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将门家风(老红军谭冠三李光明致长子谭戎生书信集1952年-1965年)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整理了老红军、开国中将谭冠三和李光明夫妇从1952—1965年间给长子谭戎生所写的珍贵家书40封及照片,信中谭冠三将军或向家人讲述自己的历史、近况、抒发报国之志,或向子女询问他们的生活学习,留下教子的箴言,展现了将军赤诚向党、以身许国、廉洁治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此外,编著者在每封信后增加了追忆和背景资料内容。 作者简介 谭戎生,男,汉族,籍贯为湖南耒阳市小水镇柘溪村,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即1941年出生在山东观城夏沟村。1949年至1960年在北京八一学校、北京第四十二中(北京师院附中)、北京人大附中学习。1960年7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学习(哈军工),毕业后留校在毛主席亲笔题字的学院《工学》报任编辑。1966年初调国防科(工)委,历任助理员、参谋、后勤干部教导大队大队长兼党委书记。1986年5月调四川省军区教导大队大队长,后主动平调西藏军区历任日喀则军分区副参谋长、副司令员,林芝军分区副司令员。授予大校军衔。1992年调任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后勤部研究员。1996年退休。 目录 精神丰碑启后人——读《将门家风》有感/赖文毅 前言 第一封信(1952年8月) 第二封信(1952年8月7日) 第三封信(1953年8月17日) 第四封信(1956年1月11日) 第五封信(1956年6月3日) 第六封信(1958年1月21日) 第七封信(1958年10月19日) 第八封信(1960年2月9日) 第九封信(1960年8月1日) 第十封信(1960年9月25日) 第十一封信(1960年10月21日) 第十二封信(1960年10月25日) 第十三封信(1960年12月7日) 第十四封信(1961年5月11日) 第十五封信(1961年10月1日) 第十六封信(1961年11月30日) 第十七封信(1962年3月9日) 第十八封信(1962年3月29日) 第十九封信(1962年5月5日) 第二十封信(1962年5月21日) 第二十一封信(1962年9月13日) 第二十二封信(1962年10月27日) 第二十三封信(1962年11月25日) 第二十四封信(1962年12月12日) 第二十五封信(1963年5月5日) 第二十六封信(1963年9月21日) 第二十七封信(1963年10月1日) 第二十八封信(1963年10月17日) 第二十九封信(1963年10月29日) 第三十封信(1963年11月17日) 第三十一封信(1964.年1月1日) 第三十二封信(1964年1月23日) 第三十三封信(1964年3月20日) 第三十四封信(1964年8月16日) 第三十五封信(1964年8月29日) 第三十六封信(i964年9月16日) 第三十七封信(1964年10月22日) 第三十八封信(1964年11月19日) 第三十九封信(1964年12月9日) 第四十封信(1965年6月15日) 谭冠三将军文选 戎马高原抒壮志世界屋脊写春秋 谭冠三同子女的谈话 谭冠三同子女的谈话(续) 谭冠三同北京人大附中同学座谈时的讲话 谭冠三给超民表弟的信 谭冠三诗六首 第二次长征——随同十八军进藏/李光明 接受任务义无反顾 进军路上勇往直前 谭冠三同志履历表 李光明同志简历 踏着父亲的足迹走上了西藏高原/谭戎生 编者后记 序言 12月6日是父亲谭冠三将军的忌日。每到这一天,我都 要摆上他生前喜欢抽的“中华牌”香烟、“长城牌”雪茄 和他喜欢的鲜花、苹果,尔后是深深的三鞠躬,然后默默 地进行着我与父亲在心底的交流…… 父母在西藏工作时,我们很少见面,甚至有几年,连 只言片语都没有。好在机缘巧合,无论经历了多少事情、 遗失了多少东西,父母给我寄来的书信却始终没有丢失。 经历了60多年后,字迹虽然有些模糊,纸张也已经泛黄, 但是它们对于我,依然像是刚收到时的一样,每次拿起来 阅读时,总不免热泪盈眶。 这是双亲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精神遗产。从这些信里 ,我们能读出老一辈革命家对培养革命接班人给予的无微 不至的关怀,读出对于我们的期待。在我的人生成长道路 上,成为我心中的指路明灯,让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 人、一个不谋私利的人。 这次汇集出版这40余信件,是对双亲谆谆教诲的一种 追忆与感念。我收到双亲写来的第一封信的时候,年纪还 小。信虽然字数不多,却显得尤为珍贵。那时,我经常在 被窝里,反复读着读着,总是禁不住偷偷地流泪。因为父 母的音讯很难得,每次读到他们的来信时,总会浮现出他 们的音容笑貌,也时时激起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只是那 时尚且年幼,还无法理解他们远离年幼的孩子们,在相隔 千山万水的边疆做什么? 这部书信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收到书信时的心情 ,虽然时隔60多年,当时接到信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 在他们书信的指导下,在我的人生道路最关键的时刻,一 步步踏上正途。通过背景资料,我也从父母的战友与同事 的回忆中,感受到那时双亲在边疆生活的艰辛、斗争的复 杂,以及严酷的现实。 父亲和“老西藏”们,在边疆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 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长期建藏, 边疆为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他们热爱西藏人民, 热爱西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建设新西藏的宏伟事 业中,与西藏各族人民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友谊,使历 史上早已形成的藏、汉民族之间以及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 传统友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加强和升华。