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色学府百年传承(共12册)(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新上海大学自合并组建以来,一直将这所红色学府的“”视作我们的办学优势之一,将收集、研究老上海大学的历史资料,学习、传承老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了更全面地收集老上海大学的档案资料,更深入地研究老上海大学的历史,更有效地继承和发扬老上海大学的光荣传统,《红色学府百年传承(共12册)(精)》既是为2021年中党光辉诞辰献上一份贺礼,也是对2022年老上海大学诞生的纪念,并希望以此揭开新上海大学“双”建设的新篇章。本丛书由上海大学成旦红、校长刘昌胜任主编。丛括《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出来的英雄》《他们从上海大学(1922-1927)新中国》《上海大学(1922-1927)师生诗文书信选》《上海大学(1922-1927)演讲集》《民国日报中的上海大学(1922-1927)》《上海大学(1922-1927)与五卅运动》《上海大学(1922-1927)研究文选(1983-2020)》等十二种图书。 目录 《他们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进新中国》 安剑平:上海大学“中国孤星社”的发起人和领导者 曹天风:抗战时期收到周恩来书赠诗联的国民党左派 陈望道:在上海大学实际任职任教时间最长的重要领导人 戴邦定:浙江黄岩籍的第一位共产党员 戴望舒:中国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 党伯弧:武装“押解”中共密使汪锋抵西安 丁玲:上海大学的“傲气”女学生 董每戡:南国革命的戏剧家和戏曲研究家 丰子恺:为革命刊物《中国青年》两次创作封面的画家 傅东华:美国名著《飘》的中文翻译者 高尔柏:中共上海大学独立支部第一任书记 顾均正:中国现代科普界的前驱 关中哲:民国时期的“关中四大才子”之一 何成湘:新中国首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何味辛:中国共产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的编辑 胡允恭:中国共产党淮上中学补习社支部创始人 黄玠然:百岁革命老人 金仲椿:民革浙江省委的筹备委员之 柯柏年:新中国外交部首任美澳司司长 孔另境:上海大学“仿佛是一座洪炉 匡亚明:两度担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的教育家 雷晓晖:最后一位逝世的中共“五大”代表 李秉乾:陕西省林业战线上的领导人 李季:《社会主义史》的翻译者 李敬泰:奉党的指示在西北军中从事兵运工作的大学生 李平心:中国第一部研究鲁迅的权威著作的作者 李逸民:新中国公安部队的开国少将 李宇超: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济南时的“导游” 林淡秋:新中国《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文艺部主任 刘峻山: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 刘披云:云南大学第九任校长 罗尔纲: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代宗师 马文彦:于右任苏联之行的俄文翻译 梅电龙:中国共产党的一位秘密党员 孟超:昆剧《李慧娘》的编剧 邵力子: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办学的得力助手 沈雁冰(茅盾):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部长 沈志远:从上海大学附中副主任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施存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任书记 施蜇存:“我感觉到上海大学是有特殊的精神” 谭其骧:上海大学大学部年龄最小的一名学生 田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的作者 万古蟾:中国动画片事业的开拓者之 王超北:中国共产党秘密情报战线上的杰出战士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内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者 王一知:上海大学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之一 王友直:国民党政权在西安市的最后一任市长 吴梦非:中国美学界奠基人之一 谢雪红: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创立者与第一任主席 薛尚实:上海大学”是我一生接受革命锻炼的起点 严信民:中国农工民主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 阳翰笙:新中国文艺界的卓越领导人 杨明轩:从上海大学中学部主任到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杨之华: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人 俞平伯:一位在家里与来访学生秉烛夜谈的大学教授 张崇文:中国共产党临海县特别支部的创建人 张琴秋:文武双全的红军高级将领 张庆孚:新中国开国上将宋时轮的入党介绍人 张治中:对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口称“师母”的国民党上将 张仲实:杰出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家 张作人: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的最后一位负责人 赵景深:中国著名的戏曲研究家 赵君陶:“如果干革命的都死了,哪里有今天革命的胜利 郑振铎:新中国第一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钟复光:一位沿长江到各地说明五卅惨案真相的上海大学女学生 