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容忍与自由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胡适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堪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一言一行都备受时人瞩目。他一生发表演讲无数,内容涉及文学、历史、教育、伦理、政治、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加上其才思敏捷,能言善道,谈吐幽默,并能将深刻的哲思转化为浅显易懂的白话,因此,他的演讲同他的著作一样受到无数国人的广泛关注,至今仍热度不减。
本书甄选胡适演讲稿中的精华篇章,这些演讲是其一生学术思想的展现,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很多演讲主题契合当代人面临的新困惑,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目录
容忍与自由
中国文化中的自由传统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差不多先生传
归国杂感
青年人的苦闷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论女子为强暴所污——答萧宜森
新生活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大宇宙中谈博爱
不朽——我的宗教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自由主义
信心与反省
为什么读书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大学的生活——学生选择科系的标准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漫游的感想
《红楼梦》考证(改定稿)
治学方法三讲
我的儿子
保寿的意义
我的车和我的车夫
序言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
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
于上海,是20世纪中国著名
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
胡适幼年在家乡接受私塾教
育,14岁时到上海求学,开
始接触新思想。20岁时考取
“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留学
,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
,后改读文科,25岁时入哥
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
学家杜威,受其“实验主义”
哲学影响颇深。1917年,
27岁的胡适归国后即受聘为
国立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当时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后历任
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北京大
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要职。1962年2月24日,胡
适因心脏病猝发逝世于台湾
。胡适一生涉猎甚广,著述
颇丰,在文、史、哲、教育
及社会活动方面均有建树,
他的思想、行为及著述对20
世纪的中国乃至今日社会都
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胡适的一生受西方思想
文化影响极深,并不遗余力
地将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传
播到中国,但并非主张全盘
西化,他也十分看重并传承
着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宝藏
,并且将数十年的光阴投身
到“整理国故”以及考据和研
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工作之中
。在生活上胡适也是“中西
结合”,虽留洋数载,常年
身居异国,但仍十分注重中
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爱穿中
国传统长袍,并与他的“小
脚太太’,不离不弃、相携
到老。抛开众多名誉的光环
,胡适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始
终为后代国人所称道。
胡适一生发表演讲无数
,内容涉及文学、历史、教
育、伦理、政治、学术研究
等多个方面,加上胡适才思
敏捷,能言善道,谈吐幽默
,并能将深刻的哲思转化为
浅显易懂的白话,因此,胡
适的演讲同他的著作一样受
到无数国人的广泛关注,至
今仍热度不减。
本书甄选胡适演讲稿中
的精华篇章,追溯了胡适大
半生的演讲历程,试图向读
者呈现胡适一生思想之光的
轨迹,同时,也向这位为现
代中国拉开文明与进步、民
主与自由大幕的先哲致以缅
怀和敬意。
导语
民国知识界人气偶像的精彩演讲集!
新文化运动领袖给当代中国的“新”启蒙!
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疑惑和麻烦事儿,半个世纪前的中国人也在经受。作为那个年代广受欢迎的知识分子与启蒙导师,胡适的思想在其生活的年代无疑是超前的,对传播科学、启迪民智、引导自由独立之风有不灭之功,并能够对我们认识复杂的世界、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有所启发和指引。
精彩页
容忍与自由
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我的母校康耐尔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完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竞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
《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排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在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无神论者,所以发出那种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礼记》的一篇)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会很热心地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那一段《王制》的全文是这样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说的“四诛”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梦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以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政”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们。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只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都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也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地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地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