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南宋朱熹在《易》本卜筮之旨的基础上,建构了象、数、理、占一体的易学体系。以胡方平、胡一桂、胡炳文为代表的元代婺源朱子后学,以朱子学为宗,以弘扬朱子易学为旨,继承而不墨守,发挥而不离宗旨,在朱子易学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是关于区域性朱子后学群体的易学研究著作。作者运用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细腻的文献解读,考察和阐述了婺源胡氏三先生的生平著作、易学立场、态度、方法和思想内容等,揭示了元代婺源朱子后学易学的特色、历史影响和地位,彰显了元代朱子易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作者简介 李育富,1980年12月生,江西大余人。2003年7月,赣南师范学院政史系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2011年6月,厦门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11年6月起任教于重庆交通大学,现为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易学、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周易卦变史纲》。主持各类科研项目8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 目录 总序 绪言 第一章 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思想渊源和学术背景 第一节 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思想渊源 一、朱子易学 二、家学渊源 第二节 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学术背景 一、易学流变 二、地域文化 第二章 胡方平:象数之学的阐明者 第一节 胡方平其人及其著 一、其人 二、其著 第二节 胡方平的易学特点 一、立于朱子易学 二、广引言论,会通诸说 三、对照比较,疏释异同 四、善于总结,不乏新见 五、形成已图,借图说理 六、突出象数中的理义思想 第三节 象数之学,体用兼备 一、理由象出,象由图书示 二、数衍于蓍策,而达于变占 第三章 胡一桂:古易之学的完善者 第一节 胡一桂其人及其著作 一、其人 二、其著 第二节 胡一桂的易学方法 一、丰富的易学文献、史料 二、经传易象相分的以象解易法 三、比较分析的解易法 第三节 古易之学,从卜筮推理义 一、《易》本卜筮之书 二、四圣之《易》与四圣之象 三、经传相分的历史考察与从筮占上推理义 第四章 胡炳文:义理之学的坚持者 第一节 胡炳文其人及其著 一、其人 二、其著 第二节 胡炳文易学态度和方法 一、折中是正的易学态度 二、多样化的易学诠释方法 第三节 义理之学,易与人生 一、扶阳抑阴与《易》为君子谋 二、通贯朱子之易理 三、易学人生论 第五章 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以朱子易学为宗 一、明旨 二、辨异 第二节 对朱子易学的发挥 一、理:阳尊阴卑,扶阳抑阴 二、象数:归纳、阐明、创绘 三、占:稽考古法,修正变占法则 四、体例:对比诠释的广泛运用 第三节 凸显从象占上推理义的易学特色 一、对象占上推理义的背景考察 二、胡氏对象占上推理义的推崇 结语 对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总体评价 一、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贡献 二、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影响 三、元代婺源胡氏易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