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一本书了解王阳明思想变化和其真正传达的哲学含义,并提出关于王阳明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以及纠正了当代人对王阳明思想的许多错误认识 王阳明思想来源于禅宗? 不是,王阳明思想是正宗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万物皆有的亲疏关系,而不是一视同仁的博爱。 学习王阳明思想就要抛开七情六欲? 不是,王阳明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愫,尊重世俗常理,但不能滥情。 王阳明思想侧重于让我们出世? 不是,王阳明是为了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秩序,更好地融入社会。 王阳明思想偏重于意像思维,而轻实践? 不是,王阳明在世时,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误,他主张知行合一,是身体力行。 目录 第一章 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少年时期的企向 第二节 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第三节 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第二章 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第一节 良知之天理与感应 第二节 致良知与逆觉体证 第三节 格致诚正与心意知物 第四节 “事”“物”两指与成己成物 第三章 知行合一 第一节 知行合一说的宗旨 第二节 学行合一与知行合一 第三节 致良知中的知行合一 第四章 良知与知识 第一节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 第二节 良知之坎陷与统摄知识 第三节 良知坎陷后之重现与圆成 第五章 良知与中和寂感 第一节 求未发之中与观未发气象 第二节 致中和与慎独 第三节 良知之体用与中和寂感 第六章 工夫指点的意义 第一节 克己与为己之心 第二节 静坐与光景 第三节 居敬、穷理、尽性 第四节 集义、致良知 第七章 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第一节 天泉桥上一夕话 第二节 四句教释义 第三节 “四有”与“四无”之会通 第八章 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第一节 心即理(良知即天理)的义蕴 第二节 良知现成、何思何虑 第三节 终日乾乾、对越在天 第九章 阳明的亲民哲学及其事功 第一节 与万物为一体 第二节 明明德以亲民 第三节 亲民哲学的实践:建立事功 第十章 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第一节 以讲学从事思想运动 第二节 狂者胸次 第三节 敬畏与洒落 第四节 诗境:寂乐交融 附录一:王阳明学行年表 附录二:日本的阳明学及其特色 附录三:本书作者著述要目 序言 自序 王阳明从小就有志于做 圣贤,他一生思想的发展, 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人格学问 成长的过程。他少年时期的 执着认真与跃动狂放,正显 示他性情的真挚与生命的不 羁,而且这种情形一直延续 到他三十七岁龙场悟道。他 成学前的三变是真变—异质 的转变;悟道后的三变则是 同质的发展,是同一系统的 圆熟完成。我们可以这样说 ,前三变是他“自我发现”的 过程,而后三变则是他“自 我完成”的过程。本书第一 章所提供的,便是了解阳明 思想由发展到完成的一条线 索。阳明讲学的宗旨是“致 良知”。但致良知不是一句 言谈,亦不是一种论说,而 是真切的道德实践功夫。而 道德实践的目的是“立己立 人”“成己成物”,所以阳明 的良知之学是成德之教,是 圣贤学问。