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容受、搅拌及研磨食物等,为肠道吸收营养完成前期加工,可以说是消化器官中的头阵先锋。胃壁有着相对厚的肌层,弹性十足的胃壁肌层通过反复收缩舒张,日复一日地进行机械性劳动,胃黏膜则负责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胃同时又是一种情绪反应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关系密切。本书将众多问题分门别类,构建有序的理论框架,语言轻松活泼,注重实用性,内容涵盖胃病的常见病因、预防措施、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阅读者可根据目录轻松获得感兴趣的知识点,也可以系统地了解胃病的整体管理特点。
胡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华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消化科行政主任。世界胃肠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委员、第八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上海联盟理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评审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治、预防、相关并发症处理以及消化内镜操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奖。指导或协助指导博士生及硕士生60余名。参与《中华肝病专家论坛》《临床胃肠微生态学》等4部医学专著编写。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从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等七个方面着重强调了科普是国家
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
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是对新时代科普工作提出新的明确要求,是推动新时代科普创新发展的重大契机。为响应号召,推进完成在科普发展导向上强化战略使命、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发
挥科普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的三大重要科普任务;促进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特此策划推出“健康中国·家有名医丛书”。
健康是人最宝贵的财富,然而疾病是其绕不开的话题。随着社会发展,在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这让更多人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了全社会健康意识的觉醒。对健康的追求也有着更高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治已病,而是更注重“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全民健康成为“热门”话题。
现代社会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生活方式,使我们常常
处于亚健康状态。美食诱惑、运动不足、嗜好烟酒,往往导致肥胖,诱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乃至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损伤肺功能,造成肾功能衰退,而久病卧床又会造成肺炎、压疮、下肢血管栓塞等衍生疾病……凡此种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是每个老百姓的追求
。“健康中国”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串数字。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是人们最具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该丛书遴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随时可以查阅的医学科普读物。
这套丛书,为广大读者
提供一份随时可以查阅的医学手册,帮助读者了解与疾病预防治疗相关的各类知识,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脉络,为找寻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为全社会健康保驾护航,让大众更加关注基础疾病的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在为患者答疑解惑的
同时,也传递了重要的健康
理念。
本丛书秉承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曾经出版的“
挂号费”丛书理念,作为医学科普读物,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各类常见疾病发病隋况,疾病的预防、治疗,生活中的饮食、调养,疾病之间的关系,治疗的误区,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等。其内容新颖、系统、实用,适合患者、患者家属及广大群众阅读,对医生临床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丛书版式活泼大气、文字舒展
,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方便阅读,便于读者理解;行文深入浅出,对晦涩难懂的术语采用通俗表达,降低阅读门槛,方便读者获取有效信息
,是可以反复阅读、随时查询的家庭读物,宛若一位指掌可取的“家庭医生”。
本丛书诚邀上海各三甲医院专科医生担任主编撰稿,每册书十万余字,一病一书,精选最为常见和患者最为关心的内容,删繁就简,避免连篇累牍又突出重点。本套“健康中国·家有名医”
丛书在2020年出版了第一辑21册,现在第二辑27册也顺利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这是一份送给社会和大众的健康礼物,看到丛书出版,我甚是欣慰。衷心盼望丛书可以让大众更了解疾病、更重视健康、更懂得未病先防,为健康中国事业添砖加瓦。
王韬
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