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莫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阿兰-傅尼埃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倔强、憨厚的十七岁少年莫纳来到乡村学校,成为班上的领袖,人称“大莫纳”。一次偶然迷途中,他来到一个神秘庄园,这里有穿戴奇怪的男女,古老的房子,五花八门的马车,简直是童话中的世界!更令他惊奇的是,这儿是孩子们称王称霸的天下!
在庄园,他见到美貌绝伦的少女伊冯娜,一见倾心。她弟弟弗朗茨正准备举行婚礼,新娘却突然不见,随后,弗朗茨也失踪了。第二天夜里,莫纳离开了庄园。
此后,莫纳一心想找到消失的庄园和恋人伊冯娜,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通往庄园的路。
莫纳与弗朗茨重逢,承诺一定帮他找回新娘。世事变幻,阴差阳错,莫纳终于找到弗朗茨失踪的新娘,而他的心上人伊冯娜实际上近在咫尺。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
作者简介
阿兰-傅尼埃(1886-1914),生于法国中部的夏佩尔-东吉永,父母都是乡村小学教师。他两次报考巴黎高师失败后,入伍当了文书,退伍后在巴黎报刊上发表文学评论。1912年,《新法兰西杂志》连载其小说《大莫纳》,受到文坛好评,获龚古尔奖提名。 1914年8月,阿兰-傅尼埃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仅隔一个月就在圣-雷米的一次战斗中阵亡。他的遗体直到1991年才被找到。 除了唯一的长篇小说《大莫纳》,阿兰-傅尼埃尚有散文诗歌集《奇迹集》、与评论家里维埃的通信集、家庭通信集和未完成的小说《科隆贝·布兰歇》等遗作存世。
目录
阿兰-傅尼埃和《大莫纳》(译序)
第一部
第一章 寄宿生
第二章 四点钟以后
第三章 “我以前很喜欢站在藤编店门口……”
第四章 跑了
第五章 马车归来
第六章 轻轻叩击窗玻璃
第七章 丝绸马甲
第八章 历险
第九章 停
第十章 羊栏
第十一章 神秘的领地
第十二章 威灵顿的房间
第十三章 奇怪的游园会
第十四章 奇怪的游园会(续篇)
第十五章 相遇
第十六章 弗朗茨·德·加莱
第十七章 奇怪的游园会(终篇)
第二部
第一章 海盗
第二章 伏击
第三章 校园里的流浪汉
第四章 神秘的领地露出端倪
第五章 穿艾丝巴莉的人
第六章 帷幕后的争吵
第七章 绷带拆除了
第八章 警察!
第九章 寻找迷失的路径
第十章 洗涤日
第十一章 我背叛了朋友
第十二章 莫纳的三封信
第三部
第一章 野泳会
第二章 在弗洛朗丹家
第三章 幽灵
第四章 我带来了消息
第五章 远足
第六章 远足(终篇)
第七章 婚礼日
第八章 弗朗茨的信号
第九章 房子里
第十章 弗朗茨的房子
第十一章 雨中的对话
第十二章 重负
第十三章 练习簿
第十四章 秘密
第十五章 秘密(续篇)
第十六章 秘密(终篇)
尾声
序言
阿兰-傅尼埃和《大莫纳
》(译序)
许志强

阿兰-傅尼埃(Alain-
Fournier),原名亨利·阿尔
邦·傅尼埃(Henri Arban
Fournier),一八八六年十月
三十日出生于法国中部小镇
夏佩尔-东吉永(La
Chapelle d'Angillon),父母
是乡村教师。一九○三年进
入巴黎拉卡纳尔中学就读。
中学毕业开始写诗,并报考
巴黎高师,结果两次都未能
考上,其后入伍当文书。一
九○五年旅居伦敦。一九一
二年,小说《大莫纳》(Le
Grand Meaulnes)在《新法
兰西评论》连载,受到好评
。一九一四年夏天欧战爆发
,随部队开赴前线,于当年
九月在圣-雷米(Saint-
Remy)遭遇德军伏击身亡,
年仅二十七岁。
遗作《奇迹集》(Les
Miracles)出版于一九二四年
。与雅克·里维埃的《通信
集》出版于一九二六年。《
家庭通信集》出版于一九三
○年。另有未完成的小说《
科伦贝·布朗歇》
