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之路(通向最高权力的拿破仑1769-1802)(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法)帕特里斯·格尼费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拿破仑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一个没有显赫祖先和姓氏的人,凭借意志、勤奋和天赋的力量造就了自己。本书致力于探究拿破仑投身于历史的洪流并最终成为其推动者的历程,记述了他自诞生于科西嘉岛至成为终身执政的前半生,并基于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了拿破仑性格中的过人之处,描绘了大革命时代的背景,同时还评估了当时的种种社会舆论。通过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辨析还原,我们得以用接近当事人的视角,看待拿破仑和他所处的时代。
作者简介
帕特里斯·格尼费(Patrice GUENIFFEY)(1955— ),法国历史学家,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教授,2006—2009年担任该院雷蒙·阿隆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革命史与帝国史》(佩林出版社,2011年),《波拿巴》(伽利玛出版社,2013年,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给历史著作的奖项——戈贝尔奖),《法兰西英雄:拿破仑和戴高乐》(佩林出版社,2017年)。他还指导了《费加罗报》的历史专栏文集《国王的末日》(佩林出版社,2014年)。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拿破仑与科西嘉,1769—1793
第1章 科西嘉的意大利家族
第2章 法国式的成长环境
第3章 法国军官与科西嘉爱国者
第4章 阿雅克肖的革命者
第5章 破灭的幻想
第二部分 初登舞台,1793—1796
第6章 土 伦
第7章 寻觅未来
第8章 幸 福
第三部分 意大利战役,1796—1797
第9章 美丽的意大利
第10章 意大利政策?
第11章 维也纳之路
第12章 蒙贝洛
第13章 拯救督政府
第14章 坎波福米奥
第15章 巴黎幕间曲
第四部分 远征埃及,1798—1799
第16章 通往印度之路
第17章 征服尼罗河
第18章 治理埃及
第19章 雅 法
第20章 从东方归来
第五部分 渡过卢比孔河,1799
第21章 密 谋
第22章 雾 月
第六部分 革命之王,1799—1802
第23章 第一执政
第24章 迈出第一步
第25章 从杜伊勒里宫到马伦戈
第26章 工作与日常
第27章 1801年的转折
第28章 与教廷的和平
第29章 阶梯尽头
注 释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序言
1816年的一天,拿破仑
正与拉斯卡斯谈论英国的政
策和他与玛丽一路易丝的婚
姻。突然,似乎忘记了还有
听众在场,他沉默了,“一
只手拄着脑袋”。过了一会
儿,他直起身子说道:“我
的一生是怎样的一部小说啊
!”这句话非常有名,时常被
引用,而且千真万确。但是
无论拿破仑的一生多么传奇
,它更像一首乐曲而非一部
小说。当《发条橙》的作者
安东尼·伯吉斯决定写一部
关于拿破仑的小说时,他将
其命名为《拿破仑交响曲》
,其中每一个章节都以贝多
芬后来改名为《向一位伟人
致敬的英雄交响曲》的《拿
破仑交响曲》中的乐章命名
。。贝多芬谱写的第一乐章
正展示了拿破仑那非凡命运
的节拍:有活力的快板。
人们时常会惊叹于有关
拿破仑的那数以万计且与日
俱增的研究的庞大数量;然
而这并不值得震惊,因为没
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这个短
暂的时代一样,经历了如此
多的空前的大事、彻底的变
革和不朽的崩溃。从法国大
革命爆发到拿破仑帝国的崩
溃不过经历了区区四分之一
个世纪。这场革命即使未如
尼采所说,使拿破仑的出现
成为必然,也至少为他的发
迹创造了条件。从三级会议
到皇帝退位,历史并非在按
部就班地前进,而是一路疾
驰。拿破仑犹如一道流星划
过天际:从1793年他步人
舞台到雾月十八政变,才过
了仅仅6年,从他手握权力
到宣布成为终身执政不过只
有3年,从终身执政到帝国
时代的到来也才过了2年,
雅克·班维尔指出:
不到10年后,就将是路
易十八的复辟……10年之前
他刚刚脱颖而出,仅仅10年
之后,这一切就要终结了…
…他25岁时还是个小军官,
后来却奇迹般地在35岁成为
了皇帝。时代推着他的肩膀
一路向前。他时日有限。日
子就像一场极度丰富的梦一
样飞速流逝,几乎没有停歇
,也没有放缓,就这样戛然
而止,灾难急不可耐地到来
;他短暂的统治期间发生了
如此多波澜壮阔的事件,使
人不禁误以为其长达一个世
纪。
在这如此短的时间内,
拿破仑扮演了以下所有的角
色:科西嘉爱国者、雅各宾
革命党(但不极端)、斐扬党
人(时间不长)、热月党人(
却为罗伯斯庇尔辩护)、征
服者、外交官、立法者、“
英雄、统帅和文化艺术的资
助人”。、共和国的独裁者
、世袭的君主、废立君王者
甚至是181 5年时的立宪君
主(如果我们认真地了解一
下百日时期所设立的制度)
。拿破仑的形象在人们心中
的变化简直有如魔术,甚至
让人不禁怀疑自己得了替身
妄想症。随着形势变化,他
不仅变换着角色,被套上了
各种戏服,连名字和相貌也
随之而变。他起初使用的是
一个奇特的、连拼写和读音
都尚不明确的名字,是
Nabulion、Napolione、
Napol60n,还是Nauplion?
