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外国哲学(总第20辑)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现代外国哲学”集刊系列第20辑。本辑收入20篇文章,有5篇专稿纪念罗尔斯诞辰100周年和《正义论》出版50周年,有12篇论文涉及休谟、康德、黑格尔、杜威、摩尔、厄姆森、胡塞尔、斯蒂格勒等近现代哲学家有关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的探讨,另有3篇翻译作品。 目录 权利立场上的发展与正义——罗尔斯对近代政治愿景的融合 良序社会、正义感与良法善治——探寻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哲学义蕴 论罗尔斯的良心自由概念 罗尔斯与海萨尼的功利主义之争 恶之问: 赵紫宸和约翰·罗尔斯的早期思想比较 论休谟《人性论》中的情感类型 康德“视之为真”思想考诠 论公开性原则——基于康德哲学的语境 论黑格尔的自因观 杜威的逻辑观概析 非概念性内容是盲目的吗?——论《心灵与世界》中麦克道尔对经验的定位 摩尔的“自然主义谬误”与“是-应当”推论 关于美德的倾向主义解释 亲身的他异性——论默会知识的二重因素 当代艺术本体论中的原真性论题 胡塞尔对设定物的经验关联-存在论阐释 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的现象学维度——《技术与时间》第二卷第四章研读会纪要 如何“活得智慧且好”? 交互主体性、社会性与共同体——早期现象学家的贡献 学生正在变成消费主义式的学习者吗? 《现代外国哲学》(半年刊)征稿启事 序言 今年恰逢罗尔斯诞辰100 周年和《正义论》出版50 周年。本辑《现代外国哲 学》为此设立专栏,组织 了五篇专稿纪念。 罗尔斯数十年来成为西 方哲学界讨论的热点,原 因很多,除了他本人的哲 学贡献外,还与人们对当 今社会的“现实关怀”有关。 现代国家面临权利、发展 和正义等不同愿景之间的 优先顺序的选择和平衡的 难题。李育书在其论文《 权利立场上的发展与正义— —罗尔斯对近代政治愿景的 融合》中指出:“罗尔斯肯 定了发展对于人们自由和 福利的意义,主张通过组 织良好的社会实现善与正 义的统一,并在面临愿景 冲突时强调权利优先于善 ,由此实现了三个愿景的 融合。”学界把罗尔斯的这 一观点称为“新自由主义”, 以示它与“旧自由主义”的区 别。罗尔斯建构新自由主 义并非出于纯粹理论爱好 ,而是结合考虑欧美政治 和社会体制的现实的发展 历史。在欧美国家的政治 和社会的实践中,出现“福 利国家”“放任的资本主义” 以及夹杂在这两者之间的 多种多样的形态;有的国 家在某一历史时期执行古 典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 指导下的社会和经济的政 策,而在另一阶段又执行 提高公共福利的国家干预 的社会和经济的政策。评 判这些制度模型和政策的 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愿景的偏好,而从实践经 验的角度观察则发现它们 各有各的问题。罗尔斯的 《正义论》看似是纯理论 的,实际上在其思考理论 问题的背后有来自实践经 验的现实考量。福利国家 的问题出于缺乏个体之间 的竞争,从而导致经济发 展动力不足、国家负担太 重、财政入不敷出的危机 。古典的自由主义和放任 的资本主义会导致贫富不 均、两极分化和社会冲突 。如何才能从这种两难的 困境中解脱出来呢?国家究 竟是否应该以普遍福利的 名义向富人征税,进行财 产和收入的再分配呢?按 照罗尔斯的看法,如果这 样的政策有利于促进社会 的团结和公民的福利,那 么应该执行,但是有一个 前提,即这样的政策必须 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 础之上通过立法的程序合 法合规地执行。这个前提 之所以必须坚守,因为它 一旦被破坏,整个法治国 家的基础就会崩溃,而只 有在公民普遍认同的前提 下推行提高公共福利的政 策,才能激发社会公民普 遍的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罗尔斯立足于近代自由主 义权利保护的立场,打破 愿景之间的对立,实现了 权利基础上善和正义的统 一的“正义论”正是面对这一 社会现实问题提出的。 阅读丁建峰的《良序社 会、正义感与良法善治—— 探寻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 哲学义蕴》同样可以发现 罗尔斯的哲学理论背后的 现实意义。一个社会如果 没有良好的秩序将陷入内 耗、内斗和内乱,用如今 网络上流行的用语来表达 就是“内卷”。尽管任何社会 总会有意见分歧和利益纷 争,但社会成员之间又有 分工合作,需要在一个屋 檐下共同生活,因此如何 弘扬正义、通过良法来处 理内部矛盾,就成为建设 良序社会的关键。然而,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良法? 这又成为新的难题;其困 难之处不在于是否能给出 它们的明确定义,而在于 即便有了这样的定义也未 见得人人都能接受。从原 则上说,人人都拥有知是 非的能力,人人都拥有选 择其信念或信仰的权利, 人人都拥有选择自己生活 方式的自由,这就是所谓“ 良心自由”。在原则上肯定 所有社会公民都拥有良心 自由,也就意味着肯定所 有公民都拥有自主权。就 这一基本原则而言,所有 社会公民都应该能够接受 。但是每个公民在对信念 、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上毕竟不尽相同,如何才 能在保障公民的自主权的 前提下促进社会成员对正 义、良法取得广泛共识呢 ?这是李金鑫在《论罗尔 斯的良心自由概念》一文 中讨论的问题。罗尔斯在 肯定良心自由的基本前提 下引入“反思平衡”和“交叠 共识”,因为社会是一个共 同体,社会公民需要反思 个体和整体、眼前和长远 、私人和公共、少数和多 数等多重关系,吸取历史 经验,面向美好的愿景, 用理性的方式取得“反思平 衡”,并通过互相讨论和协 商达成“交叠共识”。 总的来说,罗尔斯属于 英美分析哲学的系统,但 他与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 相比又有所区别。传统的 英美分析哲学以实证主义 为源头。按照实证主义的 看法,西方思想经历神学 、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 个阶段,而能否被经验证 实和逻辑证明乃是评判科 学理论与非科学理论的标 准。在英美哲学界,经过“ 语言转向”的分析哲学洗礼 ,神学和形而上学的运思 模式已经式微。传统分析 哲学的这种运思模式并非 万能,它在伦理学和政治 哲学的领域内遇到瓶颈, 因为在此涉及“正义”“善”等 原则,并且具有面向将来 和实践追求的维度,难以 简单地在经验证实和逻辑 证明的套路中加以解决。 罗尔斯尝试把英美分析哲 学的方法与欧陆体系哲学 的方法结合起来。在他的“ 正义论”哲学架构中包含一 些理论的前设,如以良心 自由为前设把保护公民的 基本权利作为正义论第一 条原则。人们容易看到, 他的正义论中有康德哲学 的许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