(Colombe Blanchet)存世
。除《奇迹集》中的诗歌、
故事和随笔,完整的创作只
有一部《大莫纳》。Remy)
遭遇德军伏击身亡,年仅二
十七岁。
《大莫纳》的故事背景
是作者童年生活的那一带乡
镇;几个主要的地名都在小
说中出现。夏佩尔-东吉永
是属于中部内陆地区,北有
隶属于歇尔县(Cher)的布
尔日镇(Bourges),与索洛
涅(Sologne)接壤。索洛涅
是位于歇尔和卢瓦尔(loire)
之间的一个渔猎区,胡格诺
教徒遭到驱逐后变得荒凉,
遗落下不少旧庄园和大城堡
。作者便是在这人烟稀少的
地区度过了童年。
亨利·米勒在评论《大莫
纳》时谈到该地区,他说:
Remy)遭遇德军伏击身亡,
年仅二十七岁。
这是一个以其态度温和
、气氛和谐、说话谨慎而闻
名的地区,是一个已经“人
性化了几个世纪”的地区,
正如某位法国作家所说。所
以,这里实在是太适合于产
生梦幻和怀旧心理了。
傅尼埃一向重视故乡的
童年回忆。在写给父母亲的
信中,他曾深情回忆儿时的
种种感觉。在《领地的人们
》(Les Gens du Domaine)
这本被视为《大莫纳》雏形
的书中,他描写过塔楼、老
井或细沙路等片段场景。源
于童年的视觉形象是他的创
作母题,比成形的故事情节
出现得更早。可以说,乡村
少年胆怯的梦幻气质,孕育
了他的诗人意识——倾听远
方或“梦土”的召唤。而他对
冒险的渴望也是源于这种气
质。
傅尼埃自幼向往大海,
立志成为海军军官,将英国
视为冒险的国土。儿时最喜
爱的读物是《鲁滨逊漂流记
》等。英国事物、海军军官
、鲁滨逊的典故等在《大莫
纳》中就反复出现。该篇独
具特质的孩童想象,萦绕着
作者自孩提时代起就念念不
忘的“看海去”的心愿。
……
傅尼埃所处的时代,十
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
铁路、马车和煤油灯并存的
时代。按照TS.艾略特的
说法,这是“一个具有强烈
的时间意识的时代”;新生
事物层出不穷,世界的面貌
正在改变。如果说诗人在外
部现实中会感觉到什么都不
易抓住,抓不住永恒、上帝
和“存在的静止性”等事物,
那么他或许会像傅尼埃所做
的那样,求助于怀旧、梦幻
和想象的律动,赋予童年生
活以魔力,甚至会以终极的
视角来处理一个很小的主题
——将童年生活的小角落转
化为一个梦幻乌托邦。
傅尼埃既有乡村诗人的
情结,也有都市文化的时尚
感;他的气质并不是单一的
。而一个有强烈的时间意识
的时代,时间意识不会只是
单向度地向前或向后。那种
变动不居的外在现实也并非
只有消极的意义。毋宁说,
时间意识会在微观思想的层
次上造成综合;会给失落和
伤感加上绵长的休止符,给
梦想注入理智的讽喻和解析
,给记忆增添迷宫般的幻景
;它会赋予艺术家更为生动
的视觉和更为敏锐的时空感
,如《大莫纳》别具一格的
创作所展示的。
作者以精致如画的小段
落、萦绕往复的叙述、淡人
淡出的场景,讲述乡村学童
的生活及其初始经验;以一
种精巧的悲喜剧的方式,将
童年生活的环境引入与其非
世俗信仰相近的“永无
乡”(Neverland)中,使之具
有恒久的梦幻意味。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
部中译不到十五万字的小书
不断赢得读者,从亨利·米
勒、萨特、波伏娃、拉威尔
、凯鲁亚克、马尔克斯、昆
德拉、詹明信等艺坛名家、
文化学者到广大的普通读者
,都纷纷表示对它的喜爱和
推崇。人们珍爱它,或者也
是因为世间再也不会诞生《
大莫纳》这样一本小书了。
它是法国文学的珍品,是年
轻的傅尼埃留给世人的礼物

2021年12月25日
导语
成长文学的经典之作。关于“大莫纳”(Le Grand Meaulnes)的称号,弗兰克·戴维逊的英译本脚注说:“英语没有形容词可以传达grand 一词在故事进程中所呈现的多重含义的弦外之音。Le Grand Meaulnes可以指高高大大的莫纳,能提供保护的莫纳,几乎是成人的莫纳,甚至是伟大的莫纳……掩卷遐思,这个称号让人回想起那样一个形象,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大胆、高贵、悲剧、绝妙。”
