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原爆文学研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刘霞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日本原爆文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整理日本原爆文学的生成语境及发展脉络,结合具体文本对其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与勾勒,从“毁灭”“创伤”“反思”三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对日本原爆文学进行纵横交织的研究。简要来说,纵向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历时性维度。日本原爆文学在战后社会的综合语境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和文本内涵,三大主题的呈现跟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步调基本一致,蕴藏着一种承上启下且相互并列的内在逻辑。而横向研究主要通过对具体的文本进行细读、解析、阐释与比较,考察各个阶段的文本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的异同,以核认知为主线横向挖掘日本原爆文学的内在主题意蕴和文本价值。
作者简介
刘霞,女,1982年7月出生,湖北十堰人,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湖北大学日语系教师,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承担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等多项,主编教材《日语阅读教程》,参编《日本文学的伦理学批评》《日本文学教程》,并承担《汉日大辞典》20余万字的编译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关于日本原爆文学
第一节 原爆文学的概念与诞生背景
第二节 原爆文学的发展沿革
第三节 关于日本原爆文学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二、我国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毁灭与再现:原爆文学的“地狱”图景
第一节 毁灭的序曲
一、《毁灭之序曲》:时空维度下的灾难预示
二、《毁灭之序曲》:多重视角下的精神幻灭
第二节 毁灭的瞬间
一、《夏之花》等:原爆瞬间
二、《来自废墟》等:原爆的次生毁灭
第三节 毁灭的惨景
一、《尸横遍街》等:人的毁灭
二、《来自废墟》等:家园的毁灭
三、《广岛的回忆》:城市的毁灭
小结
第三章 呐喊与安魂:原爆文学的创伤书写
第一节 创伤的症候
一、肉体之痛
二、精神之殇
第二节 创伤的展演
一、普遍性的个体创伤
二、独特性的女性创伤
第三节 创伤的安度与复原
一、《祭场》:艰难的哀悼与安魂之路
二、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
小结
第四章 痛定思痛:原爆文学的反思意识
第一节 多重主题的交织:井上光晴的原爆文学
一、《手之家》:多重主题的反思
二、《大地的群像》:多重主题反思之深化
第二节 战争责任之思:堀田善卫的《审判》
一、《审判》:加害者保罗与恭助的对比
二、《审判》:罪与罚
三、《审判》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民族主义视野的超越:小田实的《广岛》
一、《广岛》:民族与种族歧视的交织
二、《广岛》:被害与加害的辩证思考
三、《广岛》的进步意义
第四节 核时代的生存之道: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世界
一、《广岛札记》:大江反核之旅的起点
二、《治疗塔》:现代危机的预言
三、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第五节 原爆认知及战争反思
一、反对战争抑或反对战败
二、“请安息吧,战争错误不再重演”
三、“提起广岛时”
小结
第五章 原爆文学的艺术特色与现实意义
第一节 原爆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原爆文学的现实意义
使用文本
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著者刘霞是湖北大
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的专业
日语教师、青年学者,也是
我的学生。她为人谦逊、真
诚、热情、认真、踏实。本
科和硕士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于武汉大学日语系,就职于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在教学和研究中感到进一
步在学术上提高和扩展视野
的需要,于是以优异的成绩
进入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学位,跟着我研究现当代日
本文学。需要指出的是,刘
霞还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
作为交换留学生赴日本大阪
大学留学一年,又在博士在
读期间的2017年在早稻田
