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杨锐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中华大地王冠上的明珠,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是我们从祖先手中继承下来,还要真实完整地传承给子孙万代的“不可替代”的国家财产。但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这些珍贵资源却面临众多威胁和挑战,处在被损害和蚕食的边缘。论文以世界保护联盟(IUCN)“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概念为研究平台,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多学科融贯等方法,对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在区域层次和示范点层次进行了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 杨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联合创始人、系主任、教授,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创始人、院长。学术兼职包括教育部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风景园林教学指导分委员委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第一届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等。1998年,提议建设“滇西北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是我国最早开展区域层面国家公园探索和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的专家之一。2003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系统提出4项战略、32字方针和41项行动建议,为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和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超前进行了学术研究储备,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得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的高度评价;2014年以来,深度、全面参加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顶层设计咨询,先后主持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的7项咨政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曾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框架 第2章 世界国家公园与保护区运动发展趋势 2.1 国家公园在美国的发展 2.2 国家公园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2.3 国家公园相关概念 2.3.1 对国家公园的不同认识 2.3.2 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 2.3.3 世界遗产 2.3.4 生物圈保护区 2.4 世界国家公园运动发展趋势 2.4.1 思想认识方面的进步 2.4.2 技术方法方面的进步 第3章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3.1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演变过程 3.2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基本情况 3.3 美国国家公园的立法与执法 3.3.1 立法程序 3.3.2 国家公园基本法(the Organic Act) 3.3.3 授权法(Enabling Legislation) 3.3.4 荒野法(Wildness Act) 3.3.5 野生与风景河流法(Wild and Scenic Rivers) 3.3.6 国家风景与历史步道法(National Scenic and Historic Trails) 3.3.7 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NEPA) 3.3.8 部门规章(Regulations by NPS) 3.3.9 其他相关联邦法律 3.3.10 执法 3.4 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 3.4.1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的发展过程 3.4.2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决策体系 3.4.3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体系评述 3.5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管理 3.5.1 指令性文件体系 3.5.2 基本政策 3.5.3 国家公园单位入选标准 3.5.4 土地保护管理 3.5.5 自然资源管理 3.5.6 文化资源管理 3.5.7 荒野保护与管理 3.5.8 解说与教育 3.6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经验教训 第4章 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4.1 自然保护区 4.1.1 历史和现状 4.1.2 主要问题 4.2 风景名胜区 4.2.1 历史和现状 4.2.2 主要问题 4.3 国家森林公园 4.3.1 历史和现状 4.3.2 面临的问题 4.4 国家地质公园 4.4.1 历史与现状 4.4.2 主要问题 4.5 世界遗产 4.5.1 历史和现状 4.5.2 当前问题 4.6 生物圈保护区 4.6.1 历史和现状 4.6.2 当前问题 4.7 问题综合分析 4.7.1 认识不到位 4.7.2 立法不到位 4.7.3 体制不到位 4.7.4 技术不到位 4.7.5 资金不到位 4.7.6 能力不到位 4.7.7 环境不到位 第5章 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思考 5.1 研究思路 5.2 基于相关学科的理论分析 5.2.1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分析 5.2.2 基于控制论的理论分析 5.3 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战略方针 5.3.1 科学为本,全面创新 5.3.2 上下启动,多方参与 5.3.3 三分结合,集散有序 5.3.4 一区一法,界权统一 5.4 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行动建议 5.4.1 立法 5.4.2 机构建设与调整 5.4.3 技术支持 5.4.4 社会支持 5.4.5 规划管理 5.4.6 资金管理与税费改革 5.4.7 能力建设 第6章 滇西北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建设规划 6.1 概述 6.1.1 研究背景 6.1.2 项目区范围 6.1.3 研究目的 6.2 滇西北资源保护现状与问题 6.2.1 现状 6.2.2 问题 6.3 滇西北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战略研究 6.3.1 定位 6.3.2 建设目标 6.3.3 建设方针与基本思路 6.3.4 空间布局 6.4 滇西北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管理机制与管理政策研究 6.4.1 管理机制 6.4.2 管理政策 6.5 建立完善滇西北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行动计划 6.5.1 立法方面的行动计划 6.5.2 机制完善方面的行动计划 6.5.3 技术方面的行动计划 6.5.4 资金方面的行动计划 6.5.5 人力资源方面的行动计划 第7章 梅里雪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技术研究 7.1 规划背景 7.2 规划思路与流程 7.3 规划特点 7.4 创新点之一:资源保护等级光谱(CDS) 7.4.1 建立资源保护等级光谱的意义 7.4.2 资源分类 7.4.3 资源重要性评价 7.4.4 资源敏感度评价 7.4.5 资源保护等级评价 7.5 创新点之二:三层次协同规划体系 7.5.1 目标体系规划 7.5.2 战略规划 7.5.3 行动计划 7.6 创新点之三:管理政策分区规划 7.6.1 特点 7.6.2 分区定义和管理目标 7.6.3 分区人类活动控制管理政策 7.6.4 分区人工设施控制管理政策 7.6.5 分区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7.7 创新点之四:分区规划图则 7.8 创新点之五:解说规划 7.9 创新点之六:社区参与与社区规划 7.9.1 社区规划目标 7.9.2 社区规划原则 7.9.3 社区分类规划 7.10 创新点之七:管理体制规划 7 序言 中国遗产资源覆盖约135 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4% 以上,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万千年来历史遗存与祖先 的创造,有无上的、不可替 代的价值。由于我们国家和 社会缺少应有的认识,没有 科学的保护与应有的管理, 相反,却遭掠夺式开发与滥 用。 美国1832年在西部大开 发中即诞生国家公园概念。 1872年成立世界第一个国 家公园……以后国家公园运 动推广到225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国家公园及保 护区面积相当于中国与印度 国土面积之和。有全套的科 研与管理经验。论文作者早 期已参与三峡库区的实验。 我于1998年主持滇西北人 居环境(含国家公园)可持 续发展研究,即建议论文作 者赴哈佛进修,收集大量资 料归来,即参与滇西北国家 公园和保护区体系建设规划 研究。除此以外,在多学科 专家工作下,进行梅里雪山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技术研 究。整个工作与美国大自然 保护学会在滇西北工作组织 合作下进行。这是一个深入 实践、有理论、面向实际的 科学技术报告。 论文作者在上述实践基 础上,并参与了其他地区的 规划实践(黄山、泰山), 以系统论为依据,对中国国 家公园和保护体系作全面分 析,并以控制论与管理学相 关知识为指导,参考世界国 家公园运动发展趋势等,提 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国家公 园和保护区体系的战略方针 与行动建议。 论文有历史、有理论、 有实践,指导思想明确、资 料翔实、系统谨严,是一篇 不可多得的优秀博士论文, 建议授与博士学位,建议在 答辩后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 见作必要的完善后,第一, 正式出版;第二,送交国家 有关部门,如建设部、国土 资源部、科技部等,作为加 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建设的 参考,使国家这一事业上升 到科学的高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