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松江(70年70个瞬间)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949年5月13日,松江解放。这座人文渊薮的千年古城,历经炮火洗礼,迎来新生,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解放初期,作为农业大县,松江完成土地改革,迎来农业合作化高潮,陈永康水稻丰产经验、农业耕作制度改革经验推广全国,同时镇队企业的发展,为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撤县建区后,松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以松江工业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新城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人民生活和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了从上海远郊农业大县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区、文化大区和文明城区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松江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聚焦G60科创走廊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旅游产业发展三大举措,迈上加快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的伟大征程。
本书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松江区70个具有特色和重要意义的大事,通过讲述故事,反映历史,透过松江区的变化,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发展变迁。全书以图片讲历史,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收录的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中,有不少是公开渠道不多见的。
目录
前言
01 松江解放——人民翻身做主人
02 毛泽东推广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经验
03 三万民工修海塘
04 农民翻身把歌唱
05 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06 “组织起来,生产自救”——王梦来创办松江县第一个互助组
07 种田要学陈永康
08 中国第一家县级痨病防治专业机构
09 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八千人大会
10 宋庆龄到松江视察
11 1955年,毛泽东听取松江地委汇报工作
12 中国共产党松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3 松江县划归上海市管辖
14 万亩泖田变良田
15 顾绣恢复传承
16 黄浦江上第一桥——松浦大桥
17 松江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
18 松江经济腾飞的第一波——乡镇企业崛起
19 胡耀邦批示推广松江三麦丰收经验
20 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从农业开始
21 大江——农业现代化的实验工程
22 低洼地改造:青松大控制
23 莘松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4 《松江报》复刊
25 上海市郊首家市级工业区
26 松江人民心中的“南京路”重装亮相
27 ’94松江——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
28 珠峰脚下援藏情
29 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30 松江第一次承办的全国性大型比赛——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
31 1998年,松江撤县建区
32 建设松江大学城
33 “共产党给我养了个大胖儿子”——松江在全市率先开展小城镇保险
34 从“减负办”到“增收办”
35 从“三医联动改革”到“卫生综合改革”
36 捧回“绿色奥斯卡”松江加冕“国际花园城市”
37 “一城九镇”中的松江新城全面建成
38 上海市郊第一线——世纪彩虹9号线
39 小昆山: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改出新天地
40 上海首个“三区联动”示范基地启动
41 获得建筑“白玉兰”奖的大型保障性居住社区
42 以新桥镇为试点的松江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43 旧城改造焕新颜
44 仓城风貌区——松江古城文化的“活化石”
45 “国之重器”天马射电望远镜
46 祖帖故里 书法松江
47 “家庭农场”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48 从“市民服务中心”到“行政服务中心”
49 杏林义工暖云间
50 国家一级文物《松江邦彦画像》回乡展
51 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诞生
52 陈继儒家规专题片在中纪委网站首播
53 通衢大道遍云间 “四网融合”助发展
54 “养老不离乡”的幸福老人村
55 拆违啃下硬骨头 顽症地区变绿洲
56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泗泾下塘的新生
57 “三制”并举实现河道长治久清
58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立
59 平安是群众最基本的诉求——松江区三捧“长安杯”
60 不忘初心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61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改革
62 松江区公立医院改革获国务院表彰
63 对标国际一流 打造科技影都
64 广富林文化遗址揽尽上海数千年历史
65 朵云书院:“中国最美书店”
66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党建引领G60科创走廊建设
67 克隆猴技术和脑智科创基地落户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
68 从“进镇上楼”到“村内平移”——黄桥村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新模式
69 “世界建筑奇迹”——佘山世茂洲际酒店
70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后记
序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
、松江解放70周年。70年前,毛泽东激情澎湃地预言:“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
世界。”新旧之间,日月换了新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松江实现了从一个千
年农业大县到现代工业大区的华丽蜕变。新生的,是一代
又一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和他们创造的一项又一
项丰功伟绩;传承的,是千年不坠的绵延文脉和改革辟路
、创新求实、唯实唯干、克难奋进的松江精神;定格的,
是每一个书写辉煌的精彩瞬间。
1949年5月13日,松江解放。这座人文渊薮的千年古
城,历经炮火洗礼,迎来新生,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解
放初期,作为农业大县,松江完成土地改革,迎来农业合
作化高潮,陈永康水稻丰产经验、农业耕作制度改革经验
推广全国,同时镇队企业的发展,为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
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撤县建区后,松江
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以松江工业区、佘山
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新城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突破
口,人民生活和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现了
从上海远郊农业大县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大区、文化