大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术
访问进修,从而进一步加强
了她深厚的日语专业语言功
底和文学研究学术基础。
其实,早在2011年日本3
·11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
)后,她就开始密切关注日
本文学界的涉核题材作品,
并跟我商量能不能将其作为
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我指
导博士生的一个基本原则就
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术爱好
和学术自由,发挥其学术天
性和学术资质,鼓励他们的
自主学术兴趣。就这样,通
过10年坚韧不拔的积累,刘
霞在日本原爆文学研究方面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术观点

在选题伊始刘霞就与我
不断地讨论核问题。核文学
也好、原爆文学也好,都离
不开原子弹、核武器、核发
电、核利用、核污染等非文
学本体的话题,核对人类来
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也是
日本人自“二战”以来积极探
寻的一个问题。在广岛和长
崎原子弹爆炸事件中死去的
受害者的累累尸骨、遭受“
原爆”后遗症折磨的幸存者
、1954年比基尼环礁第五
福龙丸粉尘的受害者。还有
3·11东日本大地震中遭受核
辐射的人……他们肉体上和
精神上的伤害。成就了一部
言说不尽的现代人类灾难的
血泪史。从广岛、长崎被爆
到3·11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
核泄漏事件,日本的文学家
们不遗余力地向世人展示核
的破坏作用。日本作为世界
上唯一一个遭遇过原子弹爆
炸的国家,其国民亲身的受
害体验是独到的。因此,日
本原爆文学不仅是对战争的
记忆和反思,更是人类文明
发展史上的重要的精神财富
和无可替代的警示资料。
毋庸赘言,在全球核语
境下,任何人、任何国家和
地区都无法置身度外。近年
来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关
注日本核文学并发表了一些
颇有建树的论文,但还没有
形成系列的研究成果,更没
有相关学术专著面世。刘霞
的这部《日本原爆文学研究
》对日本原爆文学的嬗变轨
迹及文本内涵进行了较为全
面的剖析,构建出了1945
年至今70余年日本原爆文学
发展脉络和整体结构图景,
对我们全面深入细致地理解
日本原爆文学提供了可供参
考的解读,可谓一部标志性
的、极具个人学术特色的专
业著作。
第一,其研究范围具有
拓展性。本书把日本原爆文
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
纳入研究范围内,进行基础
的、全方位的研究,既不失
宏观的整体性研究,又不乏
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微观考察
。这种着眼于整体立足于文
本细读的探讨性尝试,有利
于进一步丰富和推进日本核
文学的研究。
第二,其研究内容具有
系统性。本书能够结合全球
核时代的社会语境,一方面
以时间为轴纵向把握日本原
爆文学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
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另一方
面以核认知为主线横向挖掘
日本原爆文学的内在主题意
蕴和文本价值。纵横交织,
发掘其独特的文本内涵。具
体来说,本书在整体研究框
架下,对不同阶段不同社会
语境下文本所呈现的文本内
涵和主题意蕴的多元性特征
进行考察。这样既有深度上
的剖析,又有历时性的把握
。换言之,全书架构上既在
微观角度观照每一个主题的
文本深意,又从宏观上把握
日本原爆文学战后70余年发
展的概貌及各阶段所凸显出
的主题间的内在连带关系。
第三,其研究方法具有
综合性。刘霞的这部著作在
分析国内外日本原爆文学先
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
的研究成果,以第一手材料
为论述依据,以原爆文学的
经典文本为研究对象,重视
原典材料,以文本细读为基
本方法,注重坚持文本分析
与作品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避免了空泛的议论。在研究
论证的过程中,一方面结合
叙事学、空间理论、创伤理
论以及新历史主义等文学研
究理论和批评方法,透过多
重文本背后的美学建构发掘
其独特的主题意蕴、审美特
质和文学价值,使本研究具
备了明显的理论依据和论述
深度;另一方面,本书还从
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
学的角度切入,考察“二战”
中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
放原子弹以及美国占领等历
史事实对日本原爆文学的影
响。注重了文本分析与时代
背景相结合,进行全方位、
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考察
,打破以往零散的、偏重文
化层面的、容易滑人政治批
评泥淖的传统研究模式,回
归到文学本体的实质性、规
范性和科学性阐释。
总之,作者刘霞能在现
有的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前人尚未涉及或有涉及
但未能深入研究的文本内容
进行了充分发掘和拓展,注
重和加强了研究视角和研究
结论的创新与开拓。因此,
本专著在学术上的成就和意
义显而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