经过艰苦 卓绝的斗争,终于彻底埋葬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彻底 解放了百万农奴,使西藏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理想信 念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保持对理想信念的坚定 ,不论时代如何、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毫不动 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 远为了理想而斗争。 老一辈革命家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身许国的高尚 情怀,恪守共产主义信仰,清廉自律,是我们永远学习的 好榜样。正是这样的红色基因传承,才使我们的事业蒸蒸 日上,才使我们永葆本色。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从父母与 师长的言传身教中汲取了无尽的养分。弘扬他们的“把使 命扛在肩上,把责任刻在心头,勤于思考,埋头苦干,干 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好”的精神,对于今天 生活在和平社会的人们尤为重要。 导语 《将门家风(老红军谭冠三李光明致长子谭戎生书信集1952年-1965年)》每封信均有谭戎生的追忆,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将军写信的背景有着重要引导意义。通过追忆介绍了将军为建设西藏、稳定西藏、保卫边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将军的崇高风范和无私情怀,也轮廓式涉及了共和国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解放和稳定西藏、反右运动、大跃进、西藏平叛、自卫作战等一些背景情况,同时也展示了那一代青年人的理想、奋斗和成长历程,有助于我们更真切地体味家书的深刻内涵和高远境界,有很强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后记 漫漫长夜,绵绵雪山,牵挂着我对老红军父母亲的深 切怀念之情。 我的父亲谭冠三,少年时励志精忠报国,改变黑暗腐 朽的旧社会。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在湘南地 区,早期从事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组织者之一。他参加 了湖南农民秋收暴动和湘南起义。随后,他带领农民赤卫 队跟朱德奔赴井冈山,参加了井冈山朱毛会师,开辟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曰战争、解放战 争。 我的母亲李光明出身极其贫寒,从小当童养媳。12岁 时,她从地主家逃跑参加红军,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川陕根 据地斗争和长征,两次爬雪山、三次过草地,历尽艰辛。 随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革命战争历练了他们坚强的革命意志,为人民的解放 事业磨砺了他们,也成就了他们不朽的功勋。他们是我心 目中的英雄。 战火把革命的光荣披在他们的肩膀,同时也把无情的 灾难压在了他们的脊梁。 在残酷战争年代,双亲相继失去了一个男孩、一个女 娃! 为了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双亲把刚出生七天的 小儿子戎丰送给了河北深县一户农民夫妇,立下字据:“ 今有亲生第四子,本年五月初一五时生,因为无乳保养, 携带不便,愿将此子给予赵囤名下为嗣,以承宗祠……” 并留下一张照片,这是留给戎丰唯一有关双亲的模糊印记 。又把刚刚才一岁的女儿齐峪,送给了河北高阳县一户农 民寄养。 母亲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积极学习文化,到保定 河北省委党校学习,把我和二弟寄放在河北深县大王村老 警卫员家里寄养。 新中国的诞生,使人民自由、幸福、团圆美满的家庭 ,终于变得真切现实起来,解放了的各族人民沉浸在欢庆 胜利的气氛中。恰在此时,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进军西 藏、解放西藏的命令。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交给了具 有光荣传统的部队——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这时十八军 正准备进驻四川的鱼米之乡川南安营扎寨。 命令下达,十八军将士告别家人,告别回荡着喜悦幸 福的天府之国,怀着豪情壮志向西挺进。解放了的人民已 经安享革命胜利带来的和平、安宁时,这支英雄的部队又 踏上了艰难的征程。父亲在全军誓师大会上坚定的表示: 进军西藏、解放西藏是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们的光荣任 务!我们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 山上。同志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如果我在进军西藏的路 上牺牲了,你们一定要把我的老骨头送到西藏,埋到西藏 。不仅我要去,我要把我的老婆也带去,解放受苦受难的 西藏百万农奴!