大区和文明城区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松江紧紧围绕
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聚焦G60科创走廊建设、国
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旅游产业发展三大举措,迈上加
快建设“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的伟大征程

回望70年,松江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中央领导的
关心和指导。建国前夕,松江县委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共商建设大计,毛泽东亲拟电报转发松江经验,通令全国
“一律仿照办理”;1955年,陈云、宋庆龄和毛泽东先后
调研松江农业合作化;1979年,胡耀邦批示推广松江三麦
丰收经验;2012年,温家宝批示松江新农村建设“松江的
实践和经验值得重视”。从传统农业到家庭农场,从市郊
第一家市级工业区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国际花园城市
到“科创、人文、生态”的现代化新松江,松江创造出一
个又一个上海第一、全国第一,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为
全市和全国贡献出“松江经验”。
习近平同志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
路;走的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
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正值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纂《松江:70年70个瞬间》一书,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
线,撷取松江70年发展长河中70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瞬
间,意在通过生动的影像,以点带面、以图说史,回顾前
人走过的光辉足迹,承载接续前行的宝贵经验,汲取奋发
向上的不竭动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导语
本书以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撷取松江70年发展长河中70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瞬间,意在通过生动的影像,以点带面、以图说史,回顾前人走过的光辉足迹,承载接续前行的宝贵经验,汲取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后记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松江解放70周
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由中共上海市
松江区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松江:70年70个瞬间》一书
,正式出版与大家见面了。
《松江:70年70个瞬间》一书的编写,得到了全区各
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资料与照片,
并审定稿件。松江区档案局、区融媒体中心提供了大量珍
贵的图片,吴四一、宋辉、许克照等提供了丰富的精美照
片,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跨度大,书中疏漏
和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此外,本书所
用照片的摄制者,有的因各种原因一时未能取得联系,望
能在见书后与我们联系。
编者
2019年8月
精彩页
1949年5月13日中午12时,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79师237团率先进入松江西门,松江城获得解放,这一天被定为松江解放纪念日。据赵秀洲回忆,得悉解放军即将解放松江的消息,立达学园校长陶载良和部分学校师生聚集在包家桥西两侧人行道上,迎候解放军。“下午3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西边永丰路进来了,他们头戴五角红星军帽,威武雄壮,精神饱满、秩序井然、浩浩荡荡地进入松江城区。我们在路旁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等口号,解放军战士也高兴地向我们挥手示意”。
5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242、236团攻克泗泾,松江人民聚集在中山路热烈庆祝解放。据一位冯姓老人回忆,那一天“一轮红日,天气晴朗,到处都是欢乐,学生们在扭秧歌、打腰鼓,人们都在哼着刚学会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和‘你是灯塔’,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链接一 解放松江势如破竹
长江防线突破后,上海是蒋介石决定重点防守的城市。他们凭借退集上海的20余万兵力和苦心经营的永久、半永久性工事以及市区高楼大厦组成的防御阵地,妄图坚守上海。在上海近郊的南翔、华漕、七宝、华泾为一线,外围阵地由国民党第123军防守,在松江、青浦、昆山、金山卫等地则派兵警戒控制。为了能够使上海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中央军委对上海战役的指导方针是:既要歼灭防守上海的国民党军,又要保全上海市区。
陈毅说上海战役“如同瓷器店里捉老鼠”。为了不让敌人从海上逃走,5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对上海实行钳形包围。南北两翼钳击吴淞口,封锁黄浦江,引歼敌人主力于郊外,而后从西面由外围向大上海推进。27军和兄弟部队担任主攻市区的任务。在攻人市区前,先要解放上海的西南门户——松江。当时曾设想以27军79和80两个师来解放松江城。根据松江地形,12日由乌镇出发,沿嘉兴、嘉善到枫泾,当晚,79师率235团先头部队由东西佘山搜索前进,从西北方向形成对松江包围;80师率238团沿黄浦江北岸包抄插入,从东南方向包围松江,西北与东南合同松江,松江之敌已成瓮中之鳖。
13日拂晓,79师235团占领了西关(大仓桥)一带,80师238团占领华阳桥和松江老城。敌人闻风丧胆,不战而逃。中午,松江解放。79师继续前进,80师驻守松江,同日,20军解放了松江浦南地区。
松江城一经解放,27军军部随即进驻,军政机关分驻在韩三房等处,军首长分住在小红楼、德琼医院等地。14日泗泾镇解放,军部移驻泗泾镇,九兵团指挥所即迁驻松江城。松江地委,松江行政专员公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松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开始全面接管松江。
链接二 人民翻身做主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松江解放后,松江市、松江县的党、政、军领导机构分别在松江城区和泗泾镇宣告建立。松江市下辖中山、永丰、岳阳、华阳桥4镇,松江县下辖6个乡镇联合办事处和泗泾、七宝两个镇(同年6月19日,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决定七宝镇划回上海市龙华区管辖)。 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松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实行军管。松江市、县机构派出大批干部,自上而下地进行接管工作。参加接管的干部主要来自山东、苏北等老解放区的随军南下干部、军队干部和松江地下党员,共计381人。由于认真贯彻“按照系统、整套接收、调查研究、逐步改造”的接管方针,加之地下党组织在解放前夕提供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许多重要情况,接管工作进展顺利。至1949年6月,共接管了56个国民党县级党、政、军、经济单位和20个乡、159个保,基本完成接管任务。8月1日,松江市、县合并为松江县。松江县政府由泗泾迁至松江城区。
松江解放后,新生的人民政权百废待兴。党和政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抢修县内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的铁路、桥梁;收容、教育、遣散国民党散兵游勇;打击金融投机活动,严禁倒卖银元,保证金融秩序稳定;开展剿匪肃特,维护社会治安。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5: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