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即使雪落满舱(2020年中国散文20家)(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书中收录的这“20家”中既有成就斐然的大咖,也有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锐作家,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群像微观。
作者群年龄跨度较大,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2020年国内散文创作的特点。展现了诸位作者创作的实力、题材的广泛及对现实深邃的思考,敏锐的洞察。这些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抒情叙事并重,叙事中有款款深情,而深情又来自深刻的叙事,它们已经不是单一的抒情散文,而是以散文的形式留存于世间的一个又一个精彩而悲壮的人生故事。
全书以李敬泽对《诗经》之《黍离》的解读为开篇,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气魄对华夏文明进行了追溯和描绘,这是古人的人生故事;塞壬的《即使雪落满仓》,刘大先《故乡即异乡》描写的父女、父子间的亲情,充满了当下人类情感的无奈、挣扎、包容与宽恕;《行云》《疫时回乡记》《北漂记》记录了平常人在受客观环境限制和影响下的生存状态;《琴声如诉》《午后的故事》《猫和尼姑》是对人生往事的追忆,由作者的视角,折射出他人的人生经历。总之,虽然只有20篇文章,却也汇聚了众多人生经验和感悟,让人读得唏嘘不已。
作者简介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姐妹镜像》《持微火者》《远行人必有故事》等。2019年3月向127位当代中国作家发起“我们时代的性别观调查”,引起广泛社会影响。主编《2019年中国女性文学选》《2019年短篇小说20家》《2019年中国散文20家》,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华文最佳散文奖、图书势力榜十大好书奖等。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
目录
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李敬泽
即使雪落满舱/塞壬
遣悲怀/李修文
行云/周晓枫
塞上曲/鲍尔吉·原野
疫时回乡记/邓安庆
《平淡之喜》(节选)/黎戈
云彩化为乌有/沈念
北漂纪/袁凌
误解,镜子/贾行家
午后的故事/梁鸿鹰
琴声如诉/王尧
猫和尼姑/龚曙光
盆地的深度/傅菲
故乡即异邦/刘大先
灵岛之约/王川
布衣歌者/龙仁青
想把自己推倒/叶浅韵
若有光/陈蔚文
翁丁记/黛安
序言
散文是使记忆显影的
方式
——《即使雪落满舱
:2020年中国散文20家
》序言
张莉
很喜欢汪曾祺的一篇
散文《跑警报》。写的是
西南联大时的战时生活。
那篇文章里说,有同学善
于跑警报,只要看到万里
无云,不管有无警报,就
背了水和吃的,往郊外走
。但大部分同学以及住在
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
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
措”。跑警报的时候,很
多人会带书或论文草稿,
也有人会带金子或情人的
信。对于青年男女而言,
跑警报还是个谈恋爱的机
会。但也有不跑警报的。
一位女同学,一有警报她
就洗头,因为别人都走了
,锅炉房的热水可以敞开
用。“另一个是一位广东
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
。这位老兄听着炸弹乒乒
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
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
