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注重定量和定性、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论为基础,批判借鉴当代诠释学方法,通过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对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理解和认同的内涵与功能、历史与现状、问题与归因以及作用机理与提升路径等进行了全面充分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全书“实证研究”特色鲜明,同时兼具深入的学理分析和逻辑论证,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和有力的对策参考。
陈志兴,1979年生,江西东乡人,中山大学法学博士,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赣江青年学者,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9项;出版专著2部,其中《理解德育论》获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编著1部,并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荣获“2019年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导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进程
一 在探索中前行(1949-1957年)
二 在曲折中行进(1957-1976年)
三 在改革中发展(1976-2012年)
四 在开拓中创新(2012年至今)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经验
一 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是重点
二 维护青年教师正当权益是基础
三 注重培育方法是关键
四 坚持党的领导是保障
第二章 价值理解、认同与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相关性
第一节 价值理解、价值认同范畴释义
一 价值、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 价值理解、价值认同的概念厘定
三 价值理解、价值认同的主要特性
第二节 价值理解、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关系
一 价值理解与认同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 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理解与认同建构的价值意蕴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认同现状的实证调查与归因分析
第一节 高校青年教师核心价值观理解与认同总体状况的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一 研究设计
二 总体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分析
三 基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诚信、平等价值观理解与认同状况的统计分析
一 高校青年教师对诚信价值观理解与认同的状况
二 高校青年教师对平等价值观理解与认同的状况
第三节 高校青年教师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理解与认同状况的访谈结果
一 爱国:青年教师国家认同度高,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二 敬业:青年教师奋斗意识较强,但是职业认同度与高校忠诚度不匹配
三 诚信:青年教师普遍认同诚实守信,也存在知行不一现象
四 友善:青年教师基本能做到友善待人,也有人对人际关系感到困惑
第四节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认同状况的归因分析
一 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带来价值分化与认同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