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苦恼: 因工作感到迷茫,做事没有方向? 不会调整心态,被负面情绪困扰? 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与家人、同事和朋友相处,难以维系良性的亲密关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若想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要先学会在生活中洞察自己,精进自己,超越自己。 只有在认知上突破束缚,才能有觉察、改变自我的成长机会。本书内容包含认知,自律、修养、人际、情绪5个角度共计60篇文章,致力于个人思想行为提升、内心的强大和改善。其中一些内容在全网受到广泛的好评和关注。 如果你常常受困于生活中的负面情绪、相信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力量。 愿你在阅读中,洞见不一样的自己,变得更加自知、自智、自强、自明、自在、自由、自觉、自律、自立、自然、自信、自如…… 作者简介 洞见君,北漂10年,现居合肥。传统媒体人出身,从报纸到杂志,从记者到主编。洞见公众号、洞见公司创始人,全网粉丝数超过5000万。 目录 认知·你是你人生的书写者 “人”字两笔,写尽一生 经营自己是一生的事业 认知半径决定你能走多远 为什么有的人勤勤恳恳却一事无成 思想丰盈的人不贫穷 踏平障碍后,人生皆坦途 跨过去是门,跨不过去是槛 主动撕裂生命的茧房 所谓机缘巧合,不过是厚积薄发 浅水喧哗,深水沉默 人生,就是一场换位的艺术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能扛住多大的事,就能成就多大的事 自律·在工作中修炼自己 不再抱怨,在工作中修炼自己 把工作做好就是对生活的最好疗愈 熬得苦尽甘来,等到春暖花开 承受得起“委屈成本” 燃烧的斗魂:成为旋涡的中心 自知、自省、自律 叫醒自己,改变自己,放过自己 君子慎其独 始于心,终于心:幸福全在于心 奔跑吧,飞驰的人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马上去做,百忙解千愁 生活百味,自己体会 修养·超然物外,独行自在 成功源于习惯,习惯来自日常 世界缤纷,各有色彩 体谅别人,善待自己 善良是远行之人的推荐信 高情商的人不逞口舌之快 读书,是许多烦恼的解药 算计,是贫穷的开始 行有所止,欲有所制 阅己,越己,悦己 内心丰盈的人,能活出无数种精彩 境界高的人,所见皆是风景 人际·最最难得是舒服 守边界,知进退,做个智慧人 不论高下,不争输赢,求同更应存异 对不喜欢的人:不客气,不讨好,不在乎 亲疏有度,远近相安 相忘于江湖,笑着说再见 淡如清水,脉脉不绝 真正的朋友都是“无用”的 弱者拆台,强者补台,智者搭台 与人相处:适当服软,合理装傻,永远清醒 与优秀者交往,与同道者谋事 干净待人,清净待己 清理无意义的执念,轻装上阵 情绪·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 吞下抱怨,咽下委屈,喂大格局 涤旧生新,放弃那些“烂梨” 管得住情绪,才守得住人生 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此处有亏欠,彼处一定有弥补 做自己的拐杖 境况越是糟糕,越应拼命奔跑 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 接纳自己,停止内耗 管理情绪的三把钥匙 保持钝感,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序言 在这本书即将出版之时 ,两位同城的企业家来办公 室拜访我。她们说很喜欢洞 见公众号的文章,每天都阅 读文章或听相应音频,很想 知道写出如此动人的文章的 人是什么样的人。 借着这个话题,我们聊 起了阅读的观点。我说,读 自媒体的文章,即使是优质 的自媒体的文章,虽然也颇 有信息含量和思想营养,但 是永远不能代替读书。 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 那种仪式感、那些你产生的 专注而系统的记忆与思考, 是你用碎片时间阅读一两篇 自媒体文章所不能相比的。 而这,也是我决意将洞 见这几年来的文章梳理分类 、结集出版的原因。 我在2014年10月创办了 洞见公众号,至今已产出 1700多篇原创文章,约三 四百万字。持续的内容输出 吸引了几千万读者朋友的关 注,每天都有数百万人读洞 见的文章。 这使我战战兢兢,不敢 忘了写作的初心。即使现在 我们有了不小的内容团队, 我仍然本着极致匠心,与团 队讨论和确定每一个选题、 审核及修改每一篇文章。 我在20多岁时进入传统 媒体,到今天仍然在自媒体 上写文章,时间过去20年了 。很多人不理解我当下的工 作状态。他们觉得,我作为 一个头部自媒体公司的创始 人,还有必要在一线看着一 字一句吗? 非常有必要啊。我从来 没有把做内容当成做一个普 通的生意。做普通生意的, 目标可能是赚钱;我们做内 容的、写文章的,目标则是 用自己的文字对人们产生有 益的影响。人们因为喜欢而 阅读文章,因为价值而关注 我们。 你会发现,洞见这个平 台有确定的价值观,有清晰 的内容方向。我们永远不会 为博打开率做“标题党”,不 会为了流量轻率地消费社会 热点。所有内容,必须符合 价值输出的原则。 基于这个原则,我们在 设计本书的框架时,将内容 分为认知、自律、修养、人 际、情绪五个部分。这个框 架代表了洞见的主要内容方 向,即致力于个人思想行为 提升、内心的强大和改善。 当然,洞见公众号还有 其他板块的内容,比如家庭 亲子教育、文化读书等,这 些以后再为大家集结呈现。 沃沦·巴菲特的最佳搭档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 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 ,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 一个都没有。” 是的,脚步丈量不到的 地方,文字可以载你去;现 实中无法经历的人生,在书 里能够体会到。 我相信,这本书不但可 以带给你阅读的充实和快乐 ,还能让你在其中找到一点 提升自我的方法,使你变得 更广阔、更深刻。如果你常 常受困于对生活的情绪并且 感到迷茫,它也能给你启发 与疗愈。 最后,我想感谢当年力 劝我创办洞见的朋友——吉 林大学的清风老师。 