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纪盛期,欧洲发生了一股内部征服、殖民和经济增长的浪潮,由此,欧洲从一个由独立小社群组成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由各具独特文化的强大王国构成的网络。在这本引人注目的著作中,作者罗伯特·巴特利特生动地展示了欧洲自己就是殖民的产物,如同它后来成为殖民者一样,还展现了这对塑造欧洲大陆和当今世界的影响。
本书出版后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奖,后被翻译为德语、爱沙尼亚语、波兰语、日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多种语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欧洲的创生(950-1350年的征服殖民与文化变迁)(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英)罗伯特·巴特利特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中世纪盛期,欧洲发生了一股内部征服、殖民和经济增长的浪潮,由此,欧洲从一个由独立小社群组成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由各具独特文化的强大王国构成的网络。在这本引人注目的著作中,作者罗伯特·巴特利特生动地展示了欧洲自己就是殖民的产物,如同它后来成为殖民者一样,还展现了这对塑造欧洲大陆和当今世界的影响。 本书出版后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奖,后被翻译为德语、爱沙尼亚语、波兰语、日语、西班牙语、俄语等多种语言。 作者简介 罗伯特·巴特利特(Robert Bartlett),圣安德鲁斯大学中世纪史荣休沃德洛主教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他曾在爱丁堡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巴特利特曾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廷根大学、特拉维夫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任研究员。 巴特利特著作颇丰,包括《威尔士的杰拉尔德,1146-1223》《诺曼和安茹国王统治时期的英格兰,1075-1225》等多部关于中世纪英国、圣徒崇拜、中世纪欧洲的边界与殖民的著作。他还为英国广播公司撰写并主持过3部纪录片,即《中世纪思潮》《诺曼人》《金雀花王朝》。 目录 导论 第1章 拉丁基督教世界的扩张 第2章 贵族的离散 第3章 军事技术与政治权力 第4章 征服者的形象 第5章 自由村庄 第6章 新地貌 第7章 殖民城镇与殖民商人 第8章 拉丁欧洲边境上的种族关系(一) 第9章 拉丁欧洲边境上的种族关系(二) 第10章 罗马教会与基督教人民 第11章 欧洲的欧洲化 第12章 扩张之后的欧洲的政治社会学 注释 出版后记 导语 本书是1994年沃尔夫森历史奖获奖作品,聚焦于950—1350年这一时期,从一个特别的视角考察了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历史。 从边缘地带、宗教、人口、贸易、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化着手,讲述欧洲是如何成为现代欧洲的。 后记 本书聚焦于950—1350年 这一时期,从一个特别的视 角考察了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历史,阐述了欧洲和地中海 地区的征服活动、殖民化和 相关文化的变迁。从当代的 角度来看,我们往往将过去 的欧洲视为一名殖民者,认 为它是一系列征服了境外土 地并将欧洲的文化价值观强 加给其他民族的帝国;而本 书表明,中世纪的欧洲与它 后来是一个殖民者一样,都 是征服、殖民和文化转型过 程的产物。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罗 伯特·巴特利特,他是苏格 兰圣安德鲁斯大学中世纪史 荣休沃德洛主教教授,也是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巴特 利特有多部著作,其中本书 曾荣获沃尔夫森历史奖,并 被翻译成德语、爱沙尼亚语 、波兰语、日语、西班牙语 和俄语。 我们引进了这部优秀的 作品,希望分享给国内的读 者,但因时间及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 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 版时做出修改。 