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地球上的生命是什么样的? 古生物学家马克·P.威顿博士利用21世纪的最新发现,重现了已经灭绝的迷人物种的外貌、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以及它们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星球上所面临的挑战。本书是野生动物和古生物艺术家查尔斯·罗伯特·奈特(Charles Robert Knight,1874年1953年)在1946年的同名经典之作《千古生命史》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两位同样以恐龙和其他史前动物的绘画而闻名的作者,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难忘的旅程,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过程。 导语 BBC经典纪录片《与恐龙同行》《恐龙星球》的顾问,为读者带来了这部讲述地球生命历史的美丽图书。以21世纪的生物学知识,作者不仅讲述了种种令人着迷的生物的演化、习性、特征,也讲述了人们对这些生物的认识是如何建立、加深、改变的。 本书的形式独特:每一个摊开的对页为一个章节,右边是一副精美绝伦的手绘图片,左边则是对右边所展现的生物的知识讲解。一页页翻过这本书,你将有如亲身走过一道字面意义上的“生命画廊”。 书评(媒体评论) 在看到这本书稿的第一眼,我就深深被它所吸引—— 插图简直太精美了!令人着迷的古生物栩栩如生,场景真 实,在带给人视觉享受的同时,也带给人心灵的震撼,让 人不禁感叹生命的顽强和伟大!作者用精美的图片和朴实 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宏大的地球生命史。 翻开这本书,仿佛踏入了时间隧道,我们看到了炙热 地球的冷却,层层叠叠壮观的叠层石——由统治地球近30 亿年的微小蓝藻和其他原核微生物建造。这些微生物释放 的氧气成就了今天的地球大气圈,也带来了自身的衰落。 接下来登场的是今日难觅踪迹的奇形怪状的埃迪卡拉动物 ,然后是大家熟知的寒武纪大爆发:美丽的三叶虫化石出 现,海洋霸主奇虾登场又退场。之后是我们今日地球生物 的祖先开始踏上漫漫演化长征路。 翻开这本书,重温一遍地球生命史,令人无限感慨! 在约40亿年的时间里,地球生命前仆后继,世世代代,生 生死死,经过恶劣的环境、残酷的竞争和淘汰,才使得今 天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幸运的出现在了此时 此刻的地球。生物不断改变着环境,环境又不断给生命创 造奇迹的机会,两者共同协同进化,造就了今天的生物圈 。 但是合上这本书,举目四望,今天地球上的生命却面 临着由人类活动带来的巨大挑战,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物 多样性危机,物种绝灭危机。如何与地球上众多比我们人 类还古老的物种共存?如何可持续发展?这都是今天我们 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是关系到 人类未来命运的问题。 合上这本书让人追古思今的好书,我内心不禁希望每 个着迷于演化生物学的专业人士和古生物爱好者一起品鉴 此书,也希望热爱知识的人们能够读一读这本书。作者用 精美的图片和复原技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其生动 的向我们展示了那些远古神秘生物的外貌及其生活的壮阔 场景。译者和编者对本书倾注了很多心血和热情,尽管因 中英文表述习惯不同,在译文行文中难免会有顿涩,但瑕 不掩瑜,译者和编者将这样一部精美的科普著作呈现给读 者,其艰辛可想而知,其功劳也不可忽视。因此,我强烈 向大家推荐这本精美有趣,又引人深思的好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姚锦仙 2022年6月 于新冠疫情中的北大校园 精彩页 一部串联亿万年的生命历史 从45.5亿年前的星球初始,一直到“城市丛林”遍地的现今,生命的历史一直在我们所生活的这颗星球上持续更新。回望过去,我们该如何看待曾经发生的历次大灭绝事件,我们又能否跟上生命演化的脚步? 灭绝的古生物,在绘画中“重生” 一次又一次的大灭绝事件,在地球上留下了生命消亡的印记,同时也在不断推动新生命的出现。作者在研究不同地层的化石和印记的基础上,跳出干枯的骨架模型和生硬的复原标本,通过绘画的手段,让灭绝的古生物在其生活的场景中“复活”。 走进艺术的画廊,了解真实存在过的古生物 三叶虫、旋齿鲨、腔棘鱼、海百合、近鸟龙、雷龙、羽暴龙、三角龙……无论是长相怪异、神秘莫测的海洋生物,还是成功登陆、称霸“海陆空”的远古巨兽,它们与熬过了冰期的严寒、成功存活至今的孓遗物种一起,在一幅幅精美的科学绘画中得到了自然地呈现。 致敬伟大的古生物艺术家 本书仿照知名古生物艺术家查尔斯·罗伯特·奈特的《万古生命史》(Life through the Ages)一书,延续了以插图配合说明文字的传统,并在文后补充了生物及环境复原图的参考信息,旨在让新一代的读者有机会看到我们对于史前的理解又有了多么深远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