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清水洁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979年,栃木县足利市,五岁女童福岛万弥失踪。
1984年,栃木县足利市,五岁女童长谷部有美失踪。
1987年,群马县太田市,八岁女童大泽朋子失踪。
1990年,栃木县足利市,四岁女童松田真实失踪。
四起案件其实发生在同一区域,位于日本栃木县与群马县交界处。但栃木县警方只办栃木县的案子,群马县警方只办群马县的案子。
1991年,栃木县警方在侦办松田真实失踪案时,逮捕了一名男子,认为他就是本县三起案件的凶手。警方召开记者见面会,媒体接连报道,令公众相信连环SHA童案已全面告破,凶手已落网入狱。
1996年,群马县太田市,四岁的横山由佳梨再次失踪。
记者清水洁注意到这一连串事件的关联。
2007年,他重返事件现场。面对普遍认为准确度极高的DNA型鉴定结论,面对警方引以为傲多年的办案功勋,面对即将超过追诉时效的铁案,他大声而坚定地提出质疑。
作者简介
清水洁,1958年生于东京,日本著名调查记者。曾供职于新潮社《Focus》杂志,后转到日本电视台社会部。自担任杂志记者以来,一直致力于以犯罪、事故为中心的调查报道。代表作有《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杀人犯就在那里——被隐蔽的北关东连续幼女诱拐杀人事件》等。曾获日本记者会议(JCJ)大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新潮纪实奖、日本民间放送联盟奖最优秀奖等荣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动机
第二章 现场
第三章 委托
第四章 决断
第五章 报道
第六章 成果
第七章 追踪
第八章 混乱
第九章 强震
第十章 山道
第十一章 警钟
后记
文库本后记
序言
如果你手边有一份日本
关东地区的地图,请随我一
起打开它,以北部某个地点
为圆心,画出一个半径十公
里的圆。这是一个普普通通
的地方,居住着普普通通的
人们。房屋鳞次栉比,孩子
们在阳光下嬉戏,到处欢声
笑语。
要是告诉你,在这个小
小的圆形区域内,十七年间
有五名女童无故失踪,你会
作何感想?这些小女孩有的
至今下落不明,有的被找到
时,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而且,凶手尚未落网。
这不是小说情节,这是
活生生的事实。
“这么一个小地方,会对
小女孩下手甚至杀害她们的
人不可能有很多。”一位失
去女儿的父亲认为,这是同
一个凶手在连环作案。
我深以为然。
可如果侦查机关不这么
认为呢?如果他们逮捕了其
中一起案件的凶手便以为大
功告成了呢?如果这个被抓
捕归案的“凶手”是清白的呢

这是一个普通的居住区
,也许就是你现在住的地方
。在路上、公园、弹珠游戏
厅、超市,你可能每天与逍
遥法外的杀人凶手擦肩而过
。也许你有一个年幼的女儿
、妹妹或孙女,在下一个被
害人出现之前,谁能保证明
天卷入案件的不是自己珍视
的家人呢?
现实中就是会发生这么
残酷的事,例如“足利事件”