这套学问源远流 长,所包含的义理亦极为渊 深宏博,发展到阳明的良知 之学,更达于精微透彻的境 地。明代中叶以后,王学风 行天下,成为历史上最显赫 的学派之一。但王门泰州派 下转出了所谓“狂禅”, 接着明代又亡于异族, 于是从顾炎武起,便对王学 有了误解与攻讦,清代的御 用学者更视王学为异端。但 历史总是公正的,王学的光 彩毕竟掩盖不住。如今,无 论东西方的学者,对于阳明 学的卓越性,都愈来愈加重 视了。 不过,要真正了解阳明 学(实则程朱陆王皆然)而 作相应的表述,亦不是很容 易的事。以西方的尺度来衡 量中国的学问,尤其难以相 应。中国先哲讲学,自有宗 趣,自有义法,与西方学问 的轨辙不尽相同。因此,本 书不取时下流行的,将某家 某人的思想学说,分列为什 么论什么说的讲法。那种讲 法大体是以西方哲学的模式 来排比肢解中国的学问,是 出主入奴的做法,而日本人 似乎是始作俑者。中国人起 而效之,无异西施效东施, 是很不智的。论学当然贵会 通,但必须彼此以学问的真 本性真面貌站出来,以相磨 相荡、相融相即而后可。我 们如果对中国学问不能有相 应的了解与中肯的表述,如 何能透显它的真本性真面貌 ,以与西方哲学相会通?“ 道并行而不相悖”,但如对 于中国学问的轨辙脉络都弄 不清楚,则我们将以什么“ 道”来与别人“并行”?因此 之故,我认为诚实负责地做 了解的工作,仍然是当前学 术界最为切要的事。先了解 自己之何所是,再了解他人 之何所是,然后思想的脉络 才能显现,学问的标准才能 树立。假如这步工作做不到 ,则所谓“会通”只是侈言而 已。 自从清政府入主,文化 慧命随之而斩,中国学问的 真义已沉埋了三百年。民国 以来,上承清代之余势,学 风士品始终挺拔不起,既无 轩昂超迈之象,又失敦笃朴 厚之德。一般知识分子大多 求速成、走捷径,而不知植 根立本。企高两脚,意态飞 扬,看似自视甚高,实则自 待甚浅。结果是苗而不秀, 秀而不实,故成器者少。数 十年中,虽赖三五贤哲孤明 独照,以抉隐发微,使中国 学问的真本性真面貌渐次朗 现,其奈知之者鲜而信从者 少何! 近年承乏“宋明理学”一 课,自度才识慧悟未足上企 先哲于万一,因此虽志存乎 高远,而心实归于平正。我 不歆羡时下学术界的各种风 光热闹,亦不屑于今人争欲 自立一说的虚矜心理,我目 前所致力的,只是对先哲之 学作相应的疏解与表述。我 希望在商量旧学之中日渐涵 养新知。我亦相信渐次磨勘 ,熟而生巧,将来总有孤明 自发之时。若终未能,则是 力有不及,亦无可悔。语云 :“人之有善,若己有之。” 为学如果没有服善之心,真 理终将离我们而远去。反之 ,一念真诚,量力尽分,“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 小者”;细大不捐,义无隐 弃,真积力久,水到渠成, 则儒圣先哲之学终有光大发 皇之日。 这本书是我研究王阳明 的一点成绩。此外,对于北 宋周、张、二程之学,南宋 朱、陆之学以及湖湘学统, 亦希望能陆续有所撰述。此 书以疏解阳明之本义原义为 主,所以凡有所述都是根据 阳明本有之义而作解说,即 使是推进一步的阐释,亦是 就王学义理本有应有之义而 作发明。我认为必须如此, 才能不失学问的义法,以免 于歧出而失度。书中各章有 些曾发表过,第一章刊于香 港新亚研究所《中国学人》 第五期;第二章刊于《孔孟 学报》二十八期;第六章最 先写成,编入中华学术院为 纪念王阳明诞生五百周年而 印行的《阳明学论文集》, 现略作修订编入本书;第七 章刊于《哲学与文化》第五 期;第八章刊于韩国《东洋 文化》年刊。另外,附录二 曾刊于《华学月刊》,后又 编入《阳明学论文集》第二 辑,但此文有若干疏略欠当 之处,现特予删正,编入本 书为附录。 从事阳明学之研究,国 内虽不乏其人,但数十年来 关于阳明学的专著,除了业 师牟先生二十年前出版的《 王阳明致良知教》以外,似 乎还没有见到第二部。本书 表述阳明之学虽义有所承, 而疏误或所难免,尚祈邦人 君子不吝教正。 蔡仁厚自序于华冈哲学 系 一九七四年八月王 导语 一本书了解王阳明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和其真正传达的哲学含义,掌握知行合一的终极秘诀。 破除王阳明哲学上“佛老”的误解,他是纯正的儒家思想代表者。 