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全国中医药院校医疗、教学等领域的专家、教授集体编写,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本科生(包括“5+3”或“5+4”长学制或硕士研究生)使用。 本教材力求史料翔实,忠实地再现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全貌,使学生不仅能了解中医骨伤科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认知其发展的必然性,同时受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教育。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中医骨伤科发展史》《中国骨科技术史》等教材和著作,同时简要介绍了当代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成就、当代中医骨伤学术流派和民族骨伤科的发展史。 目录 第一章 中医骨伤科学的起源远古至战国时期(远古至前221) 第一节 周代以前有关骨伤科学的史实 第二节 周代骨伤科学的萌芽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骨伤科学 第二章 骨伤科学理论的初步形成秦至三国时期(前221—265) 第一节 《黄帝内经》中有关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主要医籍及医家的成就 第三章 骨伤科临床医学的兴起两晋至南北朝时期(265—581) 第一节 主要临床医家和方书成就 第二节 骨伤科临床医学的进步 第四章 骨伤科学的形成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581—960) 第一节 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 第二节 骨伤科学相关医学著作和骨伤科学专著 第三节 骨伤科学临床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 骨伤科学的发展宋元时期(960—1368) 第一节 宋元时期骨伤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宋元时期骨伤科学有关的医学著作和医家概况 第三节 宋元时期骨伤科学的主要成就 第六章 骨伤科学的兴盛明清时期(1368—1911) 第一节 医学各科的发展对骨伤科学的影响 第二节 明清时期骨伤科学的著作及专著 第三节 明清时期骨伤科学的成就 第七章 近、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与成就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12—至今) 第一节 民国时期骨伤科学的概况 第二节 党的中医药政策及中医骨伤科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发展及成就 第四节 中医骨伤科的医疗工作 第五节 中医骨伤科的教学工作 第六节 中医骨伤科的科研工作 第八章 当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及民族骨伤科简介 第一节 当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简介 第二节 民族骨伤科简介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附录二 中国骨伤科大事件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