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25年前第一次出版,它是理查德·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关于光子与强子相互作用专题所做演讲的讲义,他在演讲中介绍了他发展的部分子理论。与费曼所有其他演讲一样,这部讲义展现了他深刻的物理洞察力、理解物理的新颖和创造性方式以及通俗易懂的教学绝技。本书介绍了高能强子-强子相互作用,对任何有兴趣了解作为夸克胶子理论的量子色动力学(QCD)发展的读者,本书永远是重要的基础文献。 作者简介 理查德·费曼(Richard P.Feyrman,1918-1988) 1918年,生于美国纽约。 1939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 1942年,加入美国原子弹研究项目小组,参与秘密研制原子弹项目“曼哈顿计划”。 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参与调查“挑战者号”事故,当场做实验证明爆炸起因。 1988年2月,因癌症辞世。 除了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在他一生中的不同时期,他还是无线电修理者、保险柜密码破解高手、艺术家、舞蹈爱好者、手鼓演奏者和玛雅象形文字的破译者,以及“呼麦唱法”的发现者,曾一直期待去呼麦的发源地——图瓦,最终未能成行。 目录 译者的话 编辑推荐 序 前言 第1章 理论背景介绍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2章 低能光子反应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3章 共振态的夸克模型 第9讲 第10讲 第4章 高能情况下赝标量介子的光产生 第11讲 第12讲 第5章 t道交换现象 第13讲 第14讲 第6章 矢量介子和矢量介子主导假设 第15讲 第16讲 第17讲 第18讲 第19讲 第20讲 第21讲 第7章 电磁形状因子 第22讲 第23讲 第24讲 第8章 电子质子散射与深度非弹性区域 第25讲 第26讲 第9章 部分子模型 第27讲 第28讲 第29讲 第30讲 第31讲 第32讲 第33讲 第10章 部分子模型的检验 第34讲 第35讲 第11章 非弹性散射作为算符的性质 第36讲 第37讲 第12章 光锥代数 第38讲 第13章 动量空间中对易子的特性 第39讲 第40讲 第41讲 第14章 电磁自能 第42讲 第43讲 第44讲 第45讲 第46讲 第47讲 第15章 其他的双流效应 第48讲 第49讲 第16章 部分子模型中的假设 第50讲 第51讲 第17章 极端能量下的强子-强子碰撞 第52讲 第53讲 第54讲 第18章 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强子末态 第55讲 第19章 作为夸克的部分子 第56讲 第57讲 附录 附录A 夸克碎裂产物的同位旋 附录B 部分子作为夸克的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