了解王阳明真正的哲学宗旨,为自己解开人生的枷锁,找到自己的人生秩序,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王阳明告诉你,是人就会有亲疏,是爱就会有等差,无需跟环境较劲,遵循本心。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推荐:在这本书里面,我才算真正明白了王阳明。 中国传媒大学周月亮教授:颇得牟老前辈嫡传,涵蕴将心学推向世界的深心。 向外使力,人生越走越沉重。向内使力,人生越走越豁达。 书评(媒体评论) 之前我们把王阳明整个 人生的经历介绍了一遍,但 很多书友也反映说投有好好 地讲王阳明哲学的含义,后 来我就去找,找来找去找到 了一本特别棒的书叫作《王 阳明哲学》……读了这本书 ,我才算真正明白了王阳明 。 ——《樊登读书会》倒始 人樊登 蔡先生点面融通,时时 用阳明学通释儒释道之精义 ,还恰到好处地与西方智慧 互证,如将良知明觉与康德 的直觉的交互结合,颇得牟 老前辈嫡传,涵蕴将心学推 向世界的深心。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 月亮 精彩页 第一节 少年时期的企向 一、灵光爆破 阳明从小就聪慧过人。《年谱》记载他十一岁时,跟着祖父竹轩翁到北京去,路过金山寺,竹轩翁和客人即景赋诗,正沉吟间,阳明在旁倒先作成了: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客人见了他的诗,大为惊异,又出题叫他作《蔽月山房》诗,阳明随口应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干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小孩不但才思非常敏捷,而且他的胸襟眼界更是超异常人。 到了北京,他父亲很为他豪迈不羁的性行而担忧,第二年便为他延请塾师,严加管教。但施教的内容也只是一些科举时文之类,十二岁的阳明便已对这些感到不耐了。有一天他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答道:“唯读书登第耳。”但阳明却不以为然,他说: 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阳明觉得科举登第,纵然像父亲一样中了状元(阳明十岁时,其父龙山公中进士第一甲第一人),也是三年就有一个,这如何便是第一等事?在他小小的心灵里,认为只有读书学圣贤,完成自己的德性人格,才是天地间第一等事,才算第一等人。他一下子灵光爆破,透显出了他对圣贤学问与圣贤人格的企向,这当然是很不平凡的。 若说一个小孩何以有这么高远的企向?除了阳明自己那不平凡的生命之外,实因希圣希贤本是古人讲学的普遍意识——学所以学做人,做人则必以圣贤为法。超凡人圣根本不是科第功名的事,而是宗教家所谓“重生”的事。人不重生便永远只是个凡夫俗子,纵然出将人相,也仍然算不得第一等人、第一等事。可惜这个普遍的意识在现代的教育里已经若有若无了。现代的教育实在只是知识技能的教育,在一般知识分子的意识里,只是看重那科名学位之“人爵”,而不知“修其天爵”。因此,教者与受教者都似乎欠缺“脱胎换骨,超凡人圣”的自觉与要求,更没有希圣希贤的器识与志概。需知“志念高则品高,志念低则品低”,大家两眼只望着那科名学位,心里只想着那科名学位,那是不可能有真学问真人品的。没有真人品真学问,又哪里能做出真事业来?陆象山的《白鹿洞书院讲义》,指出当时的士子自开始读书便落于利禄之途,自少至老、自顶至踵,无非为利。他的话说得朱子动心出汗,在座的人甚至有感激流涕的。但如果象山是在今日的学校礼堂里,对着黑压压一大堆的人说那些话,恐怕大家都会是“无动于衷”的吧!孟子说:“今茅塞子之心矣。”什么时候能把阻塞在我们心灵中的那把茅草拔出来,我们也就能“茅塞洞开”“灵光透显”,而企向乎圣贤了。 不过,阳明说那句话,亦只是他那不平凡的生命一下子灵光爆破,在当时他实在还没有立定“必为圣贤”之志,因为他毕竟年岁很小,他那豪迈不羁的性格也还不能使他自己落实下来走圣贤的路,要进入圣贤学问的门径,还有着一长段崎岖多歧的路要他经历哩。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