全军上下群情振奋,斗志昂扬。 为了解放西藏的千秋伟业,无数小家庭暂时放弃了团 圆。原已到地方任职的父亲又重新披挂戎装,率军出征, 老红军母亲也急赴四川,随丈夫一起开始“第二次长征。 ”他们延绵不绝的父子母子之爱,又一次被自己光荣使命 隔断。 在天各一方的漫长岁月里,书信成了记载父母与我们 子女之间唯一的情感红线。 在1952年8月,正在上四年级的我收到了来自西藏军区 的第一封家信。 双亲没有给我们一个美满家园,却给了 我们一条饱含着父母之爱的精神之河。这条河曾经缓缓地 流过我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为我们的每一步成长 指引方向。 我出生在抗日战争最艰难困苦的年代,可以说是战争 烽火中的幸存者之一。在我青少年时期,我的思想不够成 熟,双亲的书信指引我走正路。我们是在新中国毛泽东思 想雨露阳光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们无限崇敬伟大领袖 毛主席,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我们树立起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共产主义实现而 奋斗终生。 我在青壮年时期,亲历了祖国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 大成就。古稀之年迎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国人民,振兴 中华,共筑中国梦,走进新时代,我感到非常振奋和幸福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 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我们革命后代义不容 辞的社会责任。我有生之年,仍要为此发挥余热。父母双 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金钱物质财富,但是他们那代人艰 苦奋斗铸就的“老西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做一名纯正 的共产党员。 这稀稀疏疏将近40余封信,细细密密的编织了双亲对 我们儿女不尽的关爱。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们更是显得 珍贵! 因水平有限,谬误之处,请多多提出批评指正,不胜 感激! 精彩页 戎生: 你这几年来,学习进步一定很好。我们天天在这里希望你进步。你的弟弟延丰现在那里,他学习有很大进步?希你写信来告我。 我们身体很好,工作也很顺利,不要挂念。祝你和你弟弟身体好,并祝进步! 你的 爸爸谭冠三 妈妈李光明 一九五二年八月 戎生追忆: 从父亲1947年离开我们,已经有5年时间没有父母的音讯了。今天收到西藏来京开会的战斗英雄叔叔带来的书信,别提多高兴了。 父母的来信,问及我近几年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嘱咐我写信告诉他们二弟延丰的情况。因为我俩入校时,我上小学二年级(8岁),二弟延丰只有4岁多,尚在幼儿园。我俩虽在同一个学校,但也很少见面,加以年龄较小,既不大懂事,也不会写信,不可能及时向父母报告我们的情况。双亲对子女的思念之情,可想而知,因此写来了这封短信。 母亲前后共生育了六个孩子。大哥谭鳌1939年出生在延安,父亲这时已奉命从延安抗大去晋察冀冀中军区(兼三纵队)任政治部副主任,没有等到母亲分娩就出发了。当时在延安,根据组织安排很多同志都把孩子寄养在百姓家。作为母亲自然舍不得,她把大哥送走了三次,又要回了三次,说:“孩子还没生下来,老谭就上前线了,他还没来得及看看自己的儿子就走了。” 她背着不满三个月的孩子,与彭真同志的爱人张洁清等十几个同志从延安出发,前往抗日前线,一路艰苦行军,通过多道敌人的封锁线,走了4个多月才到达冀中。她说:“这次我冒着生命危险,把儿子背到冀中,就是要让老谭看看自gI~JL-T-。”她到冀中军区时,父亲到了一分区,后又奉命调到赵谭(南进)支队,大哥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不幸天亡。 1943年春,父亲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被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出席了“七大”会议。母亲带着我长途跋涉回到延安,又生下妹妹秀秀。这时我和妹妹都得了“百日咳”,因为没有药及时治疗,结果我活下来,秀秀却死了。 次年,弟弟延丰出生了。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两人随部队行动,历经艰苦。我们是在战争环境中成长的,能够活下来已经是很幸运的。 三年后,妹妹齐峪出生了。父母都非常喜欢。但战斗频繁,环境十分艰苦,母亲只好把她送到河北高阳县一个农民家中寄养。次年母亲又生了小弟戎丰。戎丰出生仅7天,就寄养在一个农民家,并写有字据。 1949年2月,父亲调十八军任政治委员,渡江战役打响后,他和张国华军长一起率十八军随二野直下大西南,进行解放战争的最后进军。3月,北京城解放了。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延丰来到北京,把我们送进了华北军区荣臻小学,母亲返回保定党校学习。不久母亲接到南下去四川的通知,临走前她到北京看了我和弟弟,弟弟才5岁,哭着闹着不要母亲走。待他睡熟以后,母亲还是忍着内心的痛苦走了。 从那以后,我们兄妹四人天各一方。一直到1955年,父亲从西藏到北京参加党的代表大会,8年后才见到自己的孩子。母亲1954年参加西藏妇女参观团回北京参观,也离开我们整整5年了。 可以说,我和弟弟是在“依学校为大家庭,视老师为父母”的集体环境中长大的。妹妹齐峪和小弟戎丰则是在农村劳动人民的怀抱中成长的。北京解放以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大部分家庭已经基本稳定下来,经过战斗洗礼的父母同孩子们团聚了。而我们的父母又接受了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