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极端环境下的电液伺服控制理论与性能重构。主要内容有概论、三通射流管阀、四通射流管阀、射流管电液伺服阀及其尺寸链分析方法、极端温度下电液伺服阀尺寸链重构与零偏漂移、随机振动环境下电液伺服阀的零偏漂移、三维离心环境下电液伺服阀的零偏漂移、电液伺服阀的冲蚀磨损与黏着磨损、紧凑型旋转直驱式压力伺服阀、极端小尺寸双级溢流阀、振动环境下的极端小尺寸减压阀、液压伺服作动器等。附录列出了新型工作介质[液压油、磷酸酯液压油、喷气燃料(燃油)航空煤油、航天煤油、淡水与海水、压缩气体、燃气发生剂]的牌号、成分与性能。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侧重系统性、逻辑性、专业性、前沿性,前瞻性理论与实践试验案例紧密结合,重大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事例丰富、翔实。 本书可供从事重大装备、重大工程、重点领域整机用高端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和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及管理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航空、航天、舰船、机械、能源、海洋、交通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訚耀保,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国外参与流体控制、先进流体计测器件研究10余年。自2005年归国以来,组建了一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参与的核心团队,生持国家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余项。先后担任某重点国防工程小组副组长、组长、高级工程师、主管设计师,主要从事极端环境下流体传动与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详细研究了非对称气动伺服阀及高速气动控制理论、先进流体测试技术(超声波流量计与雷达液位计)和液压与气动基本理论等,从事两个重点国防型号研制工作,积累了多项导弹燃气液压能源与伺服控制核心理论技术,取得了导弹燃气涡轮泵液压能源与伺服控制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出版专著2部,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实质审查专利10余项,发表公开论著百余篇。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液压流体力学与液压元件 1.1.1 液压流体力学 1.1.2 液压元件 1.2 极端环境下电液伺服元件的性能演化与系统的性能调控 1.2.1 极端环境下电液伺服元件的性能演化 1.2.2 极端环境下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调控 参考文献 第2章 三通射流管阀 2.1 概述 2.2 数学模型 2.2.1 圆形射流基础 2.2.2 空载接收流量计算方法 2.2.3 断载恢复压力计算方法 2.2.4 静态特性 2.3 推荐结构及其特性 2.3.1 最优结构 2.3.2 Ⅲ型三通射流管阀及其特性 2.4 实践试验 2.4.1 试验装置及方法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 四通射流管阀 3.1 概述 3.2 数学模型 3.2.1 单孔空载接收流量、能量计算方法 3.2.2 单孔断载恢复压力计算方法 3.2.3 全工作行程的数学模型 3.3 典型结构及其特性 3.3.1 对称均等型 3.3.2 对称不均等型 3.3.3 均等不对称型 3.4 对称均等型四通射流管阀冲蚀磨损后的结构及其特性 3.5 实践试验 3.5.1 对称均等型四通射流管阀压力特性 3.5.2 对称不均等型四通射流管阀压力特性 参考文献 第4章 射流管电液伺服阀及其尺寸链分析方法 4.1 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 4.1.1 四通射流管阀的三系数 4.1.2 永磁动铁式力矩马达 4.1.3 衔铁组件 4.1.4 四通射流管阀控制功率级滑阀 4.1.5 主阀芯 4.2 理论特性 4.2.1 静态特性 4.2.2 动态特性 4.2.3 实践试验 4.3 精密零部件公差及装配尺寸链对电液伺服阀零偏的影响 4.3.1 具有不对称尺寸时的装配尺寸链 4.3.2 考虑尺寸不对称性时的射流管伺服阀模型 4.3.3 考虑装配尺寸公差及其分布概率时的零偏 4.3.4 导致零偏的制造装配因素分析及零偏抑制措施 4.3.5 实践试验 4.4 力矩马达气隙误差对电液伺服阀零偏的影响 4.4.1 力矩马达及气隙对力矩马达零位的影响 4.4.2 理论特性 4.4.3 实践试验 4.5 射流前置级不对称性对电液伺服阀零偏的影响 4.5.1 基本方程 4.5.2 理论分析 4.5.3 实践试验 参考文献 第5章 极端温度下电液伺服阀尺寸链重构与零偏漂移 5.1 概述 5.2 高温环境下的尺寸链重构 5.2.1 特性不规则且不重复现象 5.2.2 规则金属体的变形机理 5.2.3 精密偶件的尺寸链重构 5.2.4 射流管伺服阀的性能重构与改进措施 5.3 极端低温下温漂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5.3.1 温漂试验现象 5.3.2 温漂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射流管伺服阀零偏漂移机理 5.4.1 温度对材料性能及零件尺寸的影响 5.4.2 加工装配误差导致的结构尺寸不对称性 5.4.3 精密偶件间的相对热位移 5.4.4 数学模型及温漂机理 5.4.5 温漂的理论结果 5.5 实践试验 5.5.1 射流管伺服阀常温特性试验 5.5.2 射流管伺服阀小信号空载流量特性试验 5.5.3 射流管伺服阀温漂试验 参考文献 第6章 随机振动环境下电液伺服阀的零偏漂移 6.1 分析方法 6.2 数学模型 6.3 导致零偏漂移的因素 6.3.1 滑阀阀芯质量 6.3.2 衔铁组件质量中心与旋转中心距离 6.3.3 衔铁组件质量 6.4 实践试验 6.4.1 试验装置及方法 6.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三维离心环境下电液伺服阀的零偏漂移 7.1 概述 7.2 电液伺服阀的特征位移与离心环境下的空间姿态 7.2.1 电液伺服阀的三个特征位移 7.2.2 空间姿态 7.2.3 两种典型的离心环境 7.2.4 离心环境下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7.3 数学模型 7.3.1 匀速圆周运动离心环境情况 7.3.2 匀加速圆周运动离心环境情况 7.4 实践试验 7.4.1 试验装置 7.4.2 试验方法及结果 7.4.3 零偏漂移及其抑制措施 参考文献 第8章 电液伺服阀的冲蚀磨损与黏着磨损 8.1 概述 8.2 射流前置级冲蚀磨损机理与计算方法 8.2.1 冲蚀磨损机理 8.2.2 冲蚀磨损理论 8.2.3 冲蚀磨损量数值计算方法 8.2.4 实践试验 8.3 液压滑阀功率级冲蚀磨损机理与计算方法 8.3.1 冲蚀磨损理论 8.3.2 冲蚀磨损量数值计算方法 8.3.3 冲蚀磨损量的影响因素及讨论 8.3.4 实践试验 8.4 冲蚀磨损引起的液压滑阀功率级性能重构 8.4.1 滑阀阀口冲蚀圆角计算模型 8.4.2 四边滑阀的形貌和性能演化过程 8.4.3 实践试验 8.5 电液伺服阀反馈杆小球黏着磨损量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8.5.1 黏着磨损量计算方法 8.5.2 黏着磨损量影响因素 8.5.3 实践试验 参考文献 第9章 紧凑型旋转直驱式压力伺服阀 9.1 概述 9.2 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