此书赢得了萨特、波伏瓦、詹明信等新老批评家的重视和好评,迄今为止已被译成三十二种以上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英译本至少有五个)。
有人把它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相提并论,誉为“经典成长小说”。
文学经典的新版本,讲述少年成长之旅,以诗人的情怀,少年的视角,来探寻整个世界与自我的心灵世界。一段少年世界的奇幻之旅。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说我这个人向来有
些孩子气,软弱又傻气,那
么至少是有这样一些时刻,
在这个恶名远扬的城市里,
我还是有力量创造我的生活
,就像创造一个奇妙的童话
故事。
——[法]阿兰-傅尼埃致
友人信
教养无可挑剔,拥有不
张扬的幽默感和极大的个人
魅力。
——艾略特
有三部作品“二十多年来
一直位居前列:托马斯·曼
的《魔山》、阿克塞尔·芒
思的《圣米歇尔的历史》和
阿兰-傅尼埃的《大莫纳》”
,希望“这些作品能在年轻
人中再度流行起来”。
——加西亚·马尔克斯
精彩页
第一章寄宿生
他是在189×年11月的一个星期天出现在我们房子里的。
房子已不再是我们的了,而我却还在说“我们的”房子。我们离开那个地区差不多过了十五年,而我们是不打算回到那儿去了。
我们住在圣·阿戈特中学的房屋里。我像其他男孩那样称呼我父亲索莱尔先生,他负责高年级班,而读这个班就有资格参加教师合格证的考试。他也教低年级班,把年幼的男孩留给我母亲。
那是一座矗立在村子边缘的长长的红楼。它披戴着五叶爬山虎,有五扇玻璃门对着一个用作操场的巨大庭院,部分加盖屋顶以便遮风挡雨;一侧有座洗衣房,还有一扇直通村里的很大的院门。庭院北侧有一扇较小的门对着离火车站三公里远的那条路。南面是花园、田野和草场,朝着市镇边界绵延而去。这是我生活的一个环境,我在其间度过了最为苦恼和宝贵的日子;这是一块栖息地,我们的探险活动流出又回流,像波浪拍打着寂寞的岬角。
是某支铅笔在名册上画下查验的记号,或是某位督学或县长的决定,将我们抛落到那个地方,在暑假将尽的时候,很久以前的某一天,一辆农户的运货马车赶在我们的家庭用品运抵之前把我们放落下来,母亲和我,面对着那扇锈迹斑斑的小院门。几个在园子里偷桃子的小孩子钻过篱笆豁口一溜烟跑了……我母亲——我们叫她米莉——世上最精细的家庭主妇,急忙走进散落着尘土和稻草的屋子,便得出毫无希望的结论,像她每次搬家时都要数落的那样,我们的家当是不可能放进这样局促的地方的……于是她便出来跟我诉苦,一面唉声叹气,一面不停用手帕擦拭我那孩子气的脸蛋,把旅途的尘垢除去。接着便又回去清点我们入住之前不得不封堵的门窗……而我戴着饰有缎带的宽边草帽,站在这座陌生庭院的沙砾地上,只是在那儿等待着,至多到井边和操场上去作试探性的勘察。
这至少是眼下我“想象”的我们抵达时的情形。因为一旦设法重温我在圣·阿戈特庭院的头一个黄昏那种朦胧期待的状态,即刻便有别的期待状态从记忆中冒出来;我看见我自己,两手紧按在大门栅栏上,眼巴巴地守望着那个会沿着村里大街阔步走来的人。如果我试着看见在贮藏室当中的阁楼里我不得不度过第一夜的情景,心里勾起的则是另一些夜晚的情景;我在房间里不再感到孤单了,一个高高的身影在墙壁上移动着,来来回回,动个不停,又那么的亲密。那整个宁静的场景——那所学校,有三棵胡桃树的老马丁的田地,四点钟以后有女访客侵入的那座花园——在我的思绪中永远被惊动了,由于那个人的在场而彻底变形了,那个人完全扰乱了我们的青涩岁月,即便是在离我们而去时,也不让我们松一口气。
可我们在那儿过了整整十年莫纳才初次到场。
我十五岁。是个十一月寒冷的星期天,有了冬天预兆的第一天。米莉整天都在为那辆迟迟不来的送货马车犯愁,它要从火车站给她捎来一顶换季的帽子。她把我一个人送去做弥撒,而到布道时,从唱诗班男孩的座位上,我都还在伸长脖子希望看到她戴着那顶新帽子走进教堂来呢。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