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美国著名汉学家伯托尔德·劳费尔的三部著述,按初版时间排序,分别为《东方绿松石考释》(1913年初版)、《中国和希腊的钻石研究》(1915年初版)和《中国的象牙》(1925年初版)。它们均由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出版,有彩色及黑白图片30余幅,皆为劳费尔的经典人类学著作。 通过劳费尔细密严谨的考释论证工作,本书不仅解决了诸多中国古代文明与域外交流方面聚讼纷纭的学术问题,还对绿松石、钻石及象牙在中国古代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领域曾经具有的独特价值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论述,读者可借此管窥劳费尔基于渊博的学识与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作出的卓越学术贡献。 作者简介 芮传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西交通史”专业硕士学位及“中亚史”专业博士学位。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古代中外关系史、中央欧亚史、宗教文化交流等。相关的学术专著主要有《大唐西域记全译》、《中西纹饰比较》(第一作者)、《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志》、《古突厥碑铭研究》、《淫祀与迷信——中国古代迷信群体研究》、《东方摩尼教研究》、《摩尼教敦煌吐鲁番文书译释与研究》、《丝路古史散论》等。 目录 汉译者序 中国与希腊之钻石研究 中国的象牙 东方绿松石考释 序言 劳费尔(Berthold Laufer ),1874年10月11日生于 德国科隆,1934年9月13日 卒于美国芝加哥。作为世界 著名的汉学家、语言学家、 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俗 学家,他因其优秀著述《中 国伊朗编》(Sino-Iranica: Chinese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Iran)被译成中文 在五六十年前就已闻名中国 学术界。 劳费尔的主要研究地域 是远东地区,格外熟悉和感 兴趣的则是中国。他的著述 极为丰富,仅独立署名的大 小专著、论文和书评等作品 ,便达二百数十种,而数十 年日常工作的报告等文字尚 未计算在内。他对中国古代 文化艺术以及它们与其他文 明之交流的研究非常深刻, 见解独特,其观点往往令人 拍案叫绝。 不得不遗憾地承认,多 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劳费尔 这位学术大师确有“怠慢”之 嫌,盖因他的诸多优秀作品 除了1964年由林筠因翻译 出版了《中国伊朗编》外, 似乎再未见到较大篇幅的译 著,甚至未见相关的介绍; 这与劳费尔著述的数量、质 量、价值和影响是很不相称 的。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越来越受到国人和国际学界 重视,并进行越来越广泛和 深刻的研究之际,我们深切 地感到,若继续“冷淡”劳费 尔的相关作品,非但是具备 相应汉译能力者的失责,更 是中国学术界在古代艺术、 考古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 的巨大损失。 有鉴于此,译者不揣谫 陋,冀以绵薄之力,为该领 域的学术研究略作添砖加瓦 之事。不敢自嘘“鸿鹄之志” ,妄图毕大功于一役;只望 累土“九层之台”,庶几积小 成于多年。因此,本书作为 规划的第一步,先收载三部 篇幅不是很大,但是影响不 小的专著;随后再尽快推出 篇幅更大,论述更为深刻的 其他作品。 具体而言,本书收载的 三部著述,按初版的时间排 序,分别为《东方绿松石考 释》(Notes on Turquois in the East,1913 年初版 )、《中国和希腊之钻石研 究》(The Diamond: a Study in Chinese and Hellenistic Folk-lore,1915 年初版)和《中国的象牙》 (Ivory in China,1925 年 初版)。它们都由芝加哥的 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出版,是其人类学系列的 出版物之一。这部汉译本的 总标题则取名《劳费尔东方 珍宝探秘》,因为它们的内 容不仅限于中国,更涉及中 国古代文明与域外的交流。 劳费尔具有丰富的语言 学知识,其旁征博引之处往 往直接摘录原文,故著述中 不乏德文、法文、意大利文 、拉丁文等辞句,或者梵文 、藏文、日文、阿拉伯文等 术语。译者只有尽其所能地 将原貌提供给读者;若出现 不够确切,甚至不正确的译 文,则恳请读者诸君予以谅 解,并不吝赐教。 在此,除了简单交代这 部译著的来龙去脉外,也借 此机会略微介绍原作者的学 术生涯和主要学术成果,以 方便中文学界的读者更多、 更好地参考和借鉴劳费尔的 精彩著述,及了解和探讨中 国与世界的传统文化。 1884—1893年间,劳费 尔就读于德国科隆的弗里德 里希·威廉中学,1893— 1895年间则在柏林大学度 过;其中有部分时间 (1894—1895)兼职于柏 林的东方语言学院。1897 年,他获得莱比锡大学的哲 学博士学位,并听从同样出 生于德国的博厄斯(Boas) 教授的建议,于1898年前 赴美国,就职于纽约的美国 自然史博物馆。这是他在其 人生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从此,他扎根美国,成为 著名的民族学者、人类学者 、东方学者。 1898—1899年间,劳费 尔率领杰瑟普北太平洋考察 队(Jesup North Paific Expedition)前赴库页岛和 黑龙江流域考察,对当地的 土著部落进行民族学研究。 1901—1904年间,他又率 领雅各布·希夫考察队 (Jacob H. Schiff Expedition)前往中国,研 究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并收 集相关的民族学资料。 回到美国之后,劳费尔 担任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民 族学部助理,历时两年 (1904—1906)。在此期 间,他于1905年兼任哥伦 比亚大学的人类学讲师,以 及在1906—1907年间兼任 同一座大学的人类学和东亚 语言学讲师。 1908年,劳费尔成为芝 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的 职员。从此之后,他谢绝了 其他机构的多次邀请,乃至 高薪的许诺,始终没有离开 过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直 到去世。他相继担任过东亚 部的部长助理、亚洲民族学 部的部长助理,以及人类学 部部长等职务。 劳费尔就职菲尔德自然 史博物馆之后,又有两次为 了学术研究赴远东地区进行 长时间的考察。第一次是 1908—1910年间,他作为 黑石考察团(Blackstone Expedition)团长,考察了 中国的西藏和内地。第二次 是1923年,他随马歇尔·菲 尔德考察团(Marshall Field Expedition)考察了中国。 劳费尔最感兴趣的地区 是远东,因此他曾挤出大量 时间学习和掌握必要的语言 ,所学的东方语言包括波斯 文、梵文、巴利文、马来文 、中文、日文、满文、蒙文 、藏文和达罗毗荼文等。而 在远东各地中,他最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