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战略与实践)(精)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柳卸林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创新及战略新范式,是全球创新和战略管理领域兴起的一个学术热点。本书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建立了一个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框架,并深入分析了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观层面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竞争力的关系等。本书可以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创新管理实践的参考资料。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创新管理研究的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管理
1.1 引言
1.2 创新生态系统管理范式的兴起
1.3 什么是创新生态系统
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
1.5 不同类型的创新生态系统
1.6 讨论与展望
第2章 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创新发展的第四种力量
2.1 引言
2.2 四种不同类型的创新驱动力机制
2.3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第四类创新驱动力机制
2.4 结语
宏观篇
第3章 工业革命的基因与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化
3.1 引言
3.2 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要素与基因
3.3 工业革命研究回顾及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3.4 三次工业革命与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变
3.5 国家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化与工业革命的兴替
3.6 结语
第4章 从创新生态系统看中国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4.1 引言
4.2 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大国的崛起
4.3 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看世界科技强国的演变
4.4 用创新生态系统解读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以及日本的困境
4.5 只有深层体制创新,才能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第5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兴起与实践意义
5.1 引言
5.2 从产业集聚到创新生态的理论演化
5.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
5.4 成都创新网络与创新生态系统——一个案例
5.5 结语
中观篇
第6章 中国复杂产品系统的追赶路径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
6.1 引言
6.2 中国产业追赶的四条路径
6.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分析中国复杂产品系统的
追赶路径
6.4 结论与展望
第7章 基于互补技术的追赶与跨越战略——以智能驾驶汽车为例
7.1 引言
7.2 数字情景下的追赶与跨越
7.3 创新生态系统与追赶跨越
7.4 中国可以通过智能驾驶实现追赶跨越吗
7.5 结论与启示
第8章 从创新生态系统看关键核心技术组织研发模式
8.1 引言
8.2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分类
8.3 关键核心技术组织方式与研发模式分析
8.4 结论与展望
微观篇
第9章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跨界创新中的价值共创研究
9.1 引言
9.2 理论分析
9.3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模型构建
9.4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微观机制
9.5 跨界创新下价值共创过程机制
9.6 结论与启示
第10章 创新生态系统战略对技术创业企业绩效的促进
10.1 引言
10.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0.3 研究样本与方法
10.4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10.5 结论与启示
10.6 局限与展望
第11章 客户异质性与稳定性对核心企业创新的影响
11.1 引言
11.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3 研究设计
1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11.5 结论与启示
第12章 用户主导的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的建构——以神华煤间接液化创新为例
12.1 引言
12.2 理论回顾与分析
12.3 研究方法与数据
12.4 案例分析与发现
12.5 结论与展望
第13章 科研机构如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突破性创新——以IMEC在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实践为例
13.1 引言
13.2 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创新生态系统与突破性创新
序言
什么是创新?熊彼特早在1912年就指出,
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力量,不是资本和劳动
力,而是创新。创新是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的源
泉,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他说的创新,包括了
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
并指出,这种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他们创新是
出自对某种活动的热爱,对创造性活动的热爱,
对标新立异的热爱,对战胜他人的热爱,对你争
我夺游戏的热爱。
创新如何发生?熊彼特认为,一是靠洞察市
场的需求,二是靠创造需求。因此,利用技术和
市场的机会很重要,同时,通过自己的创造性,
去创造市场需求也很重要。可以说,乔布斯的智
能手机,就是创造了市场需求。包括汽车对马车
的替代,也是企业家通过产品创新创造了需求。
但什么决定了创新的效率?以前,经济学家
认为,创新的出现是一个黑箱,或是从天上掉下
来的。但罗默等经济学家后来证明,创新可以是
经济系统内生结果,这需要市场主体去投资创新
活动,也需要政府去投资公共研究开发活动,以
