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夏目漱石与中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黎跃进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大文豪,有“国民作家”之称,他将中、日、西多种文化加以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文学世界。本著在日本明治汉学复兴的背景下,探讨夏目漱石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绘画艺术和文学的接受与变异;考察夏目漱石满洲之行留下的中国感受、印象及由此形成的中国观:多角度、多层次研究夏目漱石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途径、方式和影响的具体体现。在影响—接受的理论视域中,深入分析夏目漱石精神世界的复杂结构,考察中国文化和文学作为其结构要素所具有的结构功能,以及中国作家借鉴夏目漱石过程中的选择与超越。从夏目漱石这一个案的研究,揭示中日文化、文学双向交流互动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黎跃进,1957年生,湖南资兴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外国文学史)主持人;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印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专著、译著18部,参编著作、专业教材和辞书42种,发表论文、译文2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 第一节 夏目漱石的汉学修养 第二节 夏目漱石小说中的中国文学—以《我是猫》为例 第三节 夏目漱石汉诗创作与中国古典诗人 第四节 夏目漱石的伦理选择及其中国文化渊源 第二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书画艺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东传 第二节 夏目漱石与书画艺术的渊源 第三节 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中国书画元素 第四节 “绘画小说”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章 夏目漱石的中国之行 第一节 夏目漱石中国之旅缘起 第二节 中国之旅的行程与特点 第三节 夏目漱石心中的中国形象 第四章 中国的夏目漱石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夏目漱石的译介 第二节 夏目漱石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三节 夏目漱石研究的焦点 第五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现代留日作家 第一节 谢六逸与夏目漱石 第二节 丰子恺与夏目漱石 第三节章 克标对夏目漱石的接收与变异 第四节 梅娘对夏目漱石的借鉴与变异 第六章 “同根并蒂”:夏目漱石与老舍 第一节 伦敦岁月:相似的生命体验 第二节 英国文学:共同的文学资源 第三节 “同根并蒂”:不同创作走向及其成因 第七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论》的翻译与反响 第二节 “F+f”的文学公式与成仿吾 第三节 “余裕论”的中国影响 第八章 夏目漱石与中国当代文学 第一节 当代旅日作家与夏目漱石 第二节 陈希我与夏目漱石 第三节 偶遇中的必然:王跃文与夏目漱石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夏目漱石作品汉译版本 附录二:夏目漱石研究著作(中国部分) 后记 序言 夏目漱石(1867-1916) 是近现代日本大文豪,因他 对明治时代社会的敏锐观察 与深刻表现,被称为“国民 作家”。他在文学创作和理 论建构两方面都成就斐然, 在20世纪日本文学史上有着 崇高的地位,类似于我国近 代文学史上的梁启超或现代 文学史上的鲁迅。在日本学 界,夏目漱石研究一直是热 门课题。但我国的夏目漱石 研究,比之日本的梁启超、 鲁迅研究,或者比之同是日 本20世纪作家的川端康成研 究显得冷寂。这与夏目漱石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事实上,夏目漱石既受中 国文化、文学的深刻影响, 又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积 极影响。 从中国和日本的研究成 果看,没有一本《夏目漱石 与中国》的著作。虽然有部 分成果是对夏目漱石与中国 文化、文学的关系进行研究 ,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夏目漱石的汉诗创 作研究,这自然涉及中国古 代文化对夏目漱石影响的问 题。这一方面的成果如日本 出版的《漱石与汉诗》(渡 边升一,英潮社1976年版 )、《漱石汉诗的世界》( 中村宏,第一书房1984年 版)、《漱石的汉诗》(松 冈让,朝日新闻社1967年 版)、《漱石汉诗和禅宗思 想》(陈明顺,勉诚社 1997年版)、《漱石诗注 》(吉川信次郎,岩波书店 1968年版)等;中国出版 的《夏目漱石的汉诗与中国 文化思想》(祝振媛,中国 书籍出版社2003年版)、 《夏目漱石的汉诗世界》( 安勇花,延边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读诗札记— —夏目漱石的汉诗》(王广 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 二是夏目漱石和鲁迅的 比较研究。这方面在日本出 版的著作有《漱石和鲁迅的 比较文学研究》(林丛,新 典社1993年版)、《鲁迅 与漱石》(桧山久雄,第三 文明社1977年版)、《鲁 迅和漱石——悲剧性与文化 传统》(李国栋,明治书院 1993年版)等;中国长时 期没有出版这方面的专著, 但在“中日近现代文学比较” 或“鲁迅与外国文化、文学 比较”、“鲁迅与日本文学” 这类著作中,都有“夏目漱 石与鲁迅比较研究”的论述 ,如《沟通与更新——鲁迅 与日本文学关系发微》(程 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日本近代 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 (孟庆枢,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中日现代 文学比较论》(王向远,湖 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等。直到2014年,才有两 本相关著作面世:《异类叙 述者话语中的二声结构:夏 目漱石与鲁迅的比较文学研 究》(于丽,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鲁迅与夏目漱石》(孙放 远,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这是他们在各自博 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出版的青 年学者的著作。 “夏目漱石与中国”这一 课题的研究,虽然在上述的 两个方面有比较系统和深入 研究的成果,但更多的问题 还无人涉足。夏目漱石对中 国文化、文学的接受及夏目 漱石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 响,都有必要加以系统的梳 理和更深入的探讨。本著尝 试将夏目漱石摆在世界近现 代文化整体中审视,在多种 文化体系交织渗透的语境中 ,把握夏目漱石精神结构的 复杂性、丰富性和独特性, 力求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 有所突破。 本著将这一论题分“中国 传统文学、文化对夏目漱石 的影响”和“夏目漱石对中国 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两大块 ,对涉及的相关问题做出全 面系统的史实梳理和理论论 述;对学界已经做得比较深 入的相关专题,不做过多的 赘述,只是将夏目漱石摆在 明治中期汉学复兴的文化语 境中考察,力求还原历史, 在此基础上进入夏目漱石的 精神结构中,分析他对中国 儒、释、道文化的接受。将 夏目漱石的人生实践(伦理 选择)、文本解读(《我是 猫》、汉诗)和史料爬梳结 合起来,把握夏目漱石精神 世界的本来面目,以“文化 事实还原”为追求目标。 “夏目漱石与中国古代书 画艺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日本有对夏目漱石书画的 研究,在《夏目漱石遗墨集 》中有芳贺彻等人的解说和 介绍,但对夏目漱石与中国 书画关系的研究是有待拓展 的领域。本著在中国书画艺 术东传、漱石与书画艺术因 缘的基础上,对漱石创作中 的中国书画艺术元素做出考 察,对漱石“绘画小说”在人 物刻画、艺术结构、主客观 深度遇合等方面受到中国艺 术精神的启示做出分析。 “夏目漱石的中国之行” 一章,聚焦于漱石1909年 中国东北之行的纪实性游记 《满韩漫游》,但不是就事 论事地做作品阐释,而是将 作品摆在中日近代文化嬗变 与交流的语境中,运用日本 谋求满洲拓殖的相关材料, 分析漱石成行的具体背景, 细致考察漱石在东北的行程 、经历的人和事,重点放在 分析“游记”中呈现的中国形 象,从“集体无意识”的形象 学视域,结合漱石其他创作 中的叙述,探讨漱石笔下“ 乌托邦想象”中的中国,也 论述了现实社会“意识形态 化”的“他者中国”,从一部“ 游记”作品透视近代日本知 识阶层“中国观”的多重结构 。 “中国的夏目漱石译介与 研究”一章,是一种学术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