上,发明了稼穑之术的弃被赋予了浓郁的神性色彩。在作为古代国家代称的“社稷”一词中,“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历代的人们都用隆重复杂的仪式来祭祀社神和稷神。后稷的事迹也流传甚广,在《山海经》《诗经》《国语》《左传》《春秋繁露》《史记》《艺文类聚》等典籍中均有记述。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