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
他的冰糖莲子。”文章最
后,汪曾祺提到中国人身
上的“不在乎”精神,而这
种精神,“是永远征不服
的”。
这篇散文好看、有趣
、活色声香。汪曾祺文字
有一种神奇的召唤能力,
短短4000字,尘封的历
史便从他笔下跃然而出,
历历在目。他甚至写到跑
警报时小贩卖的麦芽糖和
炒松子如何好吃,“马尾
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
”,而跑警报的人,则“晒
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
仰面看松树上面蓝得要滴
下来的天空”。
《跑警报》写于1984
.年,那是作家对四十年
前记忆的重新淘洗。历久
弥新的文字如此珍贵,一
代人的战时生活记忆由此
留存,又或者说,珍贵的
民族记忆以一种生动的方
式在汪曾祺笔下显影、复
活。当然,再过三十年,
这些记忆又再次用影像的
方式被重述——电影《无
问西东》中西南联大的跑
警报片断,都来自这篇散
文。
这篇散文让我想到人
类召唤记忆的方式。这个
世界上,召唤记忆的方式
有许多种,比如衣物、气
味、音乐、绘画、影像等
,但散文,恐怕是最具魅
性和最让人心驰神往的方
式——白纸黑字里,作家
神奇地构建起一个空间:
在那里,有我们真实的气
息、声响、欢笑、以及痛
苦。这部《即使雪落满舱
:2020年中国散文20家
》里,20位写作者以他们
卓有意味的书写,刻写下
他们对生活、对现实、对
历史最为切实的感知,是
作家们在2020年对我们
生活记忆的一次淘洗。
有一种记忆关于此刻
,它们是最新鲜的时代记
忆。《疫时回乡记》里,
邓安庆写下2020年春节
他从北京回到湖北老家的
点滴。同村的一个人疑似
感染,恐惧感忽然笼罩全
家。“本来我以为我们这
边可能侥幸躲过,毕竟没
有听说谁感染了。多日的
好天气几乎快让人忘了疫
情的严重性了。饱暖的阳
光洒下,江风和煦,田野
里青草从泥土里钻了出来
。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晒
起了棉被,把菜园里吃不
完的萝卜切成丁晒干,土
狗在麦田里追来逐去地玩
闹。哪里像是要出事的样
子!可是疑似感染的人就
在身边,我们毫无察觉。
”惊恐在日常生活里出现
,这实在是我们曾有的共
同记忆,而好在,我们终
于走过了那样的阴霾。
《北漂纪》是关于北
漂的生活,六铺炕、清华
园、金鱼池小区,关于禄
长街、里仁街、燕丹村,
袁凌平静地写下他的奔波
,也点滴写下自我的内在
成长;《云彩化为乌有》
里,沈念记下的是一位平
凡老船夫的生活,他的苍
老以及无法言说的痛苦;
黎戈则记下生活的《平淡
之喜》,越来越清淡的口
味,是枝裕和的电影,山
路上见到的孤独的树。“
我总惦记着它们,想去看
它们春天开什么花?夏天
有没有长出翅果?秋天叶
子变色了吗?冬天树干开
始剥落吗?……那些树上,
总是栖息着最美的云絮和
鸟声……而这份美,又是
如此遗世地孤寒自处,它
们就是我身边植物版的陶
渊明。”
写下日常点滴是记忆
,重新发现生活也是记忆
。鲍尔吉·原野的《塞上
曲》,记录了草原上有趣
的事:“杀草呢”、“婚礼
的乳汁”、“山丁子树摇篮
”、“赞伯拉的走马,享有
神圣封号的火蓝觉若”以
及“紫色带香味的大幕”,
草原的日常在原野的笔下
,成为一种“熟悉的陌生”
。《行云》关于坐飞机的
经历,那些随时随地的奔
跑和匆忙最终在周晓枫笔
下沉潜,化为一种对人生
存境遇的思考,“我们难
以克服飞行的诱惑,对极
限的超越,因为挑战中有
着难以描摹的享乐。航行
,就是坐上童话中的魔力
飞毯,它将我们带离日常
生活的捆绑,体验着带有
某种危险的美。”

有一类散文关于历史
,是对历史文本、历史诗
句、历史记忆进行重新淘
洗,那是我们时代作家对
尘封的文化记忆重新认知
。《黍离》是久远的诗歌
文本,在《黍离——它的
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
》中,它被李敬泽重新发
现:“喝下去的酒、仰天
的笑,其实都有一个根,
都是因为想不开、放不下
,因为失去、痛惜、悔恨
和悲怆,这文明的、历史
的、人世的悲情在汉语中
追根溯源,发端于一个词
:‘黍离麦秀,。”在《误
解,镜子》里,贾行家发
现,当时贾谊写的《吊屈
原赋》,有可能“是一面