警方以诱拐杀人的罪名
逮捕了一个名叫菅家利和的
男人,检方随后提起公诉,
最高法院做出无期徒刑的判
决。整个过程被媒体争相报
道。因杀人案而胆战心惊的
居民纷纷松了一口气,安心
回归各自的生活。
但菅家是清白的。由于
失当的侦查、杜撰的证据、
虚假的供述,菅家被关押在
狱中十七年半。日本最高法
院的一个决定,剥夺了一个
无罪之人的自由与时间;更
可怕的是,还给了真凶“特
别恩典”——一个名为“时效”
的沙漏。就算日后日本司法
机关承认了失误,还营家一
个公道,真凶依然获得了“
免死金牌”。
真的就此作罢吗?
倘若冤案已经平反,警
方是不是可以重新立案侦查
?检方也应该立即行动。还
有媒体,难道就不用报道真
凶逍遥法外的危险了吗?
作为记者,知道多少就
报道多少,是我的工作。亲
赴现场,事无巨细地调查案
件和事故背后的真相,这样
的生活我已经过了三十年。
这片被称为“调查报道”的领
域,就是我的战场。
还是周刊新闻记者时,
我写过一本书,名为《桶川
跟踪狂杀人事件》①。一本
“三流”周刊以调查报道挑战
“一流”媒体手头的官方消息
,其中艰难可想而知。即便
如此,我还是踏上了独力采
访之路,最终揪出凶手,揭
露了警方在办案过程中的种
种问题。
如今旧事重提,是因为
本书中的案件与“桶川事件”
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当年的案件使我知道,
警方为自我保护会指鹿为马
,媒体也会被警方提供的真
假难辨的消息牢牢操控。日
本司法系统与媒体联手修建
起来的围墙坚不可摧,一介
小小记者实在势单力薄。因
此我执笔写书,只为将信息
传递出去。
遗憾的是,情况并无改
变。不仅如此,还在继续恶
化。
通过本书,我想说,已
经平反的冤案“足利事件”并
非终点,而是起点。公众并
不知情而日本司法系统极力
想压制的“北关东连环杀童
案”、身藏暗处的真凶以及
某个“炸弹”,我要在书中一
个个揭开其庐山真面目。
我最想说的是,在日本
,声音最为微弱的五个无辜
女孩从世上消失了。
我不会就此作罢。
绝对不会。
二○一三年十一月
清水洁
导语
《桶川跟踪狂SHA人事件》作者清水洁又一高口碑话题力作!
清水洁“推理反转式”纪实报道代表作,日本版《SHA人回忆》。
一本书“改写”现实——17年冤案获得重审,蒙冤者无罪释放。
倾听微弱的声音,戳破日本司法的黑暗面,揭开科学侦查的谬误,讲述受害者的无言伤痛。
撼动日本的女童失踪案“足利事件”全纪实!
直击儿童诱拐、女性安全、冤案误判、受害者有罪论、侦查黑幕、媒体报道争议等社会痛点议题!
亲临案发现场,还原案情细节,叫停17年冤狱……撼动日本的调查报道!
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新潮纪实奖,提名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被纪伊国屋书店评为年度ZUI佳图书!
日本纪实报道必读之作,比肩《黑箱》《巨浪下的小学》的非虚构文学。
采写详实,收录数幅图片,再现案件调查全过程……被誉为“调查报道的圣经”!
故事好看,情感震撼,后劲极强,每一位读者都是真相的见证人!
后记
我突然睁开双眼,昏暗
的房间里,有个人站在我的
床边。
是个圆脸黑发的女孩,
有着黑黑的皮肤,圆圆的眼
睛,赤足站在木地板上。她
是我的女儿。
你别走……我心里哀求着
,伸出手想抱住她,让她坐
到我的腿上。然而却扑了个
空。
我醒了过来,只看到头
顶的天花板,还有又暗又冷
的房间。
我经常做这个梦。
我在一场事故中失去了
女儿。我恨我自己,也非常
悲痛。有些生命无法挽救,
有些人无法守护。
人的生命,是上天赐予
的。当婴儿发出第一声啼哭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家
人都会心怀喜悦地给孩子命
名。名字里饱含了家人深切
的爱。一天天过去,喜忧交
织的日子缓缓流淌,他(她
)会自己用手拿奶瓶,跟跄
学步,接着上学,交友,有
了学历、头衔、地位、财富
……世间的一切,他(她)
都会拥有。或许偶尔受挫,
因失去心爱之物而感到绝望
。不过没关系。什么都可以
挽回,什么都可以重来。
唯独生命不同。生命独
一无二,无论如何哀叹都无
法挽回。女儿的死给了我最
痛苦的领悟。
因此我才要亲赴现场。
那里有令人肃然起敬的生命

我经历过许多地狱般的
时刻——日本航空123号班
机空难、阪神淡路大地震、
3·11大地震……我采访过从
惨烈事故现场中获救的人们
,也目击过许多生命的消逝

狭小的医疗救护机上,
有人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停
止了心跳。他的妻子在我身
边不停地哭泣,我握住她的
手,试图给她力量。
我也拍摄过消防队长生
前的影像,他为了救人,奋
战到最后一刻,壮烈殉职。
极端困境下,总会出现
救援队员、消防队员、军人
、医生、护士的身影。我深
知这些身影的伟大,也相信
支撑这一切的,是警察、检
察官、法官。如果没有严格
的日本司法制度,就无法守
护日本人民,更没有安全与
和平。
这本书对这群人过于苛
刻。然而,我是真的希望他
们代表正义的一方,骄傲自
信地专注于工作,惩恶扬善
。当有一日从岗位上退下时
,他们都能问心无愧。
报道工作亦是如此。声
音再弱,也要倾听,声音再
强,也敢质疑。为何报道,
报道何事,必须时刻自省。
本书记录了我对生命及
周围各色人物的见解。要严
正声明的是,批判与追究某
个人或某个机关的责任并非
本书的目的。
任何人都会犯错,我亦
如此。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逃避不是办法。
“北关东连环杀童案”的
电视报道,仅特辑与企划节
目就不下五十个;月刊杂志
的报道连载也超过一年。我
们竭尽全力地报道,收获了
多方评价,甚至多次领奖,
然而遗憾的是,真凶如今依
然逍遥法外。
菅家无罪释放后,“布川
事件”“东电职员杀人事件”①
等重案在再审中获得无罪判
决。DNA型鉴定的绝对地位
被撼动了。这也给了我希望
,我将继续关注“北关东连
环杀童案”与日本司法的动
向。
在此,我要向被害人家
属表示深深的感谢。
同时,感谢“足利事件”
的目击者与相关人员对采访
的真诚以待。还要感谢一起
制作节目的同事们,感谢当
时的报道局局长足立久男先
生,是他把我这个小记者拉
入电视圈,任我大展拳脚。
还有许多一直在默默支持我
的人,因无法一一罗列,在
此一并致上我最深的谢意。
本书的出版有赖新潮社
的北本壮先生和内山淳介先
生的大力支持,我对他们不
胜感激。
更重要的是,我要为四
个死去的孩子祈福。她们分
别是福岛万弥、长谷部有美
、大泽朋子、松田真实。
最后,还有失踪的横山
由佳梨,希望早日得到她的
消息。
二○一三年十一月
清水洁
书评(媒体评论)
都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才突然告知我们这是起冤案
,而且真凶已经因为追诉时
效逃脱法律的制裁。就让他
这么逍遥法外吗?
——福岛让 被害女童父

