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青山周平是一位在中国拥有极高人气的年轻建筑师。 因为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对北京胡同老旧住宅的改造,青山周平开始被大众认识。他让人看到,建筑师对于空间的理解、设计和改造,可以对个人的生活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 建筑设计不再仅仅意味着高耸于城市中心的某个地标,或者是偶尔造访的如美术馆、音乐厅那样的公共空间,而是同每个人的日常起居相关。青山周平用他的建筑打动了普通人。 有人将他的成功视作运气,似乎他只是一个刚好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媒体上的相貌英俊的年轻建筑师,做了一个刚好会被很多人关注的改造项目,是电视和社交网络让他脱颖而出。 但是,通过这本书,你会看到: 一个自认比较温和的人,是如何做出了一些具有风险偏好的选择,而这些选择都在或微妙或强烈地影响着他之后的人生路径; 一个在行动和观念上都很活跃的建筑师对于建筑是如何思考的——其中有建筑大师的传承和影响,也有一个年轻建筑师对于建筑在当下应该如何回应社会与技术变化的思考; 以及,一个创造者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如何生存,如何努力维持和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作者简介 李翔,资深媒体人,得到App总编辑。 目录 青山周平是谁 访谈 综合体、建筑师和业主 父亲的影响 休学旅行 “对风险相对不敏感” 西方和东方的建筑 到东京大学读硕士 环境和建筑的关系 不同学校、不同风格 毕业之后的路径选择 从博士到创立自己的工作室 胡同和3.0家庭 胡同生活的舒适度 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 自己的事务所和《梦想改造家》 互联网知名度 风格和变化 寻找创意突破的方式 前辈的影响 好的建筑师和明星建筑师 穿越时代的建筑 控制和失控的设计 设计方向 跟业主打交道 选择项目和满足要求 要有余地做不赚钱但有意义的项目 矛盾和不能太舒服的状态 让·努维尔和库啥斯 疫情会改变建筑吗 作品 建筑师的多重角色 主题和关键词 材料的选择 盒子是建筑最纯粹的形式 杭州失物招领 %Arabica咖啡馆 改造和新建 盒子社区 建筑与媒介 附录 访谈中提及的青山周平作品 序言 回到采访 在离开记者这个行业 将近5年之后,我决定重 新开始做采访,并且发表 出来。之所以这么做,是 出于下面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它本 身所具有的知识积累的价 值。 我非常喜欢西方历史 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巨著《 历史》的开头写的第一句 话: 以下所展示的,乃是 哈利卡纳苏斯人希罗多德 调查研究的成果。其所以 要发表这些研究成果,是 为了保存人类过去的所作 所为,使之不至于随时光 流逝而被人淡忘,为了使 希腊人和异族人的那些值 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 去其应有的荣光,特别是 为了把他们相互争斗的原 因记载下来。 这句话揭示了采访的 价值所在。采访、记录和 研究的目的是对抗遗忘, 让后来的人可以真正做到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 而不至于陷入不断重蹈覆 辙或者不断重新发明轮子 的怪圈中。 采访、记录和研究的 对象,既包括“那些值得 赞叹的丰功伟绩”——我 们之中那些优秀的创造者 们,不断在用自己的聪明 才智创造出一些让我们所 有人都变得更好的产品、 服务和组织;也包括失败 和争斗——即使是我们之 中那些最优秀的人,也难 免会犯下错误,这些错误 其实都是在为作为一个整 体的我们试错,都值得被 记录。 这件事情在今天尤其 值得做,因为今天做这种 采访、记录和研究的人正 在减少。这里面当然有很 多原因,包括传统的严肃 媒体的衰落;包括因为社 交网络的发达,受访者的 只言片语越来越容易被拿 出来放大,这让他们越来 越小心谨慎;包括各种碎 片化或娱乐化的内容已经 挤占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 间,以及内容生产者们越 来越倾向于认为,受众就 是喜欢碎片化和娱乐化的 内容。 但是所有这些原因都 没有改变希罗多德指出的 采访、记录和研究的价值 ——它是我们的知识积累 的一部分。 尤其是那些一手的采 访,可以让其他行动者受 到启发,获得激励,或者 哪怕仅仅知道自己并不孤 独;也可以成为其他人研 究或者评论的基础——至 少可以通过一手的采访知 道当事者究竟是如何想的 ,哪怕你认为他想的并没 有道理。 第二个理由,是我还 挺高兴做这件事情的。 每个人眼中世界上最 好的工作都不一样。对于 我而言,最好的工作就是 可以见到那些我喜欢的创 造者们,听他们分享自己 的成就、经验、方法和挫 败。为了避免显得自吹自 擂,这个理由就说到这儿 吧。 拿到这套小册子,你 会看到什么? 首先,当然是第一手 的长篇访谈。我会努力找 到我能找到的、我欣赏和 尊重的、最优秀的商业实 践者和价值创造者,向他 提问,请他分享他的实践 经验、做事情的方法,包 括经历过的挫败和收获。 我自己觉得它们一定 会对你有所启发。而且, 我还抱有一种雄心,就是 希望它们在十年甚至几十 年后,仍然能够激发读到 的人。 其次,如果你愿意跟 随这趟旅行,我相信你能 看到一幅逐渐在你眼前展 开的画卷。它不是静止的 、一次性的,而是动态的 、发展的。因为在我的设 想中,我希望能够跟访谈 的对象保持一个长期的、 以十年甚至数十年为单位 的沟通,把他们的想法和 实践动态地、周期性地呈 现出来。你看到的会是一 部正在发展的、以人为单 位的价值创造史,里面会 有成就和经验,也会有矛 盾和变化——毕竟世界本 身就是不断变化的,它要 求实践者做好准备随时推 翻自己。 最后,因为这件事情 要持续做下去还挺难的, 所以我想用意大利著名记 者法拉奇的一句话做一下 自我鼓励: 我说我每进行一次采 访都花了心血,这并不言 过其实。我要花费很大的 劲才能说服自己:去吧, 没有必要成为希罗多德, 你至少能带回一块对拼组 镶嵌图案有用的小石头, 和对人们思考问题有用的 情况。要是错了,也没有 关系。 最后的最后,希望这 些文字真的对你思考问题 有用,并让你得到激发, 去进行自己的创造。 