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法典评注条文选注(3)(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民法典评注·条文选注》是以中国民法典的法律适用为中心,旨在追求理性而正当的司法裁判,在此目标下兼及学术讨论并为立法提供可能参考的宏大学术著作。本书为条文选注系列的第3册,涉及15篇对民法典条文的评注,其内容包括法律行为效力、诉讼时效、抵押权、合同撒销、借款合同、保证合同、家事代理、抚养费给付等。本书以融通学术性与实践性为创作取向,对所涉法条逐一进行深入系统的规范解释,使读者从细致入微视点理解中国民法典的规范含义。 作者简介 朱庆育,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法典评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德国马普外国私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访问学者。曾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领域为民法学、法学方法论、德国近现代民法史与法律哲学。 目录 总则编 第157条 法律行为无效之法律后果 物权编 第410条 抵押权的实现 第420条 最高额抵押权的一般规则 合同编 第538条 撤销债务人无偿行为 第590条 合同因不可抗力而免责 第679条 自然人借款合同的成立 第701条 保证人抗辩援引规则 第807条 建工价款的优先受偿权 人格权编 第1022条第2款 有期限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定解除权 婚姻家庭编 第1060条 日常家事代理 第1067条第1款 子女对父母的抚养费给付请求权 侵权责任编 第1184条 侵害财产造成财产损失的计算 附录 附录一 《中国民法典评注》系列规范性文件全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 《中国民法典评注》写作指南(第2版) 序言 法律评注是什么? 朱庆育 一 当一名法官被要求依据 给定的制定法对个案作出裁 判时,专业范畴内,他需要 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 确将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于 具体的案件事实,并且保证 教判合乎正义。技术上,这 一核心问题可分解为三个小 问题:如何准确理解法律规 范、如何恰当提取案件事实 以及如何为案件事实适配法 律规范。此亦法律适用的三 步骤,几乎覆盖法律人的全 部常规工作。 三项工作各有其困境。 理解与解释法律规范是 法律适用者(如法官)与研 究者(如法学者)的基本职 业内容。不同的是,适用者 之理解法律规范,着眼于个 案,故难免以管窥豹;研究 者致力于得出一般性结论, 却又可能忽略具体情境而沦 为纸上谈兵。学者之间形成 共识本就不易,如果适用者 与学者又各行其是,理解法 律规范固然举步维艰,裁判 之合乎正义亦大概率仅为随 机事件,至于以知识共同体 为基础的职业共同体,则更 是难容乐观。 法律规范以适用为目的 ,但并非所有法律规范均具 相同的可适用性。何种类型 的诉讼应以何等性质的法律 规范作为裁判依据,须作仔 细考量。尤其是,如何依循 请求权基础思维甄辨主要规 范、辅助规范与防御规范并 恰当运用于法律适用各步骤 ,更是检验法教义学功力的 试剂。如果无法通过检验, 裁判具有何种程度的科学性 ,即殊为可疑。 民事诉讼中,呈现案件 事实的作业主要由当事人完 成。通过原被告的诉辩,法 官获得对案件事实的认知。 作为事实,须接受证据制度 的真伪检验;为了涵摄于规 范之下以便得出裁判结论, 法官还须对案件事实作适于 规范适用的提取。这意味着 ,唯有对实体规范与程序性 证据制度尽皆了然,法官方 可游刃于抽象规范与具体案 件之间而实现裁判正义。在 高度割裂实体法与程序法的 我国当下教育体制中,此洵 非易事。 问题在于,是否存在某 种文献形式可回应上述困境 ?更确切地说,可一并回应 上述困境? 二 无论何种学科,最基本 且最重要的文献形式都是教 科书。法学兼具科学与技艺 双重特点,教科书亦因此区 分原理教科书和案例教科书 两类。理想状态下,前者旨 在阐述学术原理,构筑学科 体系,以彰示其追寻科学的 青云之志;后者则以工匠精 神展示抽象规范适用于具体 案件的技术细节。原理教科 书提供得到准确界定的概念 及以此为基础的规范解释, 但不以个案适用为直接目标 ,即使出现案例,目的亦非 在案例适用本身,而在辅助 阐述基本原理。案例教科书 同样服务于教学,主要功用 在于,以代表性案例为示范 ,帮助学习者理解基本原理 与法律适用过程。显然,受 制于学术性与教学性定位, 无论原理教科书还是案例教 科书,意义均在奠立知识基 础,对于理解法律规范及其 适用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 用,但对于真实的个案法律 适用,针对性有所不足。 教科书讲求体系,特定 问题的研究难免不便深入, 弥补这一缺陷的,是专论与 案例研究作品。该文献形式 的研究性质高于教学性质, 亦不必对基本原理作体系化 阐述,有专深之优长,但此 亦意味着,专论与专案研究 失之于窄,难以应对纷繁多 样的各种法律适用状况。 除了较为常规的教科书 、专题研究与案例研究,我 国尚有一类特别的文献形式 ,即法条释义。此类文献的 最大写法特征在于逐条释义 ,因而可全面覆盖制定法规 范。这一写法决定,法条释 义书不以理论框架而以制定 法的法条编排为线索展开, 此根本区别于原理教科书; 同时,释义书注重阐释法条 词句的含义,对案例的使用 极为有限,故与案例研究亦 相去甚远。我国释义书之特 别不仅在于写法,更在于所 面对的需求。释义书之繁荣 与新法颁行密切相关,出版 高峰集中于新法颁布之初, 随即快速回落,峰谷曲线几 乎是直上直下。这表示,释 义书基本用来满足新法的第 一时间了解之需,其写作出 版亦相应以迅捷为第一要义 。如今,释义书市场大致形 成三类作品,分别由学者、 立法机关工作人员与法官尤 其是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撰就 。释义书结构内容无定法, 唯可依作者身份之不同依稀 辨识不同风格。相对而言, 学者稍偏于理论,立法机关 较多使用立法资料,法官则 更关注司法实践中呈现的问 题。但整体上,无论理论闸 述、立法资料抑或司法实践 ,均是点到即止,此或与出 版的速度要求有关。不过, 逐条释义便于查阅,点到即 止则风格通俗,释义书因此 较之其他文献形式更具普及 性,乃至无妨以非职业法律 人为目标读者。 由是观之,既有各种文 献形式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亦均对法律适用无法作 出全面或针对性的回应。评 注试图弥补这一缺憾。 三 在高圣平教授的提议与 支持下,《法学家》自 2016年第3期起开设“评注” 专栏。汉语法学开始以论文 的形式引入评注新文体。论 文形式的意义在于,既有足 够的篇幅从容探索评注的各 项细节,亦可借助发表机制 实现文章质控。2019年, 经辛正郁律师促成,北京市 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