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化学检验工》(高级)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按照岗位培训的原则编写的。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产品样品交接,检验准备,检验与测定,测后工作,修检仪器设备,技术管理与创新,培训与指导。本书章首有培训学习目标,章末配有复习思考题,书末附有知识要求试题、技能要求试题和模拟试卷样例及答案,以便于教学、培训和读者自查自测。 本书主要用作企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技工学校、中职院校以及各种短训班的教学用书,还可供有关工人自学使用。本书由王燕任主编。 目录 第2版序 第1版序一 第1版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气相色谱法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一、气-液色谱 二、气-固色谱 第二节 气相色谱的基础知识 一、气相色谱的基本术语 二、气相色谱的基本理论 三、色谱柱的分离度 第三节 气相色谱仪的结构 一、载气系统 二、进样系统 三、柱分离系统 四、检测系统 五、温度控制系统 六、信号记录系统 第四节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选择和制备 一、固体固定相 二、液体固定相 三、气-液色谱柱的制备 第五节 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条件 一、热导池检测器 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三、电子捕获检测器 四、火焰光度检测器 第六节 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方法 一、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第七节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的选择及操作 一、操作条件的选择 二、气相色谱仪的操作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一、共振线和吸收线 二、基态与激发态原子的分配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基础 第三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 一、光源-空心阴极灯 二、原子化系统 三、分光系统 四、检测系统 第四节 定量分析方法及方法评价 一、定量分析方法 二、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和检出极限 第五节 最佳仪器条件的选择 一、吸收线的选择 二、阴极灯灯电流的选择 三、燃气、助燃气、燃烧器高度的最佳水平 第六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干扰及其抑制 一、化学干扰及其抑制 二、光谱干扰及其抑制 第七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产品样品交接 第一节 了解送检产品样品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一、送检产品样品的质量和检验要求 二、不同性质的化工产品样品的交接和保管要求 三、送检产品样品的质量标准 第二节 产品样品交接中的疑难问题 一、了解产品样品送检的目的 二、考察产品样品的一般性质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检验准备 第一节 准备实验用水及溶液 一、仪器分析对水的要求 二、仪器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 第二节 准备仪器设备 一、气相色谱填充柱的制备 二、毛细管柱的正确选用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空心阴极灯的选用 四、高效液相(HPLC)分析柱的选用 第三节 操作计算机 一、分析仪器用计算机的分类及在分析中的作用 二、分析仪器中计算机的应用 第四节 设计检验记录表格 一、对检验记录的要求 二、检验记录表格的设计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检测与测定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技能训练 训练1 填充柱的制备 训练2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维护及检测器灵敏度的测定 训练3 苯、甲苯、二甲苯混合样的色谱分析 训练4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的微量水分 训练5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苯胺的含量 训练6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敌敌畏的含量 训练7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氨酯涂料中的游离TDI单体 训练8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焦化产品中邻甲酚的成分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技能训练 训练1 空心阴极灯的选择与安装 训练2 原子吸收条件的选择(以测定镁为例) 训练3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使用、维护及水中微量铜的测定 训练4 用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的微量铜 训练5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锌的实验条件的选择 训练6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铅含量 训练7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叶面肥中的锌、锰、铁、铜含量 训练8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泥中的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含量 第三节 “三废”排放的监测 一、废气的监测 二、废水的监测 三、固体废弃物的监测 四、技能训练 训练1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训练2 水中CODCr的测定 训练3 水中BOD的测定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测后工作 第一节 检验报告的审核 一、检验报告记录内容的审核 二、试验条件的检查 三、检验结果的判断 第二节 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 一、常见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及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 二、日用化工产品的常用原料知识及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 三、化肥产品的生产工艺及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 四、农药加工助剂产品的一般知识及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 五、涂料产品的生产工艺及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 六、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及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修检仪器设备 第一节 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 一、新购置仪器设备验收的一般内容与程序 二、新购置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以GC4000A型气相色谱仪为例) 三、新购置仪器设备的技术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