都不重要,他后来就选择只
用姓氏了,并将
Buonaparte法国化为
Bonaparte。在意大利,一
些人声称这个姓氏也不比他
那奇怪的名字可靠多少。他
本人或许虚构了在圣吉米亚
诺(San Gimignano)附近的
远亲,他的奉承者则给他杜
撰出了异想天开的家族谱系
,怀疑论者则声称经过考证
,他祖先的姓氏并非是波拿
巴,而是马拉帕尔特
(Malaparte)。他们在拿破
仑的经历中寻找证据,在他
们眼中拿破仑干的坏事总比
好事多,正如他们宁可相信
他姓Mala.parte,而非
Buona—parte。这当然不可
能,但是它至少有一个功劳
,就是启发了年轻的库尔齐
奥·祖克特(Curzio Suckert)
用马拉帕尔特作为自己的笔
名——或许是被这个兼有族
名源流和人物历史考证的故
事所吸引的皮兰德娄
(Pirandello)给他的建议。
1804年,波拿巴在加冕称
帝后再次使用拿破仑这个名
字。因为这个名字从那时起
就代表着一个王朝的缔造者
——人们甚至将由他拔擢的
王公们称为“拿破仑的效仿
者”——所以有必要让它显
得不那么怪异。由于教宗希
望避免与这个缓和了由大革
命带来的针对教会的敌意的
人再起龃龉,教士们在罗马
拼命翻阅殉道者名单,但并
未找到名为拿破仑的圣徒,
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名
为纽波利斯或是尼阿波利斯
的圣徒,此人是否真实存在
或许有些疑问,但正能解决
问题:尼阿波利斯不是和纳
波里奥相近吗?纳波里奥不
是和拿破仑相似吗?就这样
,皇帝也有了他的节日,8
月15日,他的生日——这天
也是圣母升天节。。不知一
直叫他波拿巴的约瑟芬是否
也改了习惯?从那时起,他
信上的签名就是“NP”“Nap”
“NaDo”或是“NaDole”。
将此书分为两卷且以
1802年他成为终身执政作
为分界点,并不意味着我赞
同自由主义者的阐释。
与以司汤达的《拿破仑
的一生》的创作理念为代表
的观点相反,传记不能与皇
帝的步伐一致,也就是说不
能进展那么快。从这方面来
说,传记是一种极难的肖像
艺术。后者要求一蹴而就,
精确描绘相貌,区分重要附
属物的能力,也就是用寥寥
数页,描绘一个人的真实面
貌的能力。传记是一种极为
与众不同的、更为劳累的习
作,因为所有人的一生,哪
怕是为了行动而生的拿破仑
,都有其枯燥无聊的地方。
“在所有的战略评论中,”克
劳塞维茨(clause
导语
法国大革命研究前沿学者的经典之作。
立足于浩如烟海的原始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
讲述拿破仑在时代潮流中脱颖而出、夺取最高权力的传奇历程。
传统传记写作在新史学框架下的复兴。本书致力于探究拿破仑投身于历史的洪流并最终成为其推动者的历程,记述了他自诞生于科西嘉岛至成为终身执政的前半生,并基于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了拿破仑性格中的过人之处,描绘了大革命时代的背景,同时还评估了当时的种种社会舆论。
后记
初见此书,相信很多读
者都会有同样的疑问:像拿
破仑这样我们如此耳熟能详
的人物,如今还有必要由历
史学家专门为他立传吗?以
及传记,尤其是重要政治人
物的传记,不是已渐渐淡出
了严肃历史写作的领域,而
更近于文学了吗?
