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美啊,美得想哭,读完好想去京都。
千重子和苗子是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千重子被古都京都的一位织锦富商收养,妹妹则留在了出生的村庄,两人的命运因此变得截然不同。衹园节夜里,两姐妹意外重逢,得知真相。然而最后却因身份无法相认,各自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暖心故事,情节始终不离京都景致、节庆、风俗。川端以唯美语言重建了文化的京都,堪称日本民族的“纸上故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都(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川端康成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真美啊,美得想哭,读完好想去京都。 千重子和苗子是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千重子被古都京都的一位织锦富商收养,妹妹则留在了出生的村庄,两人的命运因此变得截然不同。衹园节夜里,两姐妹意外重逢,得知真相。然而最后却因身份无法相认,各自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暖心故事,情节始终不离京都景致、节庆、风俗。川端以唯美语言重建了文化的京都,堪称日本民族的“纸上故乡”。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一八九九年六月十四日生于大阪。一生创作小说百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羽鹤》等。一九六八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一九五七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 目录 春天的花 尼寺和格子 和服街 北山杉 祇园祭 秋天的颜色 松林青青 深秋里的姐妹 冬天的花 后记 译后记 导语 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为让《古都》有京都味儿,川端康成创作时,专门请京都本地人助他应用方言。为在中译本中体现川端康成的良苦用心,翻译家陈德文邀请京都本地作家合作,使本译本独具京都味儿,并在众版本中独树一帜。 后记 《古都》连载于1961年 10月8日至1962年1月27日 《朝日新闻》,计107回。 小矶良平氏插图。 由于我自始至终都不能 如期交稿,给报社造成很大 麻烦。小矶氏似乎在绘制插 图的全过程中,都未看到过 我的原稿。然而,将《古都 》改编为话剧并且搬上舞台 的川口松太郎氏告诉我,他 认为插图很好,还想拿到明 治剧场里展出。鉴于有好多 插图是对小说背景发生地的 素描,所以我也很想将这些 插图收入这本书中。 封面上东山魁夷氏的“冬 之花”(北山杉),是1961 年为祝贺我获得文化勋章而 画的。“冬之花”这一主题, 是依照《古都》最终章的标 题绘制的,画的是文章里提 到的北山杉。1962年2月, 东山夫妇将这幅画带到了我 所入住的东大病院冲中内科 病房。我每天在病房里观赏 这幅画,随着即将到来的春 光渐渐明朗,画中北山杉的 绿色也变得明丽起来了。— —如今,东山氏正在北欧旅 行,我未经他允许,就请人 将“冬之花”冠于卷头了。我 本来就有这样的打算,想将 这幅画作为我的异常之作《 古都》的一种救赎纳入书中 …… 《古都》完稿后十天光 景,我便住进了冲中内科。 多年来一直服用的安眠药, 打从写作《古都》之前起就 吃得昏天黑地,本来很早前 就想摆脱药物的毒害,某日 趁着《古都》完稿之机,突 然将安眠药停止了。不料立 即发生剧烈的药物戒断反应 ,被送进东大病院。住院后 十多天人事不省。其间,又 染上了肺炎和肾盂炎,我自 己却浑然不晓。 而且,我在写作《古都 》期间的各种记忆多半都失 去了,真可怕!我不记得《 古都》写了些什么,实在想 不起来了。我每天都吃安眠 药,不论是写作《古都》之 前还是写作期间。我沉迷于 安眠药里,挥笔于蒙胧状态 。