我忍受了十七年,希望
警方能向我道歉。一句搞错
了就可以没事了吗?我想要
他们把我的人生还给我。
——菅家利和 足利事件
蒙冤者
精彩页
床的周围有动静。
有好几个……小孩。
都是小女孩。
有笑声。
这几个小女孩在我床边蹦跳玩闹。
虽然很奇怪,可我居然不害怕,依然躺在床上,感受着她们的快乐。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说话了:“喏,给你!”
她递给我一个盒子——之前明明无法动弹的我,不知为何已经坐在床沿,伸手接过了这个铁皮盒子。
“你把盒子打开,好吗?”
把小盒子放到我手上的圆脸小女孩歪着脑袋抬头看着我,乞求我打开它。
这好像是个装糖果或饼干的可爱铁皮盒子,不过不是普通的四方形,而是个房子,确切地说,外形上是个房子,盖子就是斜屋顶。房子通体金黄,还画着色彩斑斓的瓦片与门窗。
我在小女孩的乞求声中伸手要去揭开盖子,这才发现盖子边缘缠了一圈透明胶带,盒子还有点生锈了。
我摸索着找到胶带头,慢慢撕下它。胶带非常柔软,在我手中一点点展开,缓缓从盒子上剥落。我用指甲抠住盖子边缘,稍一使劲,打开了……
第一章 动机
“下午三点四十八分菅家先生出狱了!菅家先生于再审前被释放!”
“菅家先生,恭喜你!”
商旅车的车窗摇下近五十厘米,媒体记者的叫嚷声、相机接连不断的快门声、刺眼的闪光灯排山倒海般涌了进来。二○○九年六月四日,这辆车从千叶监狱缓缓驶出,六十二岁的菅家利和从车窗探出身子,向拥挤在四周的媒体记者挥手致意。经过前所未有的DNA型再鉴定,菅家一案最终被认定为冤案。度过了十七年半的铁窗生涯后,他出狱了。
作为采访者,我与菅家同乘一辆车。在四周不断亮起的闪光灯下,我稳住身体,举着摄像机,通过取景框注视着这个两鬓斑白的男人。
我们头顶的上空盘旋着数架电视台的采访直升机。车子驶出监狱大门,好几辆摩托车立即紧紧跟随。各家媒体为报道此次再审前释放,几乎倾巢而出。
这是我第一次与菅家见面,虽然才不到五分钟,我们却有种彼此早已熟悉的感觉。
十七年半的牢狱生涯——我犯难了,不知该如何与他谈起。是说“你辛苦了”,还是“你觉得狱中的日子漫长吗”?车子一路向前行驶,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情急之下,我说出一句很苍白的话:“菅家先生,你现在已经出来了……”
菅家望着我不住地点头,笑眯眯地说:“我很高兴。”
车子离开监狱后沿着日本的国道前行,开往千叶市的酒店,那里有一场记者见面会在等着他。车窗外是大家见惯的“外面的”景色,菅家痴痴地贪看不已。
我长达两年的采访如今可以画上句号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今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菅家释放,“北关东连环杀童案”的真相也终于要浮出水面。
时间回到两年前。
二○○七年六月,日本电视台报道局。办公室一角,新闻快报的提示音、怒吼声、年轻员工小跑的脚步声交杂起伏。一张桌子上资料堆积如山,摇摇欲坠。那是我的办公桌。当时的我供职于电视台社会部,是一名电视台记者。
P7-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9: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