李翔 2020年10月20日 导语 资深媒体人李翔对谈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 备受瞩目的明星建筑师却被认为是通过电视和社交网络才脱颖而出,“详谈”通过深度访问告诉你青山的成功是运气还是必然,以及一个创造者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如何生存。 精彩页 青山周平是谁 青山周平是一名活跃的年轻建筑师。他是位于北京的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和主持建筑师。 青山周平的代表作品包括精品咖啡品牌%Arabica上海建国西路和成都宽窄巷子门店、江南半舍民宿、阿那亚的唐舍酒店和味从山海甜品店、泉州的盒子社区,以及包括苏州有熊文旅公寓、北京白塔寺胡同有术精品民宿在内的改造项目。 作为一名日本籍建筑师,青山周平在中国拥有很高的人气,而且媒体在提到他时,也总是会跟一些典型的中国元素联系在一起。 青山周平在微博上拥有超过81.8万名关注者。尽管同一些演艺明星相比并不算多,但他已经是在社交网络上拥有最高关注度的建筑师了。 他也已经跟北京的“胡同”联系在了一起。当青山周平出现在视频中时,摄像机最喜欢拍的镜头就是他走在老北京的胡同中,两边是小店、人群、电动车和三轮车;再或者,是他坐在四合院老宅的屋顶上,触手可及的是胡同低垂的树枝。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在胡同中居住了超过十年,总是不吝于表达自己对胡同生活方式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被人认为擅长做胡同中老房子的改造,无论这些老房子的面积多么狭小,或者空间布局带来了多少挑战。 此外,他自己也认为在胡同中的生活影响了他对于建筑的理解。比如,对于胡同中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平等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家庭和人之间共享很多生活空间带来的对于共享生活方式的理解。他也乐于跟人解释这些。 1 2005年,25岁的东京大学研究生青山周平从日本来到北京,在SAKO建筑设计工社实习。这家企业由比青山周平年长10岁的日本建筑师迫庆一郎在2004.年创立。迫庆一郎在参与设计和建造北京长安街南侧的大型建筑项目建外SOHO时,看到了在中国成立建筑师事务所的机会。 2005年的北京生机勃勃,像是建筑师的天堂。为了迎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一系列标志性建筑正在破土动工,包括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与皮埃尔·德·梅隆设计的被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以及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CCTV(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尽管其中一些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不时引发争议,但是,这座城市似乎正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开放、包容和自信。 因此,尽管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日本建筑系学生而言,更主流的选择是加入一家日本或欧洲的建筑师事务所,或者到日本的大型建筑设计院工作,但青山周平还是选择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在这里,他的同事是年轻人,他的老板是年轻人,甚至来委托他们做大型项目设计的业主,也是年轻人。尽管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但它却是在跳跃着向前走。那些讨厌喧闹的人会觉得这座城市简直像一座大型工地,几乎随处可见吊塔和建筑工人,而那些喜欢变化的人却会认为这里充满活力和机遇,也能够接纳多元化的尝试。 北京没有让他失望。 2014年,尚且不到35岁的青山周平,在北京cBD(中央商务区)旁一个由工厂改造而成的创意园区内,租下了两个2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创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B.L.U.E.。B.L.U.E.是北京城市环境研究所(Beijing Laboratory for urban Enviromment)的缩写,这个名字由他喜欢的一些关键词组成,它的缩写则暗合他的名字“青山”。 此后,如果是在一条常规的路径上,作为一名创办了自己事务所的建筑师,青山周平应该继续去接商业项目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不断积累自己在建筑行业中的声望,同时,参加大型项目的公开竞标。因为,虽然失败概率很高,但是各种建筑竞赛会给年轻建筑师提供一条被更多人看到的捷径。2006年,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就是因为赢得了加拿大密西沙加市一座地标建筑的设计权,被很多媒体注意到,并且在之后一步一步成为最具全球知名度的中国建筑师之一。 不过,运气或者说时代的机遇找上了青山周平。2015年的一档电视节目极大地提升了他作为建筑师的知名度。在东方卫视的节目《梦想改造家》里,青山周平对北京南锣鼓巷胡同中一处35平方米的住宅进行了改造。他把一个原本杂乱的老北京风格的房子,变成了充满设计感的住宅。然后,社交网络放大了他的受欢迎程度。他讲话时不疾不徐的态度,年轻稳重的面容,再加上经他改造的房间与之前的强烈对比,让他在互联网上大受欢迎。 青山周平自己事后分析,这应该同2015年前后大的社会背景变化有关。一方面,人们对于老城区的改造萌生了兴趣,对胡同中的老住宅产生了好奇;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如何利用好小空间有真实的需求,因为高涨的房价让绝大多数城市年轻人都要生活在小房子中。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