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固本(广东南海石门中学研究1932-2022)(精)
分类
作者 马学强//胡端//叶舟//李卫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广东南海石门中学始建于1932年,是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佛山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从早期的创办者提出“培根固本”,到如今以“朴素”办学,石门中学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坚守着朴实的教育初心。
本书作为这所历史名校建校90周年的献礼,广泛收集和整理各个时期的各类史料,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阶段和层面深入解读石门中学的校史;此外,还结合南海、佛山乃至岭南地区的发展从更开阔的视野去探讨。本书由文字和图片两部分组成,撰写中采取以图带文,以文释图的形式,图文并茂。大量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了石门中学变迁的脉络,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布,弥足珍贵。书稿在章节的设计上也颇具匠心,脉络清晰,一些内容的表述颇有故事情节,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马学强,历史学博士,1999—2000年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市史志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文遗产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史、区域史、都市人文遗产等研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的著作有《上海通史》第2卷、《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江南席家:中国一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出入于中西之间:近代上海买办社会生活》(合著)、《集权与裂变》(话说中国·明代卷)等,参与主编《千年龙华》、《西学东渐第一校》、《阅读思南公馆》、《沪上名校:百年大同研究》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成果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
目录
序 何维孜
第一章 初创时期的石门中学
第一节 植根本土
第二节 立校不凡
第三节 声名鹊起
第二章 共度时艰
第一节 校址沦陷与香港复课
第二节 战后复校
第三节 彼时的学生生活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石门中学
第一节 改旧立新:石门中学的新生
第二节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第三节 百花齐放竞校园
第四章 困难与调整时期
第一节 政治运动中的石门中学
第二节 进入调整时期
第三节 “文革”十年
第五章 开拓进取的石门中学
第一节 重点建设的学校
第二节 何维孜和石中的改革
第三节 教育改革的新探索
第六章 创建新世纪一流的现代化名校
第一节 新世纪、新气象
第二节 朴素致远
第三节 “石中”的校园与校园文化
第四节 校友会与校庆活动
附录
附录一 广东南海石门中学历史沿革图
附录二 大事记
附录三 校领导名录
附录四 历任中共党支部书记(党委书记)名录
附录五 文献档案选摘
附录六 回忆录、口述资料选摘
附录七 部分校友简介
附录八 图片目录索引
附录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南海古郡,人文鼎盛;
石门屹立,蔚为荣光。
1932年秋,陈凤江、邓刚
、黄咏雩等贤达为谋乡邑子
弟发展,于南海县第二、三
、九区筹建一所农村学校,
并取羊城旧八景之一“石门
返照”之意,命名为石门中
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石门中学办学至今已九十年
矣。九十年来,一代代石中
人历战乱,度苦难,迎春风
,写鸿章,以朴素的教育情
怀书写了非凡的奋斗故事,
铸就了全体石中人的精神丰
碑。
九十年,我们凝练了“任
重道远,毋忘奋斗”的石门
校训。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
魂。纵观石门中学九十年发
展史,“奋斗”是主旋律。肇
奠基业之初,校业清贫,建
校所需费用,复承地方殷商
捐助,始建得校门、礼堂、
图书馆和九间教室。1935
年秋,石门中学新校舍建成
后,遂由里水临时校址(同
声社学)迁到黄岐并矗立至
今。抗战时期,部分师生辗
转至里水、香港等地,坚持
办学,弦歌不辍。新中国成
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石门中学迎来了发展的飞跃
期,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
重新明确了“任重道远,毋
忘奋斗”的校训。自90年代
起,石门中学进入了发展的
快车道,逐步成长为如今享
誉全省的现代化名校。可以
说,没有“奋斗”就没有今日
之石门中学;毋忘“奋斗”,
才能创造明日之石门中学。
重任在肩,道阻且远,石中
人当切记之,传承之,笃行
之。
九十年,我们锻造了“爱
生如子,以校为家”的朴素
之师。石门中学首任校长李
景宗先生要求全体教职员工
: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
关心学生,要像教育自己的
孩子一样教育学生。这样的
教育思想,多么纯朴;这样
的教育情感,饱含深情。李
景宗校长的这句话传承至今
,早已成为石门师者熔铸进
血液之中的基因。作为一所
区县级中学,我们充分认识
到,引导全校老师积极为“
人师”、努力为“人师”对于
育人的重要性,并在教育改
革与创新过程中打造了一支
赤诚、务实的教师队伍。石
门中学的教师宿舍区与学校
仅一墙之隔,很多老师便把
学校当成了家。时至今日,
石门中学也没有硬性的坐班
制度,但是主动回学校晚修
辅导的老师却越来越多。在
他们眼里,回学校辅导就跟
回家一样正常。一所真正的
名校,必须是一个强调尊重
、合作的大的学习“场域”,
必须创生一种尊重学习、尊
重专业、尊重探索的学校文
化,为教师的共同成长提供
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九十
年来,一代代石门师者对学
校的认同皆是源于内心深处
的归属感和实现教育理想的
成就感,这种朴素的情感便
是“恒久”的深层原因。唯有
如此,这支“科学、协作、
拼搏”的朴素之师才是真正
的教育雄师。
九十年,我们培育了“精
诚报国,全面发展”的有为
学子。“培养什么样的人”是
一所学校永恒的追问,“精
诚报国,全面发展”便是石
门中学九十年来育人的价值
追求,也是石中学子最生动
的精神画像。20世纪三四十
年代在学生当中流传着一首
《石门中学学生进行曲》,
其词曰:“我们要做社会完
人,我们要为个人而奋斗,
我们要为民族而拼命。”自
建校以来,石门中学为祖国
和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有陈玲、郑维城等献身革
命或国防事业的中华好儿女
,有钟麟、李国桥等在科学
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
,有体育艺术界优秀人才,
有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还
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等。
他们在德、言、身、业、品
等方面全面发展,他们都以
“石中人”自居,以“石中人”
为傲。岁月如歌,灿若星辰
。石门中学只此一隅,石中
学子却遍布世界各地。感慨
系之,情难自禁。
九秩芳华,一世情深。
而今的石门中学,已经从一
所乡村学校蜕变成一所享誉
全省的现代化名校。清华大
学生源中学、北京大学博雅
人才共育基地、全国五四红
旗团委、广东省先进基层党
组织……获得的诸多荣誉与
称号,见证了石门中学的奋
斗之路,既是荣誉,更是责
任。立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时代潮头,全体石中
人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对标名校,对接高校,领航
湾区,辐射全国,以更大的
魄力和担当续写石门中学下
一个九十年的新辉煌!
何维孜
2021年9月24日
(何维孜,广东省南海
县人。1964年毕业于石门
中学高中。1980年10月,
调回母校任教。1985-1995
年任石门中学校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