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文打字机为对象,追溯了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历史。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本书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近一个世纪之间,中文使用者在发明中文打字机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尝试、经历种种失败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重新获得独特地位。 导语 视角独特。通过将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引入更广阔的历史维度,展现了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作者由中文打字机这一切口,分析和批评了历史上西方中心主义对汉字的偏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种族歧视的话语、东方主义的表现、语言进化论观点,讲述了中文打字机这一“不可能之物”何以可能,而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的重围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显示出其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 内容丰富、有趣。从全球最大的打字机公司的研发战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研发计划;从周厚坤、祁暄、舒震东、林语堂等人的打字机设计,到排字工人对活字的实验性编排;从最古老的字模雕刻印刷术,到当代人日常使用的键盘、输入法,都在本书中被联系起来,使本书兼具研究价值和可读性。 填补了汉字技术史的空白。本书论述了汉字的内在属性(如非字母文字、表意性)、结构特征(如字形、部首、笔画)与中文处理技术(如活字印刷、电报、中文输入法)的紧密关联,阐释了人、语言与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