促进一个国家创新的不断涌现。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英国的弗里曼提出
,不同国家的创新效率有很大差别,一个国家的
创新系统决定了创新效率,这个系统由企业、大
学、政府机构等组成,或者说是一个由公私两个
部门构成的机构网络,以促进知识的产生、扩散
和商业化。之后,产业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
也相继提出。核心是:新的知识通过不同的产业
或区域的网络作用得以发生、扩散和商业化。创
新系统的政策内涵是,一个国家建立起有效的产
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或知识要素的流动,联结原
来断裂的不同机构,从而促进创新。这需要企业
打开边界,大学打开围墙,促进人才的流动,通
过技术转移、技术创业,以促进知识的转移和创
新的不断发生。
在区域层面,由于知识形成的局域性,一些
区域会比另一些区域更能促进创新的发生,如硅
谷,大学与产业具有更紧密的联系。而且,区域
创新系统与区域的创业文化有密切关联。区域创
新系统有几种类型,包括产业集群、高科技园区
和创客区。
有关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和区域创
新系统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国家、产业和区域
层面的创新政策制定,这些结论也是许多国家制
度改革的重要支撑。例如,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
一直是我国不断追求的目标。
但遗憾的是,如何指导企业进行创新的研究
,长期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近几十年来,创新
管理也有许多新的发展,如核心能力、二元组织
、颠覆性创新、用户创新、开放创新等的研究,
都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企业创新的理解。但对企
业创新系统的研究是欠缺的。
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现象是,近10年来,一
股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潮流扑面而来。这是微观
系统研究企业创新的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什么从强调创新系统转变为强调创新生态
系统,并且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在国际上迅速崛起

我们认为,原因有四点。一是受开放创新影
响,企业进行合作和联盟活动的宽度与深度不断
增加。企业要寻找知识互补,使新产品快速进入
新市场。二是全球化影响,企业可以跨国进行创
新合作。三是全社会对竞争的理解在变化,越来
越强调在共同价值上的合作,企业之间不再是零
和博弈。四是受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数字经济大
大降低了企业进行各种网络合作的成本和企业与
各类利益相关者进行联系交易的成本。因此,维
持一个复杂的企业关系网络或生态的成本在下降
。结果是,核心企业的创新,往往采用创新生态
系统的方式进行组织。创新生态系统变成企业创
新的新范式。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的新范式,来自摩尔
等人的开创研究,借鉴了生物学的思想,它有四
大特点。一是认为价值创造是创新的方向。这样
,无论是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
新,都是为了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主张
企业创新是一个集体活动的结果,其中供应商、
互补者、大学和中间组织,都成为创新的利益相
关者。三是认为核心企业应成为生态的领导者和
协调者,通过一种间于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来领导
创新生态系统,并不断进化。四是创新不再是零
和博弈的结果,因为基于完全竞争的商业行为,
会导致企业没有能力进行面向下一代产品的创新
活动。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联
合合作,才能摆脱市场恶性竞争的困境,保持创
新的持续循环。
我们赞同摩尔的观点,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
个创新及战略新范式,会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
面的创新和管理学研究进行深刻的重组。这是一
个会产生重大管理学新理论的好机会。这一研究
对中国学者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说在创新
系统的研究中我们是一个追赶者,那么在创新生
态系统的发展中,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我
们处于与美国同行并跑的位置。
本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
新框架,并从多个维度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及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书第1、第2
章是理论篇;第3~5章是宏观篇,分
导语
本书建立了一个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新框架,并从多个维度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富有战略与实践价值,为中国学者进一步探索创新管理研究提供指引,也为企业实践者与政策研究者提供借鉴意义。
精彩页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的新范式,来自摩尔等人的开创研究,借鉴了生物学的思想,它有四大特点。一是认为价值创造是创新的方向。这样,无论是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是为了给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二是主张企业创新是一个集体活动的结果,其中供应商、互补者、大学和中间组织,都成为创新的利益相关者。三是认为核心企业应成为生态的领导者和协调者,通过一种间于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来领导创新生态系统,并不断进化。四是创新不再是零和博弈的结果,因为基于完全竞争的商业行为,会导致企业没有能力进行面向下一代产品的创新活动。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以生态的方式进行联合合作,才能摆脱市场恶性竞争的困境,保持创新的持续循环。
我们赞同摩尔的观点,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创新及战略新范式,会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创新和管理学研究进行深刻的重组。这是一个会产生重大管理学新理论的好机会。这一研究对中国学者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如果说在创新系统的研究中我们是一个追赶者,那么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中,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我们处于与美国同行并跑的位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