帕特里斯.格尼费教授
用这部书向我们证明了,在
当代,人物传记仍有其不可
取代的地位和独特的史学价
值。拿破仑个人的命运,已
与法国历史的进程融为一体
。格尼费教授讲述的不是他
的奇闻轶事,而是他投身于
历史的洪流并最终成为其推
动者的历程。基于历史研究
的最新成果,他在书中分析
了拿破仑性格中的过人之处
,描绘了大革命时代的背景
,同时还评估了当时的社会
舆论。作者通过对种种细节
的辨析还原,让我们得以接
近当事人的视角,来看待拿
破仑和他所处的这个时代。
可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
的关于拿破仑及其时代的历
史著作,格尼费教授也因此
于2014年荣获法兰西学术
院历史学领域的重要奖项戈
贝尔奖。同时本书丰富生动
的历史细节和拿破仑跌宕传
奇的人生经历,想必也能使
读者沉浸其中。
本书篇幅颇巨,格尼费
教授博闻强识,善旁征博引
。编者水平有限,虽竭心尽
力,编校工作耗时甚久,想
必仍难免有不少错漏之处,
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多多
批评指正。
书评(媒体评论)
(格尼费)对拿破仑的
青年和少年时代……做了极
好的解读……这样的作品让
人眼花缭乱……(格尼费)
对政治问题的研究宏伟而精
彩……这本书将作为法国拿
破仑研究的经典著作,在该
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史蒂文·英格伦,《
纽约书评》
这本书对拿破仑生涯中
的各个阶段的叙述都是详尽
无遗、准确无误的,而且极
富说服力。这本书很可能将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被视
为拿破仑传记中的权威作品

——大卫·A.贝尔,《国
家》
这是一部神奇而又令人
振奋的传记……(格尼费)
以18世纪末法国思想史为基
础,写出了一部强有力的传
记。这本书的显著特点之一
,也是与大多数传记不同的
地方,就是格尼费的主题紧
扣着时代精神……这是迄今
为止出版的关于拿破仑一生
的最详细而具分析性的论述
,讲述了自他幼年从军到
1802年被宣布为第一执政
的故事……格尼费下一本关
于拿破仑的帝制时代的作品
,令人热切期待。
——艾伦·福里斯特,《
文学评论》
关于拿破仑的书成千上
万,但只有少数作品能像这
本书一样鹤立鸡群。
——《费加罗报》
精彩页
长久以来,拿破仑的家族起源都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们如今知道他的祖先来自萨尔扎纳(Sarzane)。从13世纪开始,波拿巴家族就是这个位于托斯卡纳(Toscane)和利古里亚(Ligurie)之间的城市中的上流家族之一,行政官员、总督和大使辈出。15世纪,萨尔扎纳被热那亚共和国吞并。从那时开始,或许是因为在热那亚人统治下的日子并不好过,波拿巴家族的一员决定在科西嘉岛(Corse)定居。热那亚这个“最尊贵的共和国’’无意将此岛辟为殖民地,不过它需要常驻的行政官员和治安官,因此给予了愿意移居该岛的本国公民特别待遇。1483年,一位叫乔瓦尼.波拿巴(Giovanni Buonaparte)的人迁往了科西嘉岛,而他的儿子,绰号“萨尔扎纳的摩尔人”的弗朗切斯科(Francesco)于1529年在岛上永久地住了下来。从萨尔扎纳到阿雅克肖
波拿巴家族到达科西嘉岛的时间同样富有争议。19世纪的历史学家伊波利特.泰纳指出这是在1 529年,我们现在知道这个时间是正确的。考虑到在之后的1530年,意大利中部的一众共和国臣服于查理五世,见iiliT“大规模政治冒险与巧取豪夺”的终结,泰纳将科西嘉岛视为拿破仑之所以有别于他所在时代的关键。“就在中世纪开始失去活力与动力,蓬勃自由的树液在枯萎的树干中干涸之际,它一个小枝在一个岛上扎下根来,岛上的文化同样是意大利式的,却几近野蛮,其制度风俗与民族情感还停留在中世纪早期,社会的粗野氛围使其足以保持自身的强健活力与严酷无情。”。
