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融通与建构--唐声诗研究
分类
作者 张之为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任半塘先生《唐声诗》是音乐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扛鼎之作。其独创“声诗学”,以极强的开拓性与前沿性,实现了唐诗研究路径与范式的突破,至今仍具示范意义。本书以《唐声诗》为研究对象,阐发声诗理沦、挖掘方法资源、梳理学术公案、辨析相关问题,总结《唐声诗》的成就与价值,力图呈现20世纪唐代音乐与文学研究的历程与创获。
作者简介
张之为,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唐宋文学、音乐文学研究。出版《(唐声诗)校理》《唐涛与音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在《文学遗产》《光明日报》《中山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十数篇。
目录
导论任半塘先生的学术人生
第一章 从《唐声诗》看唐代音乐文学的研究
第一节 任半塘先生的唐代音乐文艺研究
第二节 从文学研究到“音乐的文学”研究
第三节 从一元进化论到多元发生学——兼论词的起源研究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唐声诗》的文献资料
第二节 《唐声诗》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声诗理论
第一节 《唐声诗》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正名、限体、合乐:有关“唐声诗”的论争
第四章 《何满子》考——兼及文人“依调填辞”之曲体规范
第一节 胡二姊于李灵曜宴歌《何满子》考辨
第二节 从《何满子》看文人“依调填辞”曲体规范的形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俄藏敦煌文献所见唐曲子辞二首
附录2 群书所见《乐府杂录》引文十二条辑考
序言
《唐声诗》作为学术经
典,被收入商务印书馆“中
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于
2020年10月出版,此书是
据凤凰出版社2013年出版
的张之为和我一起校理的版
本排印的。王小盾老师和我
共同撰写了《垦荒拓宇,学
垂典范——〈唐声诗〉的理
论建构和历史意义》的导读
,其中也参考了之为的相关
研究成果。重温任先生跋语
,依然如当年读初版时一样
激动。“校事既毕,自我欣
赏曰:善哉《唐声诗》!严
限主题,穷原尽委,洵至‘
涣然冰释,怡然理顺,而自
会于沦肌浃髓'!诚无愧于
其好伴侣《唐戏弄》,并无
怍于其大家庭《唐艺发微》
!堪为‘声诗学'作人梯之
初阶,仰而攀登,何患不!
后之来者,其有意乎?”之
为当年选择《唐声诗》为研
究对象,是否也听到任先生
的召唤?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
,唐代文学研究名家辈出、
成果丰硕,挖掘得比较深,
研究范式也相对成熟。回顾
这几十年的研究,一个比较
显著的趋势是在文学与外部
世界的联系,以及内部演变
的深入探索当中寻求学科生
长点,在广度与深度上同时
寻求突破,近年来学科交叉
研究的涌现正是这种“内外
结合”型研究深化的结果。
事实上,跨学科研究并
不能说是新事物。20世纪
50年代,任半塘先生就写下
一篇《唐代“音乐文艺”研究
发凡》,标举“唐代音乐文
艺学”。任先生是瞿安先生
的弟子,早年深研词曲,后
延伸发展为“唐艺学”研究,
其基本思路就是在音乐文学
学科交叉的视野中,结合音
乐对唐代词章与伎艺展开全
面研究。在“唐艺学”研究规
划与框架下,任先生贡献了
一系列杰出成果:《敦煌曲
校录》《敦煌曲初探》《教
坊记笺订》《唐戏弄》《唐
声诗》等。
《唐声诗》是任先生的
代表作之一,研究的是唐代
与声乐、舞蹈结合的齐言歌
辞。可以说,这部书的视野
和理念是超越时代的,它完
全颠覆了传统诗歌研究的范
式,在唐诗研究里走出了一
条新路。20世纪80年代出
版之后,此书在学界引起了
广泛关注,引起了一系列讨
论,反响巨大。即使是在今
天,《唐声诗》的研究仍然
很前沿,它所倡导的从音乐
演艺形态考察文学文本之发
生演变,本质就是从社会历
史文化与文学的动态交互中
去观照文学现象本身,这种
理念已经完全被当今学界吸
收,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
种经典路径,也代表着古代
文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
向。
1981年,任先生被国务
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研究生导
师,在扬州大学设立了博士
点,这是新中国首批博士点
之一。1983年,任先生招
收了第一届博士生王小盾先
生。王先生继承了任老的事
业,其博士学位论文《隋唐
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不
仅以博大的体系和透辟的分
析体现出对历史事物研究的
客观性和理性,还揭示了文
学史研究的基本途径:在充
分占有原始材料的基础上,
努力考察事物的广泛联系,
认真分析事物的阶段性发展
,以说明文学的发展规律。
而《唐代酒令艺术》《汉文
佛经中的音乐史料》《越南
汉喃文献目录提要》《从敦
煌学到域外汉文学》等书亦
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
些成果意味着一种学术路径
与方法的成功:前沿的资料
意识、开阔的研究视野、基
于精详考据的理论建构,当
然还有勇于创新、不断自我
超越、精益求精的精神。
2013年,在王小盾老师
的主持下,《任中敏文集》
出版。出于对任先生的崇敬
,张之为和我承担了其中《
唐声诗》的校理工作。之为
在2006年随我攻读硕士学
位,后又随我攻读博士学位
,毕业后进入云南大学文学
院任教。她在攻读硕士学位
期间就对音乐文学研究感兴
趣,选定了《〈唐声诗〉研
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题目
,本书就是据之修改而成。
最近十年以来,关注任先生
及其学术的研究有明显增多
之势,而且研究的层次与水
平都很高。述往事而思来者
,对《唐声诗》这样一部彪
炳唐诗研究史的“声诗学”开
山之作展开专书研究,阐发
理论体系、挖掘方法资源、
总结学术价值、辨析相关问
题,是有价值的工作。希望
我们能够更好地承继这份珍
贵的学术遗产,也能从中寻
求未来工作的启迪。
王小盾老师认为学术关
系是有缘分的,我也相信。
王老师不时会说:“1982年
我报考任先生的博士,伟华
已留校当老师,让出床铺给
我。”我保留了一套《唐声
诗》,之所以珍贵,也是有
一段师生缘,下册为我所购
,上册则为我的博士生吴夏
平所购,我在书前写有一段
跋语:“一九八八年四月,
余赴京修改《唐代幕府与文
学》,偶于王府井新华书店
得任中敏先生《唐声诗》下
册,后于南京、扬州书肆寻
其上册未果。二〇〇三年初
,博士生吴君夏平入学,持
贵阳旧书摊所购《唐声诗》
上册赠余,喜成完帙。北京
之下册,待贵阳之上册相配
乎?人之缘分,书之残整,
良有以也!二〇〇三年十二
月二十一日伟华记于广州寓
所。”
珍爱学术,珍惜缘分。
是为序。
戴伟华
辛丑杏月于平斋西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