服务热线:133-6631- 2326 188-1142-1266 服务信箱: reader@hinabook.com 后浪出版公司 2020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关于欧洲之形成的明晰 而有力的叙述……巴特利特 史诗般的主题是拉丁基督教 世界向欧洲边缘地带的扩张 ……他还强调了这一扩张对 世界未来历史的影响。 ——凯斯·托马斯《卫报 》 在诸多对中世纪欧洲的 重新评估中,这本是多年以 来最令人兴奋的,也是写得 最好的。 ——埃里克·克里斯琴森 《纽约书评》 巴特利特积累了大量文 献资料。与其他作者不同的 是,他用丰富的事件、名士 和当代评论编织了一张华丽 的“挂毯”……这是一项对塑 造了西方世界的力量的技艺 精湛的调查。 ——西奥多·K.拉布《泰 晤士报文学增刊》 有启发性的……一部有力 量的历史作品,也是一本含 蓄的、有关我们时代的小册 子。 ——保罗·约翰逊《标准 晚报》 精彩页 第1章 拉丁基督教世界的扩张 他从远方带来了石匠,在特罗伊纳(Troina)为一座教堂奠基,并很快地把它建了起来。这座教堂的天花板与地板依次就位,墙壁上涂上了沥青,以圣母玛利亚为主保,献上土地和什一税(tithe),在充分装修之后,它被提升为主教座。1 主教教区的扩展(950—1300年) 在中世纪盛期,其他领域中发生的扩张姑且不论,毋庸置疑的是拉丁基督教世界—承认教宗权威、施行拉丁礼拜仪式的基督教地区—边界的拓宽。因此,衡量扩张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便是追踪主教教区的建立。尽管不太适于呈现灵修体验的变迁,但把主教教区这种界定清晰的组织形态作为我们的衡量单位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主教教区是有形的存在。每个主教教区都得要有一名任职的主教,一般情况下,他拥有一座主教座堂。主教和教区都是有名在籍的。因此,拉丁教区都可以在地图上命名、列出、计数和绘制。每个主教教区都有一系列的教士、一位圣徒、一份信徒的捐赠、一座大型教堂,因而构成了拉丁基督教世界的一个实在和具体的体现。其次,主教教区一般来说是有明确的区域范围的,而且在中世纪盛期越发如此。它不但包括大教堂中的那位主教,还包括一块被越发准确而详细界定的土地。理论中的拉丁基督教世界好似一个多细胞体,而组成它的细胞就是教区。基督教世界的每个地方都应当属于一个有名字且为人所知的主教教区,同时,不该有任何地方属于一个以上的主教教区。当然,有争议的边界和模棱两可的情况并非没有,而且在欧洲的某些区域,领土性教区的发展十分缓慢。然而,拉丁基督教世界是由教区构成的,这依旧是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一小群乡下人声称“我们不属于任何教区”,2那么对他们的随即回应会是斥之为“彻底错误”,并把他们归属到一个教区之下。此外,这些教区都是相对统一的单元,以中世纪的标准衡量,其统一程度可以说是相当显著。在大部分西方教会中,仪礼周期、内部组织结构与教阶等级体系及相对应的教宗的法律地位都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我们试图描绘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扩张及其限制时,主教教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统一、可衡量的单元。 然而,用主教教区数目的增长来初步描述拉丁基督教世界的扩张,并不仅仅是因为教区的具体性使它便于分析。主教并不只是最易于识别的地方高级教士,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一位。主教任命司铎,为信徒行坚振礼,也是审判者。如果没有主教,教会就不复存在。因此,作为教会的基本单元,中世纪教会的主教教区是衡量基督教世界的自然而便利的单位。 1200年,大概有800个主教教区认可教宗的权威并施行拉丁礼拜仪式。它们在规模、地形和社会构成方面差异很大。它们的历史也有长有短。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一直是以城市为基础的宗教,因此,最古老的主教教区反映了古代公民世界的定居模式和政治地图。主教教区的核心地带包括意大利、法兰西和莱茵兰地区,在意大利半岛分布最为密集,800个主教教区中的近300个都在这里。不过在普罗旺斯和法兰西南部,教区的分布也很密集。法兰西的其他地区和莱茵兰的主教教区较少,但它们的空间分布很有规律,通常相距60英里(1英里约合1.6千米)左右,所形成的网络全面铺展在大西洋和莱茵河之间。 这些教区一般都有连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基督教诞生的最初几个世纪。尽管有些教区在5世纪的日耳曼人入侵或9—10世纪的维京人劫掠中遭遇了断裂,但在这些地区,像斯波莱托(Spoleto)和兰斯(Rheims)这样的主教教区并不少见。据可靠记载,前者的最早主教出现于353年;后者的主教第一次被提及是在314年,而一份记录所载的兰斯主教名录提供了一份连贯的主教出任者的谱系,从500年左右开始每个世纪都至少有3位。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