在泰纳看来,拿破仑是“一个15世纪的伟大幸存者”。波拿巴家族移居到了意大利的一个野性未驯的乡僻之地,科西嘉岛。而大陆却陷入了漫长的沉睡之中。因此,在历代波拿巴家族成员以及拿破仑母亲所属的拉莫利诺(Ramolino)家族的先祖的传承下,中世纪的精神存续到了启蒙时代,最后融入了拿破仑的血肉。。实际上,离开了萨尔扎纳的波拿巴家族并非去了一个与大陆文明隔离的蛮荒之地。他们所定居的科西嘉岛不是只有荒山野岭和世代相传的族间仇杀,这里有着后来相继迁入的比萨人和热那亚人建立的城市。这些城市被称为屯堡(presidio),是在岛屿沿岸分散建立的意大利小飞地。这些地方依然自认为属于意大利,是意大利的殖民地,那里的第一批移民的后裔仍旧对他们的出身感到自豪,不想将自己与原住民混为一谈。不过,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断定在科西嘉岛上有意大利人和科西嘉人两个不同的族群,他们毗邻而居,却很不平等地分别住在沿海城市和山区村庄里呢?这一区别并不是虚构的,但也有其前提条件,因为科西嘉岛上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博尼法乔(Boniffacio)也许符合这种情况,这座城市长期禁止科西嘉原住民进入。但对于像阿雅克肖(Ajaccio)这样的热那亚殖民地来说就并非如此了,那里的人民全都拥有利古里亚血统,而他们很快就与来自岛内腹地的科西嘉人混居了。
科西嘉岛上的这些屯堡并不是反科西嘉的,而是呈现出了一个不同的科西嘉,至少阿雅克肖是如此:诚然,它不同于岛内腹地,但却绝非一个纯粹的利古里亚人堡垒。即便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那也是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区别,而不是意大利人与原住民的区别。无可否认,意大利殖民者的后裔被本土的科西嘉人视为“外来人”,他们本身也对自己的大陆出身感到自豪甚至相当珍视。但实际上,他们与那些被其称为“故乡”的乡镇没有任何联系,他们早已离弃了那片土地,来到了科西嘉的城市。他们也许会出于荣誉感和优越感而夸耀自己来自大陆,但这并不能证明他们真的如科西嘉人所说的,或者自己时常想象的那样,与原住民相异。18世纪的科西嘉岛上的热那亚殖民者的后裔,并不能与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者相提并论。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离自己的意大利出身越来越遥远,在联姻的作用下越来越深地融入科西嘉社会中了。波拿巴家族并不例外,而且说实话,他们赖以和热那亚及托斯卡纳的贵族维持关系的贵族头衔也遭到了怀疑。通过婚姻与子嗣繁衍,他们也和来自岛内地区的彼得拉桑塔(Pietrasanta)家族、科斯塔(Costa)家族、帕拉维奇尼(Paraviccini)家族和博内利(Boneli)家族有了亲戚关系。“我更多是一个意大利人,或者托斯卡纳人,而非科西嘉人。”拿破仑如是说。而实际上,就像保罗·瓦莱里描述其出身那样,他可以说是“科西嘉与意大利混合”的产物。
旅行者们都一致认为,在热那亚人所建立的殖民地当中,阿雅克肖是最为美丽的:“三条街道成扇形散开,与第四条街道相交,高低不同的房子一个接一个地排列着,从钟楼上可以远远地看见一个宁静的港湾,几艘抛锚的帆船静静地停泊着。沿着海岸,越过城墙,可以看到郊区……和周围的一切,乡村里有橄榄树,还有葡萄园和几何形状的花园。”在阿雅克肖的城墙内住着一群由工匠和渔民组成的普通民众,还有一大帮神职人员。再往上就是一小批中产阶级,靠为“最尊贵的共和国”担任军政官员勉强维持日常开支。在阿雅克肖的小社会里(直到18世纪末其居民才略多于4000人),波拿巴家族享有一个受人尊敬的、偶尔会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