由误解和精铜铸造的镜子
”。
《遣悲怀》是李修
导语
《即使雪落满舱(2020年中国散文20家)(精)》遴选的20篇作品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以及厚重的人文关怀和人生反思都进行了淋漓尽致地体现,文字质地优异,价值导向积极健康,是值得读者反复阅读体味的精品力作。
精彩页
黍离——它的作者,这伟大的正典诗人
李敬泽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泰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
1
汉语绝顶之诗中,必有《黍离》。
《黍离》为《诗经·王风》首篇。公元前770年,天塌西北,中国史上有大事,最是仓皇辞庙日,周平王在犬戎的碾压下放弃宗周丰镐,放弃关中山河,将王室迁往东都成周——当时的洛邑、如今的洛阳。西周倾覆,从此东周,但这不是新生,这是一个伟大王朝在落日残照中苟活,周朝不再是君临天下的政治实体,大雅不作,颂歌不起,在《诗经》中,成周王城一带流传的诗,列为《王风》。
在汉初毛亨、毛苌所传的《诗序》中,《黍离》被安放于这场大难后的寂静之中:“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宏伟的丰镐二京沦为废墟,那殿堂那宗庙已成无边无际的庄稼地,这时,一位周大夫回到这里,在如今西安的丰镐路上徘徊彷徨,百感交集,于是而作《黍离》。
照此说来,这首诗距今两干七百多年。《毛诗》成书于西汉初年,以元光五年(前130年)河间献王向汉武帝进献《毛诗》计算,上距周室东迁已经六百四十年,这大约相当于在今天回望明洪武十三年。但是,对东周的人来说、对西汉的人来说,西周倾覆带来的震动和绝望是后世的人们不可想象的。当《毛诗》讲述这个故事时,它是把《黍离》放到了华夏文明的一个绝对时刻——类似于告别少年时代,类似失乐园;这首诗由此成为汉语的、中国人的本原之诗,它是诗的诗,是关于世界之本质、关于人之命运的启示。
在《毛诗》的故事中,时间、地点、人物,都具有启示性的含混和确定:那就是周大夫,别问他是谁;那就是宗周,别问为何不是别处;那就是平王之时,别问到底是何年何月。毋须问,必须信。
而这个故事在这首诗中其实找不到任何内证。《黍离》支持《毛诗》的故事,它也可以支持任一故事。这伟大的诗,它有一种静默的内在性,任由来自外部、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在其中回荡,它是荒野中、山顶上一尊浑圆的空瓮。
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笑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明嘉靖年间杨升庵的一首《临江仙》,后来被清初毛宗岗父子编入《三国演义》作为卷首词。此为渔樵史观,既庙堂又江湖,《三国》是以江湖说庙堂,杨升庵是以庙堂而窜放于江湖。长江青山夕阳,秋月春风白发,笑看人间兴废、世事沉浮,这是见多了、看开了、豁达了。一切尽在这一壶中,无边的天地无限的时间,且放在此时此刻、眼前当下。
这壶浊酒很多人喝过。升庵之前,还有王安石《金陵怀古》: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喝下去的酒、仰天的笑,其实都有一个根,都是因为想不开、放不下,因为失去、痛惜、悔恨和悲怆,这文明的、历史的、人世的悲情在汉语中追根溯源,发端于一个词:“黍离麦秀”。
“黍离麦秀从来事”,那是北宋年间,华夏文明已屡经大难,仆而复起,数度濒死而重生。王安石身后仅仅四十一年,又有靖康之变,锦绣繁华扫地以尽。王安石、杨升庵,以及无数中国人心里,已住着饱经沧桑的渔夫樵子。
“黍离”是这一首《黍离》,“麦秀”是另一首《麦秀》。
3
麦秀油油兮,黍禾渐渐,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麦秀》同样需要一个故事。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讲述了这个故事。
周武王伐纣,殷商覆亡,“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