周建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生物哲学教授 周文在:中国共产党常熟特别支部的创建者之一 周越然:风行一时的《英语模范读本》编撰者 参考文献 后记 跋:奋进中的新上海大学 《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出来的英雄烈士》 安体诚: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 蔡成:红军情报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曹渊:牺牲在武昌城下的北伐英雄 曹蕴真:安徽最早党组织小甸集特支的创始人 陈明:“我们山东的一位有权威的理论家” 崔小立:坚持以笔为枪的学生斗士 邓中夏:上海大学办学正规化的奠基人 董亦湘:陈云和张闻天的入党介绍人 方运炽:安徽独山暴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龚际飞:“不问个人瘦,但祈天下肥” 顾作霖:一个担任过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的青年革命家 关向应:忠心耿耿为党为国 郭伯和:奋战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闸北前线的指挥者 何秉彝:在“五卅”运动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 何尚志:敢于向康有为叫板的大学生 何挺颖:文武双全的红军优秀指挥员 贺昌:坚持赣南游击战争的红军高级指挥员 贺威圣:浙江最早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领导人 侯绍裘:一个立场坚定,极有才干的共产党员 黄让之:皖东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 黄仁:国共合作时期上海大学最早牺牲的革命青年 吉国桢:高唱《国际歌》,昂首走向敌人刑场 季步高:英勇就义于广州红花岗 序言 1922年10月23日, 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一所由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创 办的高等学府“上海大学”横 空出世。而就在前一年,中 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揭开了 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如今我 们回顾历史,上海大学留下 的史迹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紧密相连。 《诗经·小 雅》有云:“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野。”20世纪20年代 的上海大学,发轫于闸北弄 堂,迁播于租界僻巷,校舍 简陋湫隘,办学经费拮据, 又屡遭反动势力迫害,但在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以 及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屡仆屡起,不屈不挠,上海 大学声誉日隆,红色学府名 声不胫而走,吸引四方热血 青年奔赴求学。在艰难办学 的五年时间里,为中国革命 和建设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 才,在当时就赢得“文有上 大、武有黄埔”之美誉。在 波澜壮阔的五年时间里,老 上海大学取得的成就值得我 们永远记取,老上海大学的 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值得我 们永远继承和发扬光大。 1994年11月,学校党委 常委会决定“上海大学成立 日期确定为1922年5月27日 ”。1997年5月,钱伟长老校 长在为上大学生作关于“自 强不息”校训的报告时指出 ,“我们学校的历史上, 1922年到1927年期间里有 过一个上海大学,这是我们 党最早建立的一个大学,” 他又以李硕勋、何挺颖两位 烈士为例讲道:“没有他们 的牺牲,没有那么多革命志 士的奉献,我们上海大学提 不出那么响亮的名字,这是 我们上海大学的光荣。” 1983年合并组建原上海 大学和1994年合并组建新 上海大学之时,得到了老上 海大学校友及其后代的热烈 支持和响应,他们纷纷题词 、致信,祝贺母校“复建”“ 重光”;党中央、国务院及 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殷切希 望新上海大学继承和发扬老 上海大学的光荣革命传统,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 民同志为新上海大学题写了 校名,老上海大学校友、后 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同志题 词“继承和发扬上海大学的 光荣传统,为祖国的建设培 养人才”。 新上海大学 自合并组建以来,一直将这 所红色学府的“红色基因”视 作我们的办学优势之一,将 收集、研究老上海大学的历 史资料,学习、传承老上海 大学的光荣传统作为自己的 使命和责任。2014年,学 校组织专家编撰出版了《20 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 这是迄今为止搜集老上海大 学资料最为丰富、翔实的一 部文献;同年在校园里建立 的纪念老上海大学历史的“ 溯园”,如今已成为上海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 了更全面地收集老上海大学 的档案资料,更深入地研究 老上海大学的历史,更有效 地继承和发扬老上海大学的 光荣传统,我们推出了这套 “红色学府百年传承”丛书, 既是为2021年中国共产党 100周年光辉诞辰献上一份 贺礼,也是对2022年老上 海大学诞生100周年的最好 纪念,并希望以此揭开新上 海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新篇 章。 是为简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