莫非是安眠药叫我写作的 吗?这就是我把《古都》看 作“我的异常之作”的缘由。 因而,我不想再读它, 心里深感不安。我一直拖延 看校样,甚至要不要出版也 犯起了犹豫。此时,川口松 太郎氏计划着要将《古都》 亲自改编为戏剧,借助他对 这部作品寄予的同情和慰藉 ,我着手开始校稿了。果然 颇为奇异,很多地方都不合 常理。校对时虽然大都改正 ,但行文混乱、笔调狂纵, 这些反而可视为这部作品的 特色之处,原样不动地保留 下来。校对固然很费心力。 但是,《古都》多少有异于 我的其他作品,说不定是得 益于安眠药的原故。 使得这部书面目一新的 是京都方言,我请京都人士 校改了一遍。我看到整体的 会话都做了细致周到的订正 ,深感是一项非凡的艰辛的 劳动,尤其是第一难点京都 方言获得改善,我就放心多 了。但有的地方并未按照我 的喜好加以修正。 报上连载期间,我在《 朝日新闻》“PR版”①版上拜 读了京都新村出②先生题为 “古都爱赏”的文章,令我喜 出望外。还有,给我写信的 读者多半是老人,这对我来 说也非常难得。对小说而言 ,作者的“后记”之类,本属 蛇足,但《古都》这本书对 报载的内容做了充分改订, 还是稍加说明为宜。 川端康成 1962年6月14日 精彩页 春天的花 千重子看到老枫树的干上开着紫堇花。 “啊,今年又开花啦。”千重子感到了春天的温馨。 这棵枫树长在城内狭小的庭院里,真算是大树了。树干比千重子的腰围还粗,当然,那苍老的树皮和布满青苔的树干,是不好和千重子细嫩的身子相比的…… 枫树的老干在相当于千重子的腰肢一样的高度,稍向右斜,在高出她的头顶的地方,朝右来了个大弯儿。这么一弯,一根根树枝扩展开来,占领了整个庭院。长长的枝条略显凝重地微微低垂着。 弯度较大的树干下面一带,似乎有两个小凹窝,每一个凹窝里都长着一棵紫堇,而且每年春天开花。千重子打从记事儿的时候起,这棵树上就有两株紫堇。上面的紫堇和下面的紫堇相距一尺左右。正值妙龄时期的千重子不由得想: “上面的紫堇和下面的紫堇能不能见面?它们互相认识不认识呢?”紫堇花什么“见面”,什么“认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有三朵花,最多有五朵花,每年春天都一样。虽说如此,可树上的小凹窝,一到春天就发芽,开花。千重子要么站在走廊上眺望,要么从树根往上看。有时,她被树上紫堇的“生命”所感动,有时又觉得很“孤独”。 “生在这种地方,继续活下去……” 店里的顾客都交口称赞老枫树枝繁叶茂,可是几乎没人留意已经盛开的紫堇花。生长着树瘤的粗大的老干,上下都布满苍苔,更增添了一层威严和高雅。寄生在树干上的小小紫堇花,就更不起眼了。 然而,蝴蝶知道。千重子发现紫堇花时,在院子里低低飞翔的白蝴蝶,正从树干上向紫堇花近旁飞来。枫树正要绽开红红的小嫩芽,蝴蝶们白色的舞姿是那样鲜明耀眼。两株紫堇的叶子和花朵,也在枫树干新绿的青苔上投下朦胧的影子。 樱花开放时节,天气微阴,一个温润的春日。 白蝴蝶飞走了,千重子一直坐在廊下,瞧着枫树干上的紫堇花。 “今年,你又在这儿开出漂亮的花朵啦。”她似乎想跟花儿说个悄悄话。 紫堇花下面一带,枫树的根部,立着古老的石灯笼。灯笼腿上雕着站像,千重子的父亲曾经对千重子说过,这是基督。 “怎么没有玛利亚呢?”当时,千重子问,“不是有一个像北野天神似的大雕像吗?” “这是基督。”父亲淡然地说。“怀里没有抱婴儿。” “哦,可不是嘛……”千重子知道了。接着又问,“我们家祖辈人里有切支丹①吗?” “没有。这个石灯笼还不是造园师傅或石匠带来,放在这里的?也不是什么稀罕的石灯笼。” 这只切支丹灯笼,大概是往昔禁教时代的产物吧?石头粗糙、松脆,表面的浮雕经百年风雨的剥蚀,只有头身和两腿的形态,隐约可辨。看来,原是一尊单纯的雕像。袖子长及衣裾,似乎合掌站立,臂腕一带微微隆起,但形状模糊不清。不过,这尊雕像同佛陀和地藏菩萨感觉不一样。 也许是古代一种信仰的标志,或者异国风情的装饰,这尊切支丹灯笼,如今,只因为是个老古董,被安置在千重子家店铺的庭院里,挨着老枫树的根部站立着。要是有顾客看到了,父亲就说是“基督像”。不过,做生意的,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大枫树下这尊黑乎乎的石灯笼感兴趣。纵然看到了也不在意,觉得院子里有一两只石灯笼很寻常,更不会仔细瞧上一眼的。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