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的 编辑为洞见公众号的第一本 书起了“洞见不一样的自己” 这样一个好书名,愿你在阅 读这本书的时候,洞见不一 样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 导语 是的,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载你去;现实中无法经历的人生,在书里能够体会到。 本书不但可以带给你阅读的充实和快乐,还能让你在其中找到一点提升自我的方法,使你变得更广阔、更深刻。如果你常常受困于对生活的情绪并且感到迷茫,它也能给你启发与疗愈。 精彩页 “人”字两笔,写尽一生 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自捺住即成名”,横批是“撇捺人生”。 这副对联里藏着的正是一个“人”字。“人”字看似好写,只有一撇一捺,简单两笔,却将我们的人生一分为二,一笔前半生,一笔后半生。前半生忙忙碌碌,努力追求心中那个英雄梦;后半生淡定从容,在红尘中找回曾经的赤子之心。 01 一撇写抬头,一捺写弯腰。 孔子和子路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在途中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孔子让子路把它捡起来,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孔子见状,没说什么,自己默默弯腰捡起了那块马蹄铁,并用它在铁匠那里换了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几颗樱桃。 后来,二人出了城,途经一片旷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子路渴得厉害。孔子就悄悄将之前买的樱桃丢掉一颗,子路一看,立马捡起来吃了。 孔子边走边丢樱桃,子路就狼狈地弯了十几次腰。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最开始愿意弯一次腰,后面就不用反复弯腰了。” 年轻时,可能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放不下傲慢,收不起傲气,不肯低头,不愿弯腰。后来才懂得,漫漫人生路,能弯下腰才算是真正理解了生活。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刚毕业时行事高调张扬,似乎把谁都不放在眼里。对待看不惯的人,他喜欢硬碰硬,针锋相对;对待不服气的事,他恨不得气势汹汹地抓着对方的衣领争个高下,辩个输赢。他也因为这种性格伤痕累累,吃了好多亏。 后来,他结婚生子,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和生活的艰辛逐渐磨平了他的棱角。从前那个头抬得比谁都高的他不见了,他变得更加温润,刚柔并济。 行至中年再想起曾经,他感慨不已:原来,很多时候,轻狂张扬会招来祸患,心怀谦卑才能行稳致远。年少时,或许我们都曾锋芒毕露、桀骜不驯;但长大后,我们却也会渐渐变得温和内敛、低调谦逊。 人经历得越多,或许越会收起倔强和傲慢,学会弯腰和低头,这不代表越来越没出息了,而代表越来越有智慧了。 02 一撇写追逐,一捺写停泊。 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写过一篇名为《聪明的渔夫》的寓言故事。 有一个旅游的人到了一个偏僻的渔村。他看见一个渔夫躺在小渔船上,正晒着太阳打瞌睡,便忍不住走上前劝说渔夫:“你不应该躺在这里晒太阳,你应该出海打鱼,然后把鱼卖了,得到钱以后,买更大的渔船,挣更多的钱。” “然后呢?”渔夫问。 “继续买更大的渔船啊。”说到最后,他建议渔夫买一条先进的现代化渔船。 “然后呢?”渔夫又问。 “你就可以躺在它上面晒太阳了。” 渔夫笑了:“用不着,我现在就可以。” 年少时,一些人会以为有名有利才是成功,可等到尝尽人间百味、看遍世事繁华后,他们终究会明白,追名逐利只是生活的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最让人幸福的,是摆脱了虚名浮利后感受到的心的宁静和满足。我们身边有多少人终日奔波劳累,忙着觥筹交错、追名逐利,最后在繁华与浮躁里迷失了自我。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淡然看待一切虚名浮利,才能过得清净自在,活得舒坦闲适。 03 一撇写拿起,一捺写放下。 人生,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越往后,放下的越多,人越清静,心越自在。 作家周国平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忙于应付各种刊物的约稿、媒体的采访和一些好事者组织的聚会。他很不喜欢这种被闲杂事所累的状态,但因为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原因,他也不好拒绝这些事,只好都答应下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一所大学任客座教授,远离了繁杂琐事,割断了没必要的社交。那段时间,他回归安静且无人打扰的生活,心无挂碍,怡然自得。 后来,他决心屏蔽一切杂事,拒绝一切无意义的采访、酒局、聚会。这之后,他感觉自己的耳根和心灵都清静了。 那时他才清晰地意识到,一直以来,他被各种杂事、杂物支配,并且沉溺其中,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可是,跳出来一看才发现,世界很大,比起应酬、社交,更重要的是找回自己,与自己坦然相处。 泰戈尔的《断想钩沉》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绊倒在物体上,我们抓牢这些物体,相信它们便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光明来临时我们放松了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发觉它们不过是与我们相关的万物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人生海海,俗世万千,每个人都免不了落入俗套。前半生,我们忙于行万里路,阅大干世界,交各色朋友,以为这就是人生不可舍弃的必需;后半生,我们才慢慢明白,穿梭于灯红酒绿的喧嚣,混迹于无意义的社交,只会浪费时间,消耗精力。 人这辈子,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P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