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演员肖惠芳(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影响几代观众的知名演员,八十年艺术人生,这是著名演员肖惠芳的纪念文集,收入她个人的自述,她对于演艺的理解,还有沈虹光、徐晓钟等名家的纪念文章,显示了肖惠芳在表演艺术之路的奋斗和取得的突出成就,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纪念文集。
目录
点赞肖惠芳(代序) 沈虹光
上篇(舞台生活)
从老照片说起(1950-1952) 肖惠芳
新的里程(1952-1961)
《七十二家房客》(1962-1986)
生活 技巧与“二房东” 肖惠芳
《七十二家房客》四度重演仍遇知音 升华
在农村中劳动锻炼(1970-1973)
荆门的下放生活 沈虹光
我对下放荆门的一些回忆 肖惠芳
努力探索不同的艺术形象(1953-1981) 卢富洲
话剧舞台语言的声音造型与角色形象的塑造 肖惠芳
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与《中国革命之歌》(1964) 肖惠芳
写在《中国革命之歌》上映之际 肖惠芳
《大江东去》(1979)
能塑造形象的演员——肖惠芳 石金
《孝顺儿女》(1981)
省话剧团来我市演出《孝顺儿女》 郑天锡 刘迎春
话剧《五二班日志》(1983-1984)
新花吐蕊 芳香袭人 《五二班日志》奉调进京 祝道斌
肖惠芳创造的新角色 沈虹光 (
《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1986)
新的探索 肖惠芳
我又一次荣幸地扮演伟大的女性——宋庆龄 肖惠芳
《丢手巾》(1990)
肖惠芳从“国母”到看门老太太 余 萍
肖惠芳的新角色 段卫华
陋室观戏说“念经” 曾立慧
《同船过渡》(1994)
上海剧团何以放弃《同船过渡》 刘 华
《同船过渡》打破我市文华大奖“零”纪录 郑 萌
花开花落曾几何 今朝终得白玉兰 施逸丰
与胡庆树演对手戏 肖惠芳
话剧《临时病房》(2004)
生活的阳光 人生的信念 徐晓钟
美好艺术超越国界 张云宽
八十岁还活跃在舞台上 (2014) 肖惠芳
朗诵《理想》 沈虹光
中篇(涉足影视)
在宋庆龄同志家里 (1979) 肖惠芳
深切的怀念 不尽的探索 (1981) 肖惠芳
《陈赓蒙难》《陈赓脱险》(1984) 肖惠芳
《陈赓蒙难》再现国母风范 琴 心
《中国革命之歌》(1985)
为了“光辉的瞬间” 肖惠芳
《开国大典》(1989) 肖惠芳
肖惠芳追忆古月 何 娅
肖惠芳演过的部分电视剧 朗诵 配音 (1983-2014)
小品(1982-2015)
大篷车队下乡来 城里剧团唱草台 鲁有成
“宋庆龄”来到农民中间 涂阳斌 李囯雄
灯火中,她向我们走来 尹又汉
第六届央视小品大赛 汉产小品《爱的呼唤》感动观众 张云宽
高龄选手赢得评委鞠躬 北京晚报
74岁演员肖惠芳抱病登台,评委巍子深鞠一躬 梁 平
小品截图
青春常在全国老年风采电视大赛 (2001)
说说老年风采电视大赛 张 悦
2007难忘荆楚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 (2007) 王孝武
肖惠芳补上了“金婚照” 刘我风
一个记者眼中的肖惠芳 (2007) 张云宽
德艺双馨——记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肖惠芳 湖北省话剧院
下篇(评介文章)
朴实的赞歌 (1982) 曾卓
她演宋庆龄 (1982) 罗君
为有源头活水来 (1984) 沈纹
化妆师的创造 (1984) 俞大明
把宋庆龄演活的肖惠芳 (1984) 吴其琅
楚之骄女 (1985) 宋西
全仗妙手回春 才有“国母”风采 (1985) 谌丹
从自信、自尊走向自强 (1987) 金涌
我所认识的肖惠芳 (1989) 佳俭
是她非她 (1989) 黎笙
肖惠芳和宋庆龄及她身边人的一些故事(1992) 郭红 郭晓敏
《同船过渡》的肖惠芳(1994) 蔡学俭
人到老年(1994) 蔡学俭
“国母”的风采(1996) 乔玉生
一个人格健全的艺术家 (1996) 陈先祥
要存浩气在人间 (1996) 金仁章 胡燕华
关于打捞中山舰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 肖惠芳
艺德无价 (1997) 正 学
万家灯火 走近你的家 (1997)
他搭台她演戏 闻 樱
瞧这一家人 沈虹光
用心灵守护舞台的人 (1998) 杨友明
“同船过渡”又一曲 (2004) 阮润学
一个普通孩子的病情牵动老艺术家肖惠芳 (2008) 张 皓
肖惠芳:阅读是家庭主旋律 (2012)刘我风
最美夕阳红 (2016) 张云宽
后记 沈虹光
肖惠芳历年来演出剧目担任角色表
肖惠芳历年来参演主要影视节目表
留影
截图
序言
点赞肖惠芳
(代序)
沈虹光
01
都坐在轮椅上了,她还
说想演戏,说这辈子没演够

这就是肖惠芳,20世纪
50年代出道的话剧演员,都
是这个范儿,言必称斯坦尼
,动不动就是“要爱心目中
的艺术,不要爱艺术中的自
己”,念了一辈子,精神可
嘉,却有点烦人,您都多大
年纪了?保重身体是第一位
的!
