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乡村兴则国家兴。丛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最高人民法院丰富的案例资源和对涉农案件的司法大数据分析,全面、客观、科学地梳理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中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多发点以及法律风险点。丛书采用一问一答形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人们普遍关心的涉农法律问题进行通俗易懂的解答,提示存在的法律风险,以助于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 本书是丛书的其中一册,是最新修订的第二版。全书立足乡村治理的法治建设,从涉及乡村振兴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等案件出发,选取了最高人民法院、浙江法院有关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解答。通过“一问一答”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相关知识要点。除此之外,精心挑选了与问题相关的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典型案例,在简述基本案情的基础上释法说理,对常见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村民可能存在的认识误区作相应风险提示。 目录 第一章 污染防治类案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类案件 问题1:大气污染纠纷中,恶臭气体排放企业的侵权责任如何确定 问题2:构成环境污染侵权,被侵权人应提供什么证据 问题3:环境行政案件法院如何附带审查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 问题4:污泥恶臭超标,是否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处罚 ◎法律规定速查 第三节 土壤污染类案件 问题1: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未直接认定污染及受损事实,相应环境污染侵权民事案件中受害人和污染者的因果关系举 证责任如何分配 问题2:无意思联络的多个污染行为导致同一损害后果时,各污染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原因力大小应该如何认定 ◎法律规定速查 第四节 水污染类案件 问题1:对于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何种情况属于后果特别严重 问题2: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主观过错应如何认定 问题3:委托无资质被告处置危险废物,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问题4:单位犯污染环境罪的,罚金数额应该如何确定 问题5:干扰自动监测设施但未造成污染后果是否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问题6:在水污染环境纠纷中,行政机关出具相关证据的效力如何 问题7:居民对环境公共整治行为负有何种程度的容忍义务 问题8:当一污染行为涉及刑事行为、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时,如何综合运用 问题9:用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对污染行为进行处罚?/38问题9:环境侵权案件举证中行政文书可否起到证明作用 问题10: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单位对高速公路环境污染是否应承担相关责任 问题11:环保部门作出的“责令停止生产决定”的性质是行政命令还是行政处罚 问题12:企业将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通过管道,向雨水排放口排放,是否构成违规设置排污口的违法行为 问题13:如何确认环境侵权行为的处罚时效起算时间 问题14:船舶偷排含油污水案件中,如何认定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及其造L成的损害?如何认定偷排的含油污水是否属于有毒物质 ◎法律规定速查 第五节 海洋污染类案件 问题1:未纳入环境标准的物质导致损害结果是否应认定为新型污染物及承担相关侵权责任 问题2:在污染来源多样的情况下,侵权责任主体应如何甄别及各主体责任比例应如何判定 ◎法律规定速查 第六节 物质污染类案件 问题1:在污染环境刑事犯罪中,对于悔罪表现明显,积极挽回、减少损害后果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可从轻处罚 问题2:污染环境刑事案件中,在当事人承担了环境修复责任的情况下,可否对环境污染者从宽处理 问题3:非法排放、倾倒、处置行为应如何认定 …… 第二章 生态保护类案件 第三章 资源利用类案件 第四章 环境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 编后记 序言 21世纪以来,2024年是 中央连续21年发布聚焦“三 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已逐渐成为中 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 题的专有名词。今年的主题 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 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 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 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为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升基 层干部群众的法治素养与能 力,2020年,经过深入实 地调研,在最高人民法院有 关领导和庭室的指导帮助下 ,我们精心策划出版了《乡 村振兴:基层干部法治素养 与能力建设丛书》。丛书出 版以来,其以与乡村社会生 活紧密结合的实用性、解答 法律问题的准确性,以及语 言风格的简洁易懂性,受到 了包括法官、律师等广大基 层干部、群众在内的读者喜 爱,收到了诸多积极评价和 反馈。同时,丛书还入选了 2021年中宣部农家书屋重 点推荐书目,其中,《农村 土地流转法律问题解答与实 例》《农村生产经营、生活 法律问题解答与实例》两册 被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选用 为基层干部培训教材。 丛书出版三年多以来, 《民法典》正式施行,党的 二十大作出全面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乡村改 革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法 律问题,司法实践中也形成 了新的成果和经验。为使丛 书对法律问题的解答能够紧 密结合乡村社会发展变化, 保证实用性和时效性,满足 读者学法用法的强烈渴求, 我们决定在第一版的基础上 ,对丛书内容进行全面补充 更新完善,全新推出《乡村 振兴:基层干部法治素养与 能力建设丛书》(第二版) ,共5册,分别为《农村土 地流转法律问题解答与实例 (第二版)》农村生产经营 、生活法律问题解答与实例 (第二版)》《集体土地征 收、拆迁、拆违法律问题解 答与实例(第二版)》《生 态资源环境保护法律问题解 答与实例(第二版)》《乡 村诉源治理的实践经验与典 型案例(第二版)》。 从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 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完善: 一是结合法律法规、司法解 释的修改,对法律问题解答 内容进行全面审核、修改和 更新,保证解答的准确性; 二是梳理并补充此前未收录 的法律问题和新出现的法律 问题,对丛书内容进行全面 丰富完善;三是收录新的案 例,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新公 布的典型案例,在全新上线 的“人民法院案例库”中精选 的典型案例,以及各地法院 近期裁判的典型案例,以体 现当前新的司法观点和裁判 标准。丛书具有以下三个突 出特点: 1.内容全面、问题导向 、针对性强。丛书编写过程 中进行了充分调研,以问题 为导向,听取基层执法人员 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主要 诉求,并结合人民法院丰富 的案例资源和司法实践经验 ,全面、客观、科学地梳理 、提炼出主要涉农纠纷类型 、矛盾多发点和法律风险点 ,使内容全面反映并紧密贴 合乡村振兴基层涉法需求,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观点准确、注重时效 、实用性强。丛书由一批既 有丰富审判实务经验,又具 有较强法学理论研究能力的 业务骨干法官组成作者团队 ,由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庭室 的审判业务专家进行指导、 审稿,保证丛书观点的准确 性、科学性以及与当前立法 精神和司法观点的一致性, 为司法人员正确适用法律、 基层干部依法行政群众依法 维权提供准确的指引与帮助 。 3.一向一答、以案说法 、通俗易懂。从书采用一问 一答的形式,先提出问题然 后对问题作出通俗易懂的解 答,再附以相关典型案例以 及案例分析帮助理解并提示 存在的认识误区和法律风险 ,最后列明相关联的法律法 规条文,方便对照阅读和查 阅。通过一套“组合拳”,让 读者对相关法律问题形成点 面结合、立体式的理解和认 识。 丛书修订再版倾注了编 写团队的大量心血,在此致 以诚挚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希望丛书的再版能为全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广 大基层干部的法治素养和依 法办事能力、推进法治乡村 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从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并对我们未来不断完善抹升 丛书内容质量积极建言献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