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对话》第48辑共收入特稿2篇,专稿7篇,论稿13篇,远近随笔1篇以及学术信息2篇。本辑的主题是法国汉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主要为汪德迈《新汉文化圈》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相关论文,以此纪念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先生的汉学成就与贡献。
本集刊特色鲜明,从各个角度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进行了很有深度的研究,不断推出高水准中外文学文化交流的研究新论及动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跨文化对话(第48辑)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跨文化对话》第48辑共收入特稿2篇,专稿7篇,论稿13篇,远近随笔1篇以及学术信息2篇。本辑的主题是法国汉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主要为汪德迈《新汉文化圈》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的相关论文,以此纪念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先生的汉学成就与贡献。 本集刊特色鲜明,从各个角度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进行了很有深度的研究,不断推出高水准中外文学文化交流的研究新论及动态。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年,贵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专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杂志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兼任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访问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乐黛云卷》、《自然》(中、法、意大利文版)、《面向风暴》(英、德、日文版)、《我就是我——这历史属于我自己》、《透过历史的烟尘》、《绝色霜枫》、《逝水与流光》、《四院沙滩未名湖》;编撰:《世界诗学大辞典》(合编);主编《中学西渐专题》8卷;《跨文化沟通个案丛书》14卷、《跨文化对话》集刊33卷。 目录 特稿 《文心雕龙》之“赞”与佛经随颂律的关系 〔法〕金丝燕 伯希和在藏经洞怎么“淘宝”——从法藏敦煌卷子P.2001看法国东方学研究的传统 王邦维 专稿 中国的“文”理论:《新汉文化圈》与《文心雕龙》 董晓萍 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重读“东方文化丛书·总序”和《新汉文化圈》 陈明 跨文化学的中国品格 王一川 跨文化视野下的汉字研究 李国英 汪德迈的中国学研究与跨文化研究方法 李正荣 古印度文化圈与新汉文化圈 张远 旁观者的“外位”考察与发现——论汪德迈《新汉文化圈》的几个要点 张灵 论稿 “也是学梵文的”——周一良的梵文研究及其与季羡林的早期学谊 陈明 太平洋丝绸之路档案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重现与传承 吴杰伟 史家兴 让生命坚硬:菲律宾阿拉安人的“加强班素拉”巫术仪式及其文化内涵 史阳 跨文化对话视野中的《中亚文明史》 施越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亲历的触动与战略的构建 张嘉妹 中国在墨西哥城心中(吗?)——18世纪前后墨西哥城中心的“八连”华人市场 于施洋 波斯语史诗记史功能的发生、消解与再生成 刘英军 寻找中西历史哲学对话的“交叉点”——以近代西方历史哲学和《周易》历史哲学思想为对话双方 夏芳 由边疆而东方:国立“东方语专”成立背景新考 乐恒 文学的呼吸——诺奖的回归 〔法〕金丝燕 袁昌英与《法兰西文学》(1923):五四、现代性与唯美精神 杨振 殷铎泽的《论中国文字》——一次语言的、宗教的、书法的相遇 刘曼 法国《古文言读本》分析 陈金秋 远近随笔 我们认识的杨振宁先生 陈越光 尹捷 短讯 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第九届世界孔子日暨“抽象:诗歌与音乐”国际研讨会 张强 徐萌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汪德迈《新汉文化圈》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分院 作译者简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