闲看楼外花开花落,午
后小憩,啜两口茶,清理清
理资料,那么多剧照和报章
堆书柜里干吗?翻翻检检归
置归置,想起什么再写两笔
,美美地出一部图文并茂的
纪念册,且不说“记录湖北
戏剧的历史”“保存湖北戏剧
资料”,就是自己翻看,和
亲友们一起分享品味,也是
很有意思的。这也是保重身
体的重要举措,动动脑子,
提提精神,力所能及,于己
于人都是有助益的。此前她
先生曹艮俊就出了一部画册
,那可不仅仅是舞美设计图
和水彩画儿,那是一个时代
的风貌景观。就曹先生那张
舞勺之年的老照片,小屁孩
儿,从头上的船形帽到脚上
的小皮鞋,全套二战时美式
军装,人五人六的,一看下
面的文字“黄埔空军幼年学
校”就明白了。小屁孩儿在
学本领,准备升空跟日本空
军血战呢!悲壮的民族历史
,血泪的家族牺牲,全在这
里了。
肖惠芳点头说是的,她
也正想出一部,这就有了这
本《演员肖惠芳》。书名是
她自己取的,她喜欢这种朴
素平实,不就是演个戏吗?
别动不动就艺术家,让人挺
不自在。
02
我与肖惠芳同事,又是
师生,她教过我台词,挺着
大肚子来讲课,她在上面教
发音,我在下面担心她前衣
襟的扣子可别崩掉了。肚子
里的老二如今是资深摄像师
,都快退休了。她是来代课
的,教台词不是她的强项。
她的魅力在舞台上,阵
阵落不下的穆桂英,哪个戏
都少不了她。书中提到的都
是她担纲的大戏,获奖出名
的剧目,读者可以自己看。
我想说说书中没有的,也是
我印象较深的戏和事。
第一个是莫里哀喜剧《
吝啬鬼》中的福劳西娜,一
个说媒拉纤的虔婆。穿着大
裙子的肖惠芳小旋风似的满
台飞,台词成串,小珠子似
的噼里啪啦往外吐,巧舌如
簧,一上场戏就活。我那时
才进团,感觉省话比市话“
土”,演外国戏不像。看《
吝啬鬼》时,感觉这个福劳
西娜还比较像外国人。
第二个戏是在孝感,
1963年,配合“社会主义教
育”还是“小四清”宣传演出
。老团长许伯然根据刘介梅
忘本回头的故事改编了《回
头记》,有一场动员群众参
加合作社的戏。肖惠芳演一
个中农妻,不愿意入社,胳
膊拦住丈夫,眼睛瞟向干部
,噘着嘴皮子说,咱们是中
农!人家说啦,中农是团结
对象!团结就是团结你呀!
那个酸溜溜的表情和语气,
绝了。
肖惠芳有点“人来疯”,
这种类型的人最适宜当演员
,人越多发挥得越好,跑个
群众都出彩。《姜花开了的
时候》,听说“共军打来了”
,上海小市民惶恐不安,有
个群众过场,她夹着个包包
一溜小跑,嘴里还嘀嘀嘟嘟
说些水词儿,还是上海国语
,特别抢戏。
这些小角色书里都不可
能提及,肖惠芳也没在意。
我跟她说中农妻,问她记不
记得。她茫然而又抱歉地笑
道,不记得了。
我却记得,我甚至觉得
,这些仿佛是信手拈来的表
演,比某些刻意雕琢的“艺
术处理”更生动,更有人的
真味儿,也更是演员才华的
自然流露。所以特别要说一
说。
……
妈妈嗔怪他,不出去挣
钱,在家做这些鬼事。
我想起了巴金的《寒夜
》,那个在流离的战乱中失
业,在窘迫的家庭生活中挣
扎的小知识分子。不是他没
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
这个社会不良啊。
我问曹先生,可曾见过
肖体泉。他说见过。什么印
象?曹先生说,他几乎不说
话。
沉默的肖体泉心中藏着
许多东西,包括他对优美音
乐的柔情。他的母亲,也就
是肖惠芳的奶奶也擅唱,肖
惠芳现在还记得奶奶唱的应
山小调,“人家有年我无年
,拿个猪头要现钱,有朝一
日时运转,朝朝日日当过年
”。今年春节电视台采访,
肖惠芳现场唱了这段乡土小
调,方言地道,有滋有味。
我又想到肖体泉的辞职
,他干不了琐碎麻烦的杂务
,应付不了方方面面的人情
世故,尽管是人人眼馋油水
丰厚的“肥缺”,他还是毅然
放弃了。辞职说明他的诚实
,这是做人做事最宝贵的品
质。干不了就是干不了,宁
可承受鄙夷也不沾权力的光
。在肖惠芳的回忆中,没有
父亲的诉苦,他没有说过初
涉人生的艰辛,他不提这一
切就是为了弟弟,他也不上
门求告,只用沉默维护着做
人的尊严。
在101首歌中,他选择了
《老黑奴》,把歌教给小女
儿,他一定非常喜欢那优美
亲切而又哀婉动人的旋律,
他一定知道作者写这支歌时
,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
,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
叹。
肖惠芳说了一件事,父
亲是开心的,那是一个早上
,他捧着一个荷叶包回来了
,叫肖惠芳,“莲莲,快来!
”肖惠芳打开荷叶包,原来
是几个烧麦。父亲说碰到了
一